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持续下跌的彩电价格最近开始逐渐上涨。 “目前,大众彩电的价格上涨了15%左右,中高端大屏产品的价格涨幅并不大,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促销措施,所以消费者并不买账。”感觉价格大幅上涨。
”北京一家家电卖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悉,从今年第35周开始,大尺寸彩电零售价格全线上涨,其中55英寸、65英寸彩电价格涨幅均超过10% 。 “彩电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上游面板涨价推高了成本。”奥维消费电子事业部研究副总监刘飞表示,彩电零售市场的本次涨价将跟随面板价格的走势。
从6月开始,关键尺寸液晶面板价格出现反弹,第三季度面板供需形势仍将紧张。 6月至9月,面板价格保持上涨趋势。其中,32英寸、43英寸、50英寸面板价格涨幅均超过30%。
55英寸面板价格上涨27.4%。 65英寸和75英寸面板的价格涨幅相对较小。 ,约为10%。 今年上半年,受COVID-19疫情影响,彩电整体销量大幅下滑。
为了减少库存、减缓降价压力,面板厂商将部分液晶面板产能转移至IT面板行业;与此同时,三星显示公司上半年关闭了部分液晶面板生产线,也引发了市场供需的变化。但从第二季度开始,彩电市场复苏,北美、亚太等海外市场需求超出预期,导致电视面板价格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本轮面板涨价,线下彩电市场的成本压力滞后于线上。进入9月份,线下市场大尺寸彩电零售价格持续下滑,但小尺寸彩电降幅收窄。业内人士指出,线上线下市场彩电产品结构存在差异。
线下市场以中高端产品为主,价格较高。与低端产品相比,消化成本上涨因素的空间更大。
虽然成本上升为彩电价格企稳提供了一定支撑,但很难说彩电价格战刚刚结束。 2017年以来,国内彩电零售市场一直徘徊在5000万台左右,下行压力加大。为了刺激消费、抢占市场,彩电企业之间的低价竞争愈演愈烈。 今年上半年,我国彩电市场零售量2089万台,同比下降9.1%,零售额516亿元,同比下降22.2 %。
今年“6月18购物节”促销期间,网上市场彩电均价1968元,同比下降10.9%,主流品牌部分促销机型甚至低于成本价。展望全年,彩电市场下滑趋势难以改变,竞争持续激烈。 市场承压、成本上升,彩电企业必须处理好维持市场份额与维持合理利润之间的平衡。各品牌纷纷采取产品高端化和差异化竞争策略。
“海信主推大屏高端产品,化解涨价压力。”海信视觉科技公司副总裁王伟表示,海信将主推75英寸、100英寸全彩激光电视,以及65英寸至85英寸ULED 8K电视。等高端产品,以及社交电视、电竞显示器等差异化产品,提升盈利能力。 深圳市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志国表示,旗下高端子品牌美斯黑标采用定制化方式,主打高端市场,旗下全新OLED电视产品定位为游戏设备,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