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拿出手机支付时,经常会被提醒选择“刷脸支付”有优惠哦。 目前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在加大力度补贴刷脸支付。同时,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银联发布全新智能支付产品“刷脸支付”,正式宣告进军人脸识别支付市场。 那么,刷脸支付能否成为“支付大战”的下一个战场? 二维码支付逐渐统一 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技术形态不断升级,从扫码支付到指纹支付,再到最近流行的刷脸支付。毋庸置疑,这并不反映支付宝、微信支付与传统银行之间的用户争夺战。 央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 年)》明确提出:推进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突破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的应用程序和商家。条码识别互认互扫。 刷脸支付补贴大战将打响 今年4月,支付宝支付事业部总经理钟尧曾对外表示,“刷脸支付将投入30亿补贴”。近日,支付宝宣布将人脸识别支付的30亿元市场补贴改为“无限投”。 微信支付并未公开披露补贴金额的具体信息,但有业内人士表示,微信的补贴力度已经达到“百亿”。同时有正常的扶持政策,主要是结合刷脸支付数量对刷脸支付服务商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针对普通用户的营销活动有随机即时优惠和微信支付日全场优惠每周。 安全是绕不开的坎 据了解,刷脸支付的原理是将硬件终端采集的人脸信息与云端服务器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即1:N的方式,判断信息是否一致,然后进行身份验证,完成刷脸支付。 业内人士认为,刷脸支付成本较高,难以像二维码支付那样在各类生活小店普及。 因为刷脸支付能否推广,关键在于安全问题的解决。如何保证硬件终端侧收集的个人信息和支付信息的安全,云服务器端如何防止信息泄露,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表示:“人脸识别支付线下应用风险相对可控,基本具备试点应用条件。但,人脸是弱隐私生物识别特征,信息被滥用的风险比较高。。人脸识别数据采集应提前告知使用信息,明确获得客户授权,充分尊重用户主观意愿,不在用户不知情和未授权的情况下发起交易,不简单地将面部特征作为唯一的交易验证因素. 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手机支付带来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因为人脸信息泄露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能破解刷脸支付吗? 对此,支付宝表示:目前网上的换脸软件种类繁多,但再逼真的换脸,也不可能突破刷脸支付。“刷脸支付”采用的最重要的是3D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前,还会通过软硬件结合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照片、视频还是软件模拟生成的,可以有效避免人脸伪造造成的各种身份诈骗。此外,部分用户在人脸识别后还需要输入账号绑定的手机号进行验证,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此外,《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 年)》还提出探索人脸识别的线下支付安全应用,利用密码识别、隐私计算、数据标注、模式识别等技术,使用特殊密码,“无感”活体检测等实现交易验证,突破1:N人脸识别支付应用的性能瓶颈,持牌金融机构构建以人脸特征为路由标识的转账清算模式,实现安全与支付的统一支付工具的便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