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推荐ArchLinux?因为好用!如果你想学习Linux,ArchLinux是一个不错的选择。ArchLinux提供了非常详细和及时更新的Wiki(帮助文档),在使用系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免费从中找到。ArchLinux采用滚动更新的方式。一旦发布了新版本的系统或软件,您就可以对其进行升级。您的系统和软件始终处于最新状态,因此系统不存在新系统发布时重新安装的问题。不过ArchLinux的安装比较繁琐,整个安装过程都是在命令行下执行的,这也是很多人觉得安装困难的原因。其实安装并不难,确实是步骤繁琐,只要你有耐心,是没有问题的。一旦你从头到尾安装完毕,你就掌握了很多基础知识,比如创建和挂载分区、系统引导安装、配置软件源等等,这些都是学习Linux的好东西。如果你只是体验下面的Linux,不想深入,或者想要一个开箱即用的生产环境,那么我推荐UbuntuLTS。如果是非常稳定的服务器,我推荐Debian和CentOS。1.1非常重要:为了你的数据安全,如果你没有任何ArchLinux安装经验,或者没有基本的Linux基础,我不建议你直接在硬盘上进行本教程的安装现有数据的磁盘!您可以先在虚拟机上尝试此安装。1.2本文不针对零基础用户,所以你必须具备这些技能:如果你是Windows用户,你应该能够分配空闲磁盘空间,了解Linux分区和挂载的概念。当你遇到问题时,你会使用搜索引擎。1.3本文不会对任何行为进行正确的保证,包括但不仅限于:为了便于理解,不保证每个名词的专业表达,阅读本教程的后果,任何因本人疏忽造成的错误(欢迎指正)1.4顺序为顺利安装,需准备:Fat32格式的U盘;50G可用磁盘空间,最好是“未分配”;ArchLinux最新系统镜像,点击进入下载页面;1.5将镜像写入U盘:Linux系统使用dd命令;Windows用户可以使用Rufus、USBwriter、win32diskimager。1.6书写约定本教程中Linux命令以井号(#)开头,例如:#ls-al1.7建议本教程尽量以方便用户的方式完成ArchLinux的安装,但它难免有些细节。建议结合官方Wiki阅读本教程。Installationguide(EnglishVersion)Installationguide(SimplifiedChinese))因为ArchLinux的安装非常简单,所以全程没有图片。2.系统的基本安装本章完成了最基本的系统安装,只有带有命令行界面的ArchLinux系统。2.1通过BIOS设置U盘为第一启动项2.2进入安装盘系统,选择第一项UEFI模式第一项为“ArchLinuxarchisox86_64UEFIUSB”BIOS模式第一项为“BootArchLinux(x68_64))》2.3KeyboardLayout(可忽略)默认为美式键盘映射,一般我们的键盘都是美式键盘。2.4验证启动模式#ls/sys/firmware/efi/efivars如果有输出,就是UEFI,否则就是BIOS。这一步决定了后续的引导安装,虽然在2.2节已经确定了启动方式,以防万一还是验证一下。2.5连接互联网#ping-c3archlinux.org网络必须能连接外网,因为系统安装实际上是从一个叫“软件源”的网站下载并安装需要的软件。ping命令是检查是否可以连接到相应的网站。如果界面上有这样的输出“PINGarchlinux.org(ipaddress)...”,一般是没有问题的。2.6更新系统时间#timedatectlset-ntptrue就是简单的时间同步。2.7硬盘分区首先查看存储设备#fdisk-l输出类似"Disk/dev/sdaxxGiB...",其中xx是存储设备的总容量,然后可以判断哪个设备有多余的空间.如果设备是/dev/sda,还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存储设备下已有的分区:#fdisk-l/dev/sda如果已有分区,会看到包含/dev/sda1的分区,/dev/sda2...等分区信息。这时候我们开始在安装ArchLinux的磁盘上未分配的空间上新建一个分区:#fdisk/dev/sda进入fdisk分区工具,可以使用如下功能:m:查看帮助n:新建partitionp:查看分区信息列表w:保存本次分区操作的结果并退出q:不保存本次分区操作的结果并退出即可。因此,如果你是BIOS模式:你只需要一个分区用于系统安装(50G)如果你是EFI模式,你需要分成两个分区:第一个分区用于系统引导(512M),第二个分区用于forsysteminstallation(49G)以下是使用fdisk进行分区的例子如果是BIOS模式:(仅系统安装分区)1outputn创建分区2Partitiontype为分区类型,p为主分区,e为扩展分区,直接回车选择默认3Partitionnumber为分区号,直接回车选择默认4Firstsector为开始部分,直接回车选择默认5Lastsector是end部分,输入+50G,如果是UEFIMode按回车键:第一个分区(boot分区)1输出n创建分区2Partitiontype是分区类型,p是主分区,e是扩展分区,直接回车选择默认3Partitionnumber为分区号,直接回车按键选择默认4Firstsector为开始部分,直接回车选择默认5Lastsector为结束部分,输入+512M,按回车键6输入t将分区改为EFI类型分区,输入序号选择分区。输入L查看支持的类型,找到EFI类型前面对应的序号,这里序号为ef。键入ef并按Enter。