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联想三年转型考验:不做BAT杨元庆再次推进3S战略

时间:2023-12-20 12:32:07 数码发展

联想集团渴望获得外界认可,以一扫前几年的业绩下滑。   “现在是联想最好的时刻。” 5月23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业绩会上表示,2019年联想打赢了四大战役:个人电脑重回全球第一、移动业务实现盈亏平衡、数据中心业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增强智能竞争优势。   然而,当天下午,杨元庆表示联想不打算做操作系统和芯片,再次掀起舆论风暴。

“联想将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成立35周年,这家科技巨头已经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杨元庆执掌联想的15年里,公司创始人柳传志曾3次退出联想,2次重返董事长岗位。先是在2004年平息了收购IBM PC业务引发的“蛇吞象”危机,随后在2009年将联想拉出了亏损的泥潭,2018年又为联想平息了危机。 “5G投票门”舆论风暴。

  前10年,柳传志总是在联想危机的关键时刻及时出现。接下来的10年里,他开始逐步让杨元庆领导联想。就在2016年争论前后,联想正式启动转型,并称之为“转型年”。在舆论质疑中,杨元庆制定了“三波战略”,为联想个人电脑业务、移动及数据中心业务、云业务设定了小目标。

  今年3月,恰好是联想转型的第三个年头。与往年一样,财报发布前,是联想新财年的年度宣誓大会。

会上,杨元庆修订了联想的发展战略,“联想的转型已经从‘三波战略’开始,现在我们提出了‘3S’战略’,以更好地了解未来的市场变化。”   移动业务扭亏为盈  5月23日,联想集团公布了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第四财季及全年业绩。数据显示,2019财年(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全年营收达到510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净利润为5.97亿美元,而2018财年亏损达到1.89亿美元,扭亏为盈。

。   这也是联想营收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大关。 “我们希望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杨元庆表示,联想过去推动了两次重大转型,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从单一业务到多元化业务。

目前转型已经开始显现成效,业绩明显提升。   联想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联想报价5.86港元/股,5天内下跌6.98%,20天内下跌20.38%。

目前市值约为700亿港元,较2015年市值突破1000亿的峰值大幅缩水。   联想近三年财报显示,营收持续增长,2017、2019财年同比分别增长-4%、5%、13%。

徘徊在失落的边缘。 2017、2019财年,联想均实现盈利,但2016、2018财年均录得亏损。  导致公司业绩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是移动业务和数据中心的高成本投入和亏损。这也是转型期正在推进的两大业务。

联想2019财年扭亏为盈。一方面,移动业务下半年终于能赚钱了。

此外,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全年营收和利润表现良好,带动智能设备业务群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09%。此外,数据中心业务收入也同比增长37%,亏损大幅收窄至仅为2018财年的一半。

  但联想的持续盈利能力仍受到质疑。公司近三年毛利率一直徘徊在14%左右,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正处于转型期的联想,大力投入培育其他新业务。相反,它越来越依赖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的收入。

该业务收入在2017至2019财年分别占比70%、71%和75%。   今年,杨元庆再次提出“要把中国市场的增长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但从财报来看,中国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逐年下降,2017-2019财年分别达到27.4%、25.4%和24.2%。   “三化”的成功与失败  回顾联想的转型成果,需要从2016年的“三波战略”说起。

  当时,杨元庆提出了推动转型的“三波战略”:第一波:个人电脑业务在规模、盈利能力和创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第二波:坚定投入移动和数据中心业务,打造增长引擎;第三波:实施“设备+云”和“基础设施+云”,实现可持续增长。   在今年的业绩发布会上,杨元庆表示,过去几年移动业务亏损严重。去年,它进行了“大手术”来控制开支。

