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Linux

linuxinode详解

时间:2023-04-06 22:50:55 Linux

是最近在设置spnfs的过程中发现的。在客户端创建文件,MDS上可以显示文件名和目录关系。文件内容存储在DS上。但是DS上的文件名都是由数字组成的。命名方式为:inode.xxxx。关于inode,Sam一开始以为是kernel的节点概念。后来查了一下,发现好像有错误。所以学习吧。在Linux下,使用mkfs.ext3时,有很多与inode相关的选项。如:[-ibytes-per-inode][-Iinode-size][-Nnumber-of-inode]inode是做什么用的?inode记录了文件(文件或目录)的属性和文件所在Block的信息。每个文件至少占用一个inode。而当我们的linux系统要找到这个文件的时候,首先会去inode表中查找文件的属性和存放数据的区域,然后去数据库中查找存放数据的block和然后检索数据。分区格式化为文件系统后,必须有两个块,inode表和数据区,一个用来记录文件的信息和放置文件的块,另一个用来记录文件的内容。Linux在读取数据时,首先查询inode表得到那个Block中的数据,然后读取Block中真正的数据内容。Block是我们格式化硬盘时指定的一个值。这个块由2的n次方扇区(sectors,sizeis512bytes)组成。假设block规划为4KBytes,一个inode一个block中最多只能记录一个文件,所以如果一个文件有0.1Kbytes。但是,由于您的块是4K字节。您将“浪费”3.9KB的空间!因此,当您格式化硬盘时,请注意您的系统的使用范围。1、块越小(最小0.5K),inode越多,可用空间越多,但大文件写入效率差:适用于文件数量多但文件容量小的系统,如BBSornewsgroupnews2.当block较大(最大16*0.5K以上)且inode数较少时,大文件的写入效率较好,但空间浪费较多:适用于大文件容量的系统.inode表是数据区的索引表。参考链接:2种在Linux中检查inode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