第二个分区(系统安装分区)1输出n创建分区2Partitiontype为分区类型,p为主分区,e为扩展分区,直接回车键选择默认3Partitionnumber为分区号,直接回车选择默认4Firstsector为开始部分,直接回车选择默认5Lastsector为结束部分,输入+512M,回车记住刚刚分区的设备名,输入p查看分区列表BIOS模式,请记住这里新建的分区设备名是/dev/sda5;在UEFI模式下,请记住新建的两个分区的设备名,如果是/dev/sda5(512M)和/dev/sda6(49G)。输入w保存分区操作,继续安装系统。2.8格式化分区Linux可以安装在ext4文件系统上。如果是UEFI模式,boot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应该是Fat32。如果是BIOS模式:#mkfs.ext4/dev/sda5如果是UEFI模式:#mkfs.fat-F32/dev/sda5#mkfs.ext4/dev/sda62.9挂载分区挂载新分区到/mnt#mount如果/dev/sda5/mnt是UEFI模式,需要挂载boot分区(注意执行顺序)#mount/dev/sda6/mnt#mkdir-p/mnt/boot/efi#mount/dev/sda5/mnt/boot/efi2.10的软件源默认设置为国外软件源,下载速度很慢,需要改为国内源。通过vim命令编辑软件源配置文件。#vim/etc/pacman.d/mirrorlist按i切换到编辑模式,在文件最前面添加如下网易源:Server=https://mirrors.163.com/archlinux/repo/os/archpressesc,然后输入:wq回车保存退出。有很多次用vim编辑文件,用法和这里一样。2.11安装基本系统#pacstrap/mntbasebase-devel这样基本系统就安装好了。但是需要对系统进行配置,比如系统时区、主机名、主机语言、系统启动等项。3、配置新安装的ArchLinux3.1生成挂载信息文件。默认情况下,只要重新启动电脑,就不会自动挂载到磁盘分区上,这样会导致系统无法正常使用。因此,通过配置/etc/fstab文件,系统在开机时会读取该文件中的挂载信息,然后挂载相应的磁盘分区。#genfstab-U/mnt>>/mnt/etc/fstab3.2切换到新系统#arch-chroot/mnt这时候我们已经在新安装的ArchLinux上了,接下来开始配置系统。3.3安装vim在接下来的系统配置过程中,经常需要编辑一些配置文件。在命令行上,vim是一个非常方便的编辑工具。使用以下命令安装vim:#pacman-Svim3.4设置时区#ln-sf/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etc/localtime#hwclock--systohc设置为亚洲城市上海,这是中国标准时区。3.5设置本地化文本编码用vim编辑/etc/locale.gen,添加如下内容:zh_CN.UTF-8UTF-8执行命令:#locale-gen用vim编辑/etc/locale.conf,添加以下内容:LANG=en_US.UTF-83.6设置主机名使用vim编辑/etc/hostname,你的主机名,你在这个文件里输入可爱的名字hellokitty,如何选择主机名看个人喜好,一般不要开头一个号码。3.7配置hosts文件用vim编辑/etc/hosts,添加如下内容:127.0.0.1localhost::1localhost127.0.1.1hellokitty.localdomainhellokitty把hellokitty换成你的主机名即可。3.8用户账户配置为管理员账户设置一个密码:#passwd然后输入密码并按回车键,它会要求你再次确认,然后输入密码并回车。新建一个普通用户,如果调用tom#useradd-mtom为tom设置密码#passwdtom然后输入密码回车,会再次要求确认,输入密码回车再次。3.9安装grub设置开机。如果是IntelCPU,安装intel-ucode:#pacman-Sintel-ucode如果当前电脑有其他系统,安装os-prober#pacman-Sos-prober安装grub:#pacman-SgrubBIOSmode下部署grub:#grub-install--target=i386-pc/dev/sdaUEFI模式,需要安装efibootmgr,然后部署grub:#pacman-Sefibootmgr#grub-install--target=x86_64-efi--efi-directory=/boot/efi--bootloader-id=ArchLinux生成grub配置:#grub-mkconfig-o/boot/grub/grub.cfg3.10一个有图形界面命令行的系统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谁喜欢黑底部带有白色文字的界面怎么样?Gnome有一个简单的图形界面,接下来我们要安装一些Gnome的基础软件。#pacman-Sgnomegnome-extra虽然此时安装的是图形界面,但是开机还是默认进入命令行。所以设置开机进入图形界面。GDM是一个图形界面管理器,让它开机就启动。#systemctlenablegdm3.11配置完成至此基本工作已经完成,退出当前系统,回到启动U盘。#exitrestartsystem#reboot享受使用ArchLinux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