现在已经看到成效了,移动业务扭亏为盈。   那个“大手术”其实指的是去年5月份的结构调整。

联想将个人电脑及智能设备业务集团和移动业务集团合并为新的智能设备业务集团。   合并背后,联想移动业务持续萎缩。

2017-2019财年营收分别为77.07亿美元、72.41亿美元、64.6亿美元,同比下降10%、6%、11%。联想在财报中表示,这是“战略变化的暂时结果”。

  “联想最大的错误就是MBG手机业务做得不好。其他硬件厂商华为、小米、OPPO、vivo这些年因为抓住了移动业务的机会而发展迅速。 2018年,华为消费者业务成为第一大营收来源。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联想过去也希望移动业务和PC业务齐头并进,但现在看来,移动业务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大作用。

  另一个被联想视为未来“增长引擎”的领域“数据中心业务实现了营收持续增长,但仍未摆脱亏损。联想在新业务上投入巨资,研发投入也受到挤压,从2017财年到2019财年,研发支出逐年减少,这对这家公司不利。

老牌PC厂商巩固了原有的优势。  作为核心板块方面,个人电脑业务和智能设备也面临着业务老化的危机,联想正在尝试通过改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2018财年该板块在经历两年下滑后出现下滑,之后营收重回正轨增长势头良好,2019年表现良好,营收同比增长14%,税前利润同比增长34%,但计算机业务增速放缓是大势所趋在整个行业中。

  》PC其实市场容量还在增加,只是以前从0到1增长很快,大家都往里冲,现在从1到2相对慢一些,但是电脑产品的升级换代可以也刺激了更多的消费需求。艾媒咨询CEO张毅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

  今年,多家硬件厂商宣布将推出一系列折叠屏手机和电脑,其中就包括联想。不过,张毅透露从消费者需求调查来看,用户对折叠屏的需求其实并没有那么强烈,几年前就有厂商提出量产,但目前更多的是包装概念,实际销售空间并不大  自我纠错  联想发布2019财年业绩前后,华为宣布推出自研“备胎”芯片,以对抗美国政府制裁。将他们担忧的目光投向联想,杨元庆回应道:“一个公司不必包揽一切,所以联想并不打算做操作系统和芯片,而是会做好自己的角色。

”  这不符合外界对这家科技巨头的期待。在移动业务失败后,杨元庆今年提出“3S战略”来取代之前的“三浪战略”,这更符合就像联想的“战略‘自我纠错’”。   5月10日,新财年宣誓大会结束后,杨元庆在微博写下自己的感想,“在这个特殊的舞台上,我们反思自己,诚实地面对过去的错误,展望未来的方向” ”  联想的“3S战略”包括智能物联网、智能基础设施和行业智能(Smart Verticals)。具体来说,智能物联网设备为智能化转型提供数据基础,智能基础设施提供计算、存储和网络支撑,行业智能是指为各行业提供智能解决方案和服务。

  今年1月,联想中国调整了组织架构。原商用PC事业部、ThinkPad事业部、消费PC事业部调整为大客户事业部、中小企业事业部、消费事业部。

连同服务事业部,联想中国正式成立四大业务群。   时代周报记者从联想内部获悉,在中国新的组织架构调整计划中,联想将服务事业部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希望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加速联想中国从产品业务模式向客户业务模式的转型服务业商业模式转型。   这也意味着,在移动业务萎缩、电脑产品增长有限、新业务投资成本高昂的多重压力下,联想将加速在中国的变现。杨元庆提出,联想集团今年的总营收目标是至少增加50亿美元。

“去年我们创造了更高的收入,我们希望今年创造历史上最好的利润。”   “联想PC业务目前全球市场份额为23.4%,其实还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联想也在努力。但更大的挑战在于新业务,应该是潜力股联想的大幅增长点。

”刘兴亮认为,数字化智能业务是整个行业的趋势,但联想需要面对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竞争对手。如果它想分一杯羹,可不容易。   联想转型步伐是否太大?业内也存在争议。 “对于联想来说,最大的挑战来自于自身的战略定位。

”张毅认为,如果联想担心资本和市场评价不够前卫,就会过度追求所谓的尖端技术,而无法培育出最赚钱的电脑业务。那么相反,很容易陷入战略误区,失去自己的核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