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7位图灵奖获得者,计算机科学诸多基础研究的骨干专家,今天都成为了ACMFellow……要知道,ACM——美国计算机协会,世界上最著名最重要的计算机组织,Fellow(willDoctor)是会员最重要的荣誉之一。而计算机领域的“诺贝尔奖”也是由ACM评选颁发的。所以就在今天(2021年1月14日),当ACM新评选的Fellow名单公布的时候,竟然有7位图灵奖得主上榜,这让人很意外。量子位进一步了解到,原来今年ACM特意增加了一个“特殊通道”,让这7位图灵奖获得者集体被选为Fellow。其中有Unix操作系统的发明者、Go语言的发明者、快速排序算法的提出者,堪称程序员的“爷爷”阵容。当然,与往年相比,今年新入选的ACMFellow阵容更加庞大,共有95位来自全球的顶尖学者入选。其中,超过13位中国学者上榜,包括陈怡然、闫水成、周坤等知名人才,而如果从单位来看,浙江大学成为中国最亮眼的赢家。哪7位图灵奖获得者?入选理由:KennethTompson发展了操作系统理论,实现了UNIX操作系统。在程序员圈里,大家都叫他“Ken”。1960年,肯·汤普森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修电气工程,1966年获得电气工程硕士学位,毕业后加入贝尔实验室。为了能够在电脑上玩游戏,他也开始将自己的系统工具扩展成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在上面实现文件系统、进程、设备文件、命令行解释器等。1970年,这个操作系统是Unix。在完成了Unix系统开发的基础工作后,他觉得Unix系统需要一种系统级的编程语言,于是创建了B语言,也就是后来C语言的前身。1983年因发展通用操作系统理论,特别是Unix操作系统的实现获得图灵奖。1990年因对Unix系统和C语言的贡献获得IEEE汉明奖。2006年,63岁的汤普森进入谷歌工作,与他人共同设计了Go语言。MichaelO.Rabin入选理由:介绍非确定性自动机、概率自动机,以及对可计算性和计算复杂性理论的贡献MichaelO.Rabin是以色列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1959年,拉宾和达纳·斯科特共同发表了《有限自动机及其决策问题》,并为此获得了1976年的图灵奖。1975年,拉宾发明了一种非常快速的随机化算法,用于判断一个大数是否为素数,并快速素数测试是大多数当前公钥密码系统的关键。1976年,拉宾获得图灵奖。1987年Rabin等人提出了著名的字符串搜索算法——Rabin-Karp算法。TonyHoare入选理由:程序设计理论及其在软件工程实践中的应用TonyHoare最著名的工作是1960年提出的快速排序算法,他还提出了计算机领域著名的哲学家就餐问题,并发明了监视器(Monitors)用作同步程序来解决这个问题。此外,他的贡献还包括:霍尔逻辑、occam编程语言等。1980年,托尼·霍尔获得图灵奖。ManuelBlum入选理由:表彰他对计算复杂性理论的基础及其在密码学和程序检查中的应用所做的贡献。1960年代,ManuelBlum提出了独立于特定机器模型的公理复杂性理论。该理论基于哥德尔数论和布卢姆公理。这套理论理论虽然不涉及任何机器模型应用,但发展了压缩定理、间隙定理、诚实定理、布卢姆加速度定理等。ManuelBlum的其他工作包括中位数的中位数(线性时间选择算法)、BlumShub伪随机数生成器、Blum-Goldwasser密码系统以及最近的CAPTCHA。1995年,ManuelBlum获得了图灵奖。AdiShamir入选理由:对密码学领域的贡献AdiShamir是以色列计算机科学家。RSA加密算法的发明者。除了RSA之外,Shamir在密码学方面的许多其他发明和贡献包括Shamir的秘密共享方案、破解Merkle-Hellman背包密码系统、视觉密码学、TWIRL和TWINKLE分解装置。在80年代后期,他与EliBiham一起发现了差分密码分析,这是一种攻击块密码的通用方法。Shamir还在密码学以外的计算机科学领域做出了贡献,例如开发了第一个具有双重可满足性的线性时间算法,并证明了复杂性类PSPACE和IP的等价性。2002年,阿迪沙米尔获得图灵奖。WhitfieldDiffie和MartinHellman△WhitfieldDiffie△MartinHellman入选理由:发明非对称公钥加密技术,开发实用的加密密钥交换方法。WhitfieldDiffie和MartinHellman都是非对称公钥密码学的发明者,也是2015年图灵奖的共同获奖者。他们的论文《密码学的新方向》发表于1976年,论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密码密钥分配方法,对解决密码学的一个基本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被称为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但Hellman认为,由于Merkle的单独贡献,它应该被称为Diffie-Hellman-Merkle密钥交换。他们的发现直接导致了一类新的加密算法的开发,称为公钥加密和非对称加密。2015年,他们双双获得了图灵奖。为什么今年的图灵奖得主要集体评选?我们需要从ACMFellow的遴选流程、要求和标准说起。根据ACM官网公布的评选规则,入选ACMFellow的科学家必须在提名当年起的前10年内有5年专业的ACM会员经验。符合条件后,提名将由当前具有足够资质和声誉的ACM专业会员发起。要被提名为ACM院士,需要其他五位ACM专业会员(不一定是ACM院士)的认可,以证明候选人在研究领域的贡献和成就。候选人本身必须在技术和领导力方面对计算领域产生了持久的影响,例如:具体的理论或实践成果,表现出创新性、独创性和创造力。技术领导,提出新概念、新产品或新系统以推动计算的发展。担任领导职务并为ACM或计算社区做出杰出贡献。当然,被提名人必须自愿参加,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提名无效。