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为什么你的交互方案过不去?大厂师傅教你这四种方法!

时间:2023-03-15 11:01:54 科技观察

本周,我们特地请来了前百度资深交互设计师一一,聊一聊他从交互小白到一路打怪升级的过程。踩过不少坑,今天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经验。你是否也有过和我一样的经历:当我们辛辛苦苦、自信满满地制定了一个完成度很高的交互方案时,却可能被别人的三言两语给否定了。场景一:当领导确认交互方案时,领导说了几句就彻底否决了,导致我拿着领导没看的稿子默默回到工作岗位,从头再来。当Scenario2和pm确认交互方案时,pm一遍又一遍的提问,还说了A、B、C、D、E的各种想法,导致他的方案反复修改,未能按时交付。场景三:当你把自己设计的自动驾驶方案推给老板时,得不到老板的认可,导致无法拿下开发资源,导致自动驾驶项目失败。场景4,某大厂的面试官一直在问作品集中一个项目的问题,但很难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导致面试最终失败,没有offer。对于新人来说,屡次拒绝提案,不仅费时费力,还会让人怀疑自己的能力,动摇他们踏入互动之门的信心。那么今天我就和大家分析一下,什么样的交互方案是经不起推敲的方案,如何呈现才能让我们的方案(至少看起来)完美契合,经得起别人的反复询问和推敲?表现形式固然重要,但推导过程更重要。日常琐碎的工作和求职准备会让很多人忘记交互设计的本质。从视觉设计师的角度来看,交互设计是对用户行为的设计,与用户可以直观感受的视觉设计有很大区别。从产品的角度来看,交互设计更倾向于打磨行为细节和用户心理,这与产品整体框架的宏观粗略设计有很大区别。交互设计师应该输出的是整个设计推导过程: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行为习惯、预期心理、使用场景、使用痛点等,而不仅仅是最终看似完美的视觉呈现形式,或者看似有意义的组织,但缺乏详细的功能介绍。这一点往往被刚入行/非交互专业背景/小厂背景的设计师所忽视。比较常见的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有视觉背景的设计师想转行做交互设计。他们往往会在方案中强调构件运用得当,文案引导清晰,甚至使用新奇的微动效果等等,这些确实是一个好方案所需要的设计亮点;如果你带着主观想法制定计划,那么你的计划自然会不堪一击。二是因为公司缺人手,交互设计师承担部分产品工作,或者学校招收学生。他们往往在方案中有较好的背景说明和方案推导,但方案的呈现过于简单,或者过分强调“设计思维”。最终形式类似于PRD,缺少细节。设计中有一个原则叫“美即好用”。当解决方案以合理的形式呈现出来时,观众自然会多一些耐心。不然怎么不直接去面试产品经理呢?用闭环思维严谨地介绍你的解决方案那么,如何制定一个经得起推敲、经得起严密设计流程的设计方案呢?或者交互设计需要强调和展示的工作是什么?我认为总共有这些提示:1。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讲设计图。无论你是推广答辩、日常对接、群里起草,还是面试谈项目,作为交互设计师,千万不要摊开一张设计图就开始谈细节:这里是什么颜色,什么排版思路有没有……没关系。交互应该始终从“项目目标”开始:pm想要做什么?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团体和公司想要什么结果?连pm想到的功能方案都合理吗?为什么这个方案值得我们在设计资源乃至技术资源上的投入?我们需要做的是有目标的设计,否则漫无目的的设计带来的产品大多会截然不同。2、用“用户的想法”代替“我的想法”挖掘和定位用户的痛点是交互设计师最重要的两个工作之一,另一个就是解决发现的痛点。在你开始谈论你的项目之前,花几分钟和你的老板和面试官一起介绍一下你的用户群是什么样的?用户在什么情况下完成整个过程?他们有什么心理预期和行为习惯?