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终于集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四大家电”。近日,该公司正式推出新品,意图向冰箱市场发起进攻。专家表示,小米涉足冰箱领域肯定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小米在传统大家电制造方面也存在短板。
因此,未来小米能否像彩电一样颠覆冰箱市场,还有待观察。 拼凑“四大家电” 此次小米发布了四款冰箱新品,基本涵盖了不同尺寸、容积和价位。售价方面,米家风冷跨门冰箱486L首发价2999元,官方售价3299元。米家风冷对开门冰箱483L起售价1999元(限10月15日开售当天),正式开售。
售价2499元。米家风冷三门冰箱210L首发价1599元,官方售价1699元。米家两门冰箱160L首发价仅999元,官方售价1099元。 从2013年发布小米电视,宣告小米进军大家电赛道,到2018年发布米家互联网空调,再到2019年1月发布互联网洗衣机,小米已经做到了进军大家电领域取得进一步进展。
远的。再加上即将推出的小米冰箱,可以说短短几年时间,小米就集结了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等传统“四大家电”。 小米生态链品牌云米虽然本身有冰箱业务,但实际上并不是小米品牌。
这才是小米真正进军冰箱市场。 前几天,小米进军冰箱市场掀起了一场风波。 10月9日,《柠檬小萌》署名《小米大家电系列新成员!小米冰箱将于10月11日亮相:海尔代工》的文章在《ZNDS资讯》上发表,引发其他媒体转发。
事后,海尔冰箱发表声明称,这是不实报道,“海尔冰箱从未为该品牌代工”。作为涉案对方,10月10日晚间,小米官方微博“小米发言人”也发布声明称,新品并未与海尔冰箱进行任何层面、任何环节的合作。 行业价格战加速 小米正式推出上述四款冰箱新品后,市场纷纷质疑米家冰箱是否会像小米电视、小米手机一样在一定程度上拖垮整个行业。价格水平是多少?此前,无论是小米手机、小米电视,还是其他智能硬件产品,小米基本都会采用接近成本的定价。
自从小米、乐视等互联网企业进入电视行业以来,传统彩电厂商就深感不满。小米电视虽然盈利能力不是很强,但是可以通过广告等互联网渠道赚钱。其他厂商并没有像小米那样拥有巨大的市场。用户基数和赚钱渠道都不如小米大。
互联网企业采取的低价硬件策略,让行业陷入盈利困境。 2014年,彩电行业出现30年来首次销量负增长,直至2015年。
互联网家电的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当时,长期占据国内彩电市场前五名的创维、海信、TCL、长虹、康佳,除前两家外,其余三家企业均进入低速甚至负增长状态。 截止目前,虽然不少互联网电视品牌因价格战而失败,但彩电产品的价格却持续下跌。
4月9日的“米粉节”上,小米电视产品降价100元至500元不等。其中,32英寸小米4A、小米4C价格进一步下调,从899元降至799元。 对于冰箱市场,行业观察家丁少将表示,从今年上半年的发展来看,冰箱市场已经处于量增量减的状态。同时,与市场上大品牌类似参数的产品相比,小米的价格优势也不明显。
因此,从行业后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仅仅认为是小米导致了价格的下降,这个判断是不成立的。当然,小米的进入可能会继续推动这种均价下降的趋势。 不过,家电观察家徐益强认为,如果让很多家电企业,尤其是家电行业的一二线、三四线企业,允许“贴牌生产”像小米这样的企业继续以极低的价格破坏家电行业的健康发展,最终将动摇和影响家电行业的发展和生存基础。 “我最担心的是美的的产品会步彩电的后尘。
”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此前也曾表达过这样的担忧。一部手机几万块钱,一台大屏电视几千块钱,彩电企业将变得无足轻重。
硬件企业淹没在内容和软件主导的时代浪潮中。 “如果美的今天生产的产品都像彩电一样,我们的未来会在哪里?” 优缺点同样明显 与彩电市场相比,冰箱市场状况相对较好。
奥维云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冰箱市场零售额458亿元,同比小幅下降0.3%;零售量1631万台,同比增长2%。 CMM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上半年,冰箱零售量1638万台,同比增长1.3%;零售额455亿元,同比下降2.3%。 奥维云网分析认为,上游成本压力的突然释放,让行业迅速陷入价格竞争局面,影响到每一个细分市场。
价格下降刺激市场更新需求释放,行业需求小幅增长。恢复状态。 北京商报记者在京东发现,创维478L冰箱降价后仅售1899元,比小米同类机便宜100元。因此,小米冰箱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
“小米冰箱可能没有彩电那么成功。冰箱与彩电的区别在于,后者可以通过内容和服务持续运营用户,从而实现差异化和新鲜度。虽然小米彩电硬件并不擅长,但互联网运营更能体现其相对优势。
而对于以保鲜、储藏能力为主要诉求的冰箱来说,即使是在当今这个“智能化”的时代,也很难在其他能力上做出一些让步,即“冰箱将需要更多的品牌自身的技术攻关”。和开发能力,仅仅靠一点点的价格差异就不容易弥补。”丁少将说。 相关专家表示,冰箱与手机不同,两年后就需要更换,与彩电不同,屏幕占产品成本近70%。
冰箱市场的制冷技术、工业设计以及物流服务都会对产品价格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行业观察家洪世斌认为,小米的产品质量可控,营销覆盖面比较强。再加上小米的品牌支持和价格优势,很容易对整个市场产生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小米在大家电行业的扩张更多是其AIoT战略的布局。
目前,除了手机业务外,小米的主要收入来源是AIoT业务。其中,仅电视、空调等大家电就为该品牌贡献了5个百分点的营收。小米大数据产品总监赵惠华曾在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上表示,小米拥有3亿用户。 3亿用户中,日活跃用户超过2100万个小米应用。
这些应用程序都存放在云服务上。这就是小米在大数据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