提名提交后,将由ACM委员会进行评估和审查。由此看来,ACMFellow与同一ACM评选授予的图灵奖之间并没有直接或充分的条件关系。图灵奖获得者不一定是ACM院士。但能像今年这样入选七位图灵奖大师,还是很少见的。据量子比特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今年ACM官方在评选Fellow时,专门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对一些此前从未入选过的图灵奖获得者进行评审。也算是互为功德。此外,今年还有多位华人科学家入围,具体如下:13位华人学者是哪几位?张耀文-台大入选理由:对EDA算法的贡献张耀文是台大电机工程学系特聘教授,电机资讯学院院长,IEEEFellow。他的主要领域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集成电路的物理设计、集成电路的可制造性设计。Heisalsothefirstnon-EuropeanandEuropeanIEEEEDACouncilelectedchairman.张耀文于1993年和1996年分别获得台湾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士学位,以及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计算机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HeisanIEEEfellowandiscurrentlythechair-electoftheIEEEEDACouncil(CEDA),thefirstnon-US/Europeanchair-elect.个人主页:https://www.ee.ntu.edu.tw/profile1.php?teacher_id=943001&p=3YiranChen-DukeUniversity入选理由:对非易失性存储的贡献计算机工程系教授、系主任杜克大学计算进化智能中心主任,NSF新可持续智能计算中心主任,IEEEFellow。主要研究方向为:非易失性存储器与存储系统、机器学习与神经形态计算、移动计算。陈怡然获得了清华大学的本科和硕士学位,以及她的博士学位。2005年获得普渡大学博士学位。陈怡然博士毕业后先后加入Synopsys和Seagate。入行5年后,2010年加入匹兹堡大学任助理教授,2014年晋升副教授,获得终身教职并担任“双百年校友”主席。2019年7月,陈怡然加入杜克大学,担任计算进化智能中心主任。陈怡然出版专着和学术论文300多篇,获得美国专利93项,并担任多个IEEE和ACM期刊的编委,以及40多个国际组织和技术委员会的主席和成员会议。陈怡然教授获得国际会议最佳论文6篇,最佳论文提名12次。个人主页:https://ece.duke.edu/faculty/yiran-chen任奎-浙江大学入选理由:对无线系统安全和云数据安全的贡献任奎是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现任院长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计算机创新与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IEEEFellow,浙江大学ACM特聘科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云安全、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等。2018年,阿里巴巴与浙江大学联合成立“AZFT网络空间安全实验室”,目前由任奎和阿里巴巴首席算法专家鲁权领导。阿里巴巴的安全部门。个人主页:https://person.zju.edu.cn/kuiren沉恒涛-电子科技大学入选理由:在大型多媒体内容的理解、索引和检索方面的贡献沉恒涛现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美国光学学会会士,ACM杰出会员。一直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前沿,包括多媒体搜索、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等。个人主页:https://faculty.uestc.edu.cn/shenhengtao/zh_CN/index.htm陶宇飞-香港中文大学入选理由:对大规模数据处理算法的贡献陶宇飞是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复旦大学客座教授,长期从事数据库算法理论研究,2016年入选ACM杰出科学家。2013年和2015年,两次获得数据库系统顶级会议SIGMOD最佳论文奖。陶宇飞的研究目的是研发“小而精”的算法。小意味着在实践中易于实现和部署;甜意味着它有重要的理论保证。个人主页:https://www.cse.cuhk.edu.hk/~taoyf/WangWei-UCLA入选理由:对数据挖掘的基础和实践的贡献WangWei是UCLA计算机科学与计算医学研究员教授以及该校可扩展分析研究所(ScAi)的主任。她的研究领域是:大数据分析和建模、数据库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和计算医学。王伟于1994年获得南开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随后前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加入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任教,之后又回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1999年至2002年在IBM沃森研究中心任研究员,连续两年获得IBM发明成就奖。