甚至在这个环节,你可以把冰冷抽象的用户数据串联起来,讲述一个仿佛亲身经历过的故事:比如有一次你发现了你的用户是如何使用产品的,他遇到了什么问题,你又是如何处理的?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好的用户故事可以让人很快产生共鸣,你不需要一遍遍地向你的老板解释你为什么要做某件事——这种场景下用户想要,就这么简单。3.介绍你的计划和假设每个交互设计项目在上线之前都是一个黑盒子。用户可能喜欢也可能不喜欢。设计师、设计师和老板、设计师和产品经理之间的口水战,永远无法真正验证一个问题。今天你可能表现好,争吵赢了,但明天你可能表现不好,你要回去含泪改稿。.我认为,要想真正说服你的听众接受你的提案,最好在介绍完提案后直接说明设计提案的哪些部分是基于推导和假设:如何评估设计目标是否达到,如何进行后续的优化迭代,如何制定数据指标?当然,对于快速迭代的产品线,或者缺乏数据基础设施,或者孵化器,这可能会比较困难,但这就是各大厂商的工作方式。4.可靠的解决方案输出以上所有建议都是在设计演示时对演示的建议。当然,你需要自己努力。一份互动稿经得起推敲和探究,本质上取决于完整方案的输出。交互式草稿有多种形式。比较常见的是页面交互图,在视觉、产品、技术、测试等方面给同学们清晰的描述页面、操作流程、群控状态、边界条件等。对于一些复杂的需求,建议在方案初稿输出后做可用性测试,以免在审批时??重复方案的复杂性,可用性测试的证明足以做出一个最终决定。最后总结一下交互设计的标准时间分配:结合案例,怎么做?最后,让我们回顾一下文章开头的场景——想必现在你也知道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了。场景一:当领导确认交互方案时,领导说了几句就彻底否决了,导致我拿着领导没看的稿子默默回到工作岗位,从头再来。问题原因:一开始的需求分析阶段,跑偏了。开始做计划之前没有搞清楚目标是什么,导致后面的计划都跑偏了。解决方法:不要太快深入交互细节,而是让你的leader了解需求的本质,对齐认知后再深入,不要被pm当时的方案带偏。讨论方案时,可以用数据等有利的解释,把背景和目标说清楚,让上级很快理解需求。当Scenario2和pm确认交互方案时,pm一遍又一遍的提问,还说了A、B、C、D、E的各种想法,导致他的方案反复修改,未能按时交付。问题原因:这类pm大多只看最后的呈现,缺乏对用户行为逻辑的思考。很容易陷入交互式草稿的细节并下定决心。他们需要的是UX专业建议,告诉他们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意义的。解决方案:先把设计研究阶段的结论同步给pm,告诉他们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一个最终的解决方案。沟通过程中避免一些不确定和不专业的词语,比如“我觉得XXX,可能是XX,应该是这样的XX”,建议使用“用户在真实场景中是XXXX,从用户心理层面是XXX,用户习惯了XXX”。场景三:当你把自己设计的自动驾驶方案推给老板时,得不到老板的认可,导致无法拿下开发资源,导致自动驾驶项目失败。问题原因:老板没有看出做这件事的紧迫性和生产率。解决办法:跟老板推项目的时候PPT是非常非常关键的。研究过程应尽可能可视化,尤其是数字和结论。方案一定要完整,最好配合视觉设计师呈现最好的页面效果,用DEMO演示。场景四:面试官一直在问关于portfolio中某个项目的问题,但是很难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导致面试最终失败,没有offer。问题原因:大概率有两个问题:1、项目没有达到设计闭环,缺少某个环节,比如设计研究不够,效果评价不够;2。2.设计研究的结论与设计目标和策略不完全吻合。面试官质疑方案是否有目标导向,能否解决问题解决办法:检查整个设计过程是否存在缺失环节,特别是如何选择和分析效果评估的数据指标;检查设计推导过程是否对应最终的策略和方案,逻辑要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