与家用空调相比,中央空调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新词”。除了商场、火车站、机场等有中央空调的存在,似乎离家庭生活还有一段距离。但随着住宅面积的增加和房价的上涨,一向被视为“高端”的中央空调也越来越被普通用户所接受。 有行业专家指出,在行业中,空调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
小型空调是常见的家用空调,中型空调是正在进入千家万户的家用中央空调,大型空调主要是商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使用的商用中央空调。其中,家用中央空调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大型中央空调国产品牌仍面临国外品牌的压力。 中型空调争夺家用空调用户 “与家用空调不同,中央空调的品类和系列较多,核心机组也不同。而且从目前来看,外资品牌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格力电器副总工程师谭建明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暖通咨询数据中央空调机组有多联机、离心机、螺杆机组等多种型号,其中多联机市场占有率可达47%,离心机市场占有率为7.4%。业内人士介绍,多联机是中型空调所需的机组,主要用于一般办公楼、家庭等场所;离心机是大型中央空调所需的机组。
这也意味着在中央空调市场中,中型空调仍然是主流,所谓多联机,通俗点讲就是“一对多”,一台主机可以带多个分机,并且与大型中央空调不同只能统一设定温度,在多联机中央空调中,每个分机都可以独立调节温度。 。正是这一特点,让多联机迅速占领中央空调市场。
广东省制冷学会秘书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刘金平此前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型家用中央空调或将迎来爆发期未来。谭建明还表示,中型空调会抢走家用空调的很多客户。据了解,在一二线城市,不少新建物业,尤其是高端物业,在施工时就已经安装了中央空调。
“现在最贵的是房子,其次是装修,然后是家电。人们已经能够接受中央空调了。
我们还计划明年推出专门展示中央空调的展位。”广州一位店主告诉南方日报快报记者。
在多联机市场份额中,暖通咨询数据显示,大金、日立、美的、格力位列前四,市场份额分别为24.6%、15.6%、12.8%、12.6% 。值得注意的是,大金和日立都是日本品牌。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央空调市场竞争中,日系企业是国产品牌在多分体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
大型空调仍难以与国外品牌竞争 离心机可以说是大型空调的代名词。但由于离心机的技术要求较高,美国企业在离心机市场上一直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以前我们根本不能生产离心机,基本依赖进口,国产离心机很难卖,在重大项目招标中我们不会给国产中央空调机会。
”一位中央空调经理从业者这样说。 从品牌占有率来看,市场前五名的公司仍然是美国最大的五家公司。江森自控约克公司以 21.7% 的市场份额占据离心机市场首位,其次是开利、特灵、麦克维尔和邓纳姆布什。
虽然与去年相比,美国五家厂商的市场份额略有下降,但仍然占据着四分之三的市场份额,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近年来,国产离心机开始逐渐崛起,格力、美的、海尔开始发力离心机市场。例如,格力于2014年成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悬浮离心机机组,成为全球第二家完全掌握该技术的企业。美的还通过与开利、三菱等公司合作开拓中央空调市场。
今年6月,美的收购了意大利中央空调公司Clivet。 不过,根据暖通咨询数据显示,三大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4%、4.8%、2.0%,在品牌份额排行榜中排名6-8位,无法与国外品牌竞争。美国品牌。五人直接对话。
不过,也有媒体报道称,在庞大的中央空调市场,国产品牌已经开始从轨道交通突围。该媒体援引数据称,2015年至2016年政府公开招标的60个地铁项目中,国产品牌中标约48个,占比约70%。在高铁项目中,国产中央空调中标率高达100%。 独家专访 格力电器副总工程师谭建明: 格力已掌握中央空调核心技术 南方日报:您如何看待如今的中央空调市场? 谭建明:虽然从总销量来看,中央空调仅占家用空调的十分之一,但中央空调发展迅速,未来将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从竞争来看,中央空调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外资企业,而且外资企业的实力仍然很强,竞争压力较大。 南方日报:您如何看待美国五家企业对离心机市场的控制? 谭建明:离心机的技术要求更严格。
过去,国产品牌很难生产出高质量的离心机。美国企业在这方面有技术优势,但近年来,通过自己的自主研发,一些国产品牌已经在离心机方面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重大项目招标应给予国产品牌更多机会。
因为很多进口离心机也是为国内主机厂生产的,所以其质量不一定比国产品牌好。 南方日报:格力掌握中央空调核心技术了吗? 谭建明:我们之前也想过通过合作引进中央空调技术,但最终我们选择了自己开发,甚至不依赖进口原材料。格力在自主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现在拥有很多中央空调的核心技术,与美国企业相比并不逊色。
南方日报:您认为中央空调未来的趋势如何? 谭建明:和家用空调一样,在不久的将来中央空调很可能会像今天的家用空调一样,技术门槛更低,对生活的普及和普及影响更大。渗透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