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催促,工信部表态,运营商跟进。通信服务的“提速降费”风潮真正吹起来了。在“5.17”国际电信日的前两天,5月15日下午,中国三大运营商集体启动提速降费。其中,仅“降费”一项就涉及30余项。然而,三大运营商推出的新套餐、新价格却遭到大量用户的吐槽,有“价格不够低”、“设计不合理”等抱怨。电信专家符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评价说,此次三大运营商的资费调整“主要是梳理了之前的促销措施”。虽然促销范围扩大了,但价格普遍下降还难说。本轮资费调整涉及固网宽带和移动宽带。其中,运营商对固网宽带资费的调整适用于有限的用户群体,而移动流量资费则是更有针对性的流量促销。从用户反映的移动数据流量相对集中来看,真正的“降费”还需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进一步形成。“降费”变“促”工信部副部长尚兵5月15日在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将努力降低移动话务平均资费水平和平均资费水平年底前固定宽带单位带宽同比增长30%左右。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以“八大举措”、“十大举措”回应,中国联通也提出了多项“降费”措施。中国移动预计,到2015年底,数据综合资费同比下降35%以上。中国电信表示,将每兆比特宽带价格下调近40%。中国联通还表示,将下调宽带和移动网络资费。不过,目前运营商“降费”政策的受益人群仍然有限。“在这一轮价格调整中,运营商更加注重针对用户差异化需求的促销。”傅亮评价道。例如,中国移动推出了10元1GB的流量套餐,但主要针对夜间消费和节假日消费。降幅超过30%,从3000元左右降到2000元以下。不过,100M宽带的普及还比较有限。中国联通普遍下调了20M、50M、100M宽带的费用,但北京联通50M以上需求的用户其实并不多。“三大运营商基本都是针对小部分用户进行针对性的优惠,这些用户的资费可能会下调30%,甚至50%~70%。如果不包括在这部分,所获得的优惠将是相对较小。”傅亮解释道。事实上,在从3G走向4G的过程中,运营商的大幅降价就发生在去年。2014年,中国移动4G网络大幅降低单位流量资费。在套餐资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开始普遍下调流量单价,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纷纷效仿。符亮认为,运营商普遍降低产品单价,这是降本后的大势所趋。但运营商出台普遍降价措施的条件尚不成熟,过一段时间,当4G网络出现大量流量时,就会具备再次降价的条件。”在竞争不充分的市场,获得先发优势的中国移动坚定占据4G市场,中国移动发布的年报显示,其流量业务去年实现快速发展,其中移动数据流量消费同比增长115.1%,收入同比增长42.9%。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值)从67元下降到现在的59元,电信和联通的情况和移动差不多,另一方面运营商面临国资委业绩考核压力,业绩下滑薪酬和晋升的终止,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营者的行为选择。飞象总裁项立刚建议,为了降低收费,运营商也要减轻KPI考核的负担。运营商没有普遍降低资费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新的竞争性电信市场尚未形成。傅亮告诉记者,中国移动目前占据了4G市场90%的份额。今年2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获得FDD牌照。4G进入高速发展期。4G逐渐成熟后,通过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是大概率事件。“虽然成本无法降低的主要原因在运营商,但监管部门也有责任推动优化改革。”傅亮说道。“我们国家的电信价格上限控制在很多年前就提出了:原来2G时代流量费还是1KB3分钱,为什么运营商主动调价,主管部门不能用结算杠杆来调?”傅亮说道。.包括虚拟运营商的问题,采取措施帮助虚拟运营商获得竞争力,也有助于形成竞争市场。预计到2015年底,交通综合资费同比下降35%以上,推广交通中转、非零清算等服务模式。预计到2015年底,有线宽带平均接入速率将从目前的11Mbps提升至20Mbps,单位带宽价格下降35%左右。全网移动用户数据流量综合单价下降20%以上,年内3G/4G移动宽带网络覆盖人口达到9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