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和AppleWatch上。除了让我们再次看到苹果的产品研发和设计功底,产品背后的技术也让很多人大开眼界。Vision,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触觉反馈技术“ForceTouch”,通过精确控制电机来模拟相应的力反馈,或者说是虚拟屏幕中的触感,之前我们已经做了详细的阅读。作为经常在新闻发布会和市场上“吵架”的竞争对手,谷歌也有所动作,但并未受到太多关注:4月16日,它在GooglePlay商店上线了“GamesYouCanFeel”专区,汇集了15款应用了触觉反馈技术的游戏,除了热门游戏之外,还有《愤怒的小鸟》和《特技摩托:前线》以及《钓鱼大师:第三季》。为这些游戏提供技术支持的是Immersion,这是一家成立于1993年的技术开发商,专注于触觉反馈已有20多年。艾默生大中华区总经理李洪明,今天,艾默生在北京为手游推出了TouchSenseEngage触觉反馈技术SDK开发工具,我们也进一步了解了这家深耕幕后的科技公司。自20多年前成立以来,艾默生在触觉反馈方面积累了1900项专利(已批准和正在申请)。不过,虽然亿美森在为很多知名公司的产品提供技术方案和技术授权,比如早期Xbox和PlayStation游戏手柄的振动反馈,但它仍然是一家小而美的公司,现在的员工数量全世界大约有150个。其中,2014年5月成立的大中华区办公室现有员工20人。根据Emerson提供的数据,目前应用TouchSenseEngage的安卓游戏已经超过15000款,用户下载量已经超过1亿次。现阶段,这些游戏的开发团队大多集中在欧美市场。在现场体验区,使用该技术的游戏已经安装在多台机器上,其中包括小米4运行的《愤怒的小鸟》。但在体验上,我期待的弹弓在不同的拉伸度下并没有明显可辨的反馈力,震动的强弱也没有明显差异。不过在集成了TouchSenseEngage技术的演示视频中,电梯开关的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游戏关卡中的场景。到达一层后,电梯门打开。这时我双手握住手机,明显感觉到左右方向有振动反馈。而当电梯关闭并继续上升到更高楼层时,会有向上的振动反馈。这应该是我体验过的除了MacBook触控板模拟的“两段式”按压之外最直观的触觉反馈技术。但是,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现场体验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体验到的触觉反馈技术还没有达到“在虚拟世界中感知物体”的境界。对于这个问题,中国区游戏和内容业务负责人李谢佳表示,实现更精细的触觉反馈方式没有技术难度。现阶段比较大的瓶颈是游戏开发者和设计者找到更好的使用这些技术的场景:我们提供的SDK工具中已经集成了124种不同的触觉效果,比如动作释放、能力提升、冲击效果、弹弓使用、庆祝场景、氛围渲染、进度提示。每个效果也有高、中、低三个档次的反馈电平可以调节。之所以选择安卓或者安卓游戏作为“不愿意”转安卓的切入点,在李谢佳看来,主要是因为iOS系统的封闭性,苹果开放的大部分权限都是反馈艾默生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VictorViegas在接受EETimes采访时表示,更微妙的是:艾默生的专利技术是否用于(AppleWatch))仍然不可用,因为Apple有haptics(触觉反馈)AppleWatch还没有出来。Victor还透露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iPhone6/6P上的AAC马达等硬件和软件都可以支持触觉功能,但他们通过软件将其关闭。一旦有需要,他们可以随时升级软件以打开触觉应用程序。也就是说,苹果可以通过软件更新为iPhone6/6P的虚拟键盘、游戏、相机、视频等增加触觉反馈功能。至于苹果是否需要向艾默生支付专利费,维克多表示将与苹果协商。在采访中,Victor还谈到了艾默生的盈利模式:纯专利技术许可,还有一种方式是艾默生提供软件、工具和参考设计解决方案,并对每台设备收取版权税。亿美森大中华区游戏与内容业务总监李谢佳事实上,触觉反馈在手机系统的底层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开机、文字输入、铃声震动反馈、相机对焦调节等等。在可穿戴设备中,Mason的技术也打算在后端得到支持。合作厂商包括三星、魅族、“中国最大的手机厂商华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手机厂商小米”。除了在手机上的应用,触觉反馈技术还可以在医疗中模拟手术,在汽车的中控屏上也有应用。对于此次发布的手游触觉反馈TouchSenseEngageSDK,李谢佳表示,安卓设备已经基本适配,工程师可以轻松上手。最大的难点就是上面说的“恰到好处”地找到合适的场景。触觉反馈技术的应用可以扩展手游除了音效和视频之外的体验维度。对于未来触觉反馈技术的应用,艾默生大中华区总经理李洪明给出了一个非常公益和关怀的展望:有触感的手机就是覆盖全民的手机,盲人、聋哑人,正常人可以。我们这里还有一个技术叫触觉辅助系统,这个技术最有可能用在手机上,全覆盖人。日本有一家手机制造商,专门为老年人制造手机。老人年纪大了,视力和听力都有问题。加装振动传感器,可以保证老人行走安全,及时掌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