个人主页:http://web.cs.ucla.edu/~weiwang/周昆-浙江大学入选理由:对计算机图形学的贡献周昆,1977年生于湖南岳阳,浙江省工学博士2002年大学。现任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Fellow)。他的研究领域是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和虚拟现实。在ACM/IEEETransactions上发表论文80余篇,论文被引用1万余次,获得发明专利50余项。周坤教授提出了写实图形中常用数据结构的并行构建和访问方法,建立了适用于GPU的写实图形并行渲染流水线,为经典渲染算法设计了高效的GPU并行方法,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权利逼真的图形并行渲染软件。这些成果首次论证了以交互速度实现电影级逼真图形渲染的可行性,引领了学术界基于GPU的逼真图形并行渲染的研究方向,为基于GPU的逼真图形渲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行业中的系统。根据。个人主页:https://person.zju.edu.cn/kunzhou李学龙-西北工业大学入选理由:对高级数据计算与学习的贡献李学龙,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一名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李学龙教授还兼任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瞬变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光学图像分析与学习中心主任,光子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光谱成像技术。主要工作领域为图像视频处理与模式识别的应用研究。入选工程与计算领域全球高被引学者。ElectedasFellowofthe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Science(AAASFellow),FellowoftheOpticalSocietyofAmerica(OSAFellow),Fellowof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OpticalEngineering(SPIEFellow),FellowoftheInternationalInstituteofElectricaland电子工程师(IEEEFellow)、国际模式识别学会博士(IAPRFellow)等。个人主页:http://renshi.nwpu.edu.cn/info/1375/4602.htm颜水成因其在视觉内容理解技术和应用方面的贡献而入选。闫水城1995年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系,师从程千生教授。硕士和博士生均就读于北京大学,2004年获北京大学数学博士学位。2001年,闫水成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获得博士学位后。2004年,闫水成离开微软亚洲研究院,先是在香港中文大学从事人脸识别相关研究,两年后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美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视觉华人教授ThomasHuang。2007年,严水城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创办了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实验室,并拥有终身教职。颜水成博士团队提出的“网络中的网络”(NetworkinNetwork,简称NIN)网络结构的核心1×1卷积是近年来几乎所有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模型的标准模块。采用了GoogleNet、残差网络(ResNet)等模型。2015年9月,晏水城将出任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2019年,闫水成正式加入依图科技担任CTO。2021年1月,颜水城被曝离开依图,加盟腾讯旗下东南亚电商品牌Shopee。吕晨阳-华盛顿大学吕晨阳教授,分别于1995年和199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科学学士和硕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获得弗吉尼亚大学博士学位。入选原因:对自适应实时系统、实时虚拟化和无线网络物理系统的贡献目前是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Fullgraf教授,他的研究兴趣是嵌入式和实时系统、网络物理系统、物联网、移动医疗和临床人工智能。陆晨阳教授研制并试运行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临床监测系统。他对实时系统的贡献包括自适应实时中间件、工业无线传感器-执行器网络和实时虚拟化技术,这些技术已被纳入全球主流系统软件。陆晨阳教授发表论文200余篇,被引用23000余次,h-index为71。2011年至2017年任ACMTransactionsonSensorNetworks主编,2018年至2019年任ACMTransactionsonSensorNetworks主编之后,他担任了IEEE实时系统技术委员会(TCRTS)