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媒介,在过去的十年里对自己和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街上、地铁里,低着头的人随处可见。他们拿着手机,仿佛全世界都在他们手中。人们常说,这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重视外表的社会。
作为人每天起床和睡觉前放下的最后一件事,颜值怎么可能不好呢?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已经进入了看脸的时代。当年,当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手机时,我们还是会根据外观来纠结和选择!虽然现在智能手机已经进入了“看我像谁”的循环,但优秀的设计仍然会大大提升手机的颜值。分为。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小米这款首款国产互联网手机的设计路径。
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 “2010年4月6日,北京中关村保福寺桥银谷大厦807室,14个人喝了一碗小米粥,一家小公司开了。”这是雷军当时描述小米历史时所说的话,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亲民的名字会改变国内手机市场的格局。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1正式发布。这款手机在当时极为轰动,“为发烧而生”的口号随之而来。
当时小米手机的宣传卖点是“高配置、低价格”,外观并不是小米的重点。虽然小米1的造型中规中矩,并不难看,但与“精致、漂亮”四个字不无关系。 学习模仿只是初级阶段 转眼就是小米3了,延续了几代的设计终于变了,而且是很大的改变。方方正正的机身,两侧圆润的边缘,小米3终于让我们看到了小米手机还是有设计感的!虽然被批评与大家不一样,但这对于小米来说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小米手机3的后壳同样采用了金属材质,稍微提升了整机的质感。不过,当时的小米还处于学习借鉴阶段,没有家族传承。把不同代的手机放在一起,不会给人“这是一家人”的感觉。
奥氏体304加持谁说小米没有工匠精神 2014年7月22日,小米正式发布小米手机4,发布会以“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揭开了小米手机的设计之路。小米4的边框采用奥氏体304不锈钢材质。虽然有人指出这种材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经过多道工序打磨加工的边框加上玻璃,小米4的外观被认为是当时小米家族的巅峰之作。 从这一代开始,小米开始慢慢“消失”。
配置不再追求极致,而是从极客用户转向迎合普通消费者。小米就是靠MIUI发家的。当MIUI的用户基数达到一定程度时,一味追求性能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内在的强大也必须从外在体现 随后的几年,智能手机快速发展,大屏、指纹识别、双摄像头等技术日益成熟,让手机看起来越来越相似。
手机设计同质化的魔咒降临到了所有厂商身上。正当所有人都以为手机设计的创新已经结束的时候,三星推出了首款双曲面屏手机。
这个设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看过的人都兴奋不已。小米随后也推出了自己的双曲面屏手机小米Note 2,这款设计出色的手机证明了小米的实力。小米不再是那个只有蛮力的粗孩子了。
如今,小米越来越成熟,设计理念也越来越精致。 概念机也能上市了,小米棒极了 同一个发布会上,小米Note 2刚走完秀,雷军又投下了重磅炸弹。全面屏的创造者、新技术的探路者:小米MIX。
这款全面屏概念手机颠覆了我们对手机设计的固有思维。额头和下巴不一定存在。此次小米与国际知名设计师Philippe Starck合作,将中国传统榫卯工艺和陶瓷材质融入现代设计理念,打造出这款概念手机。同时,令人惊讶的是这款手机已经量产并销售。
对于我的小米来说,这真是太神奇了。 小米在这几年的探索中已经日趋成熟。互联网思维让小米取得了成功,也让小米现在陷入了危机。福祸全靠它,危机也是机遇。
小米从没有设计到设计领先。相信只有小米人才知道那是什么感觉。不过,随着小米淘汰山寨手机,走高端、走出去才是小米未来真正的目标。传承与创新,这两种宝贵的品质共同成就了小米的今天,相信也将成为小米未来发展的基石。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已经进入了看脸的时代。当年,当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手机时,我们还是会根据外观来纠结和选择!虽然现在智能手机已经进入了“看我像谁”的循环,但优秀的设计仍然会大大提升手机的颜值。分为。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小米这款首款国产互联网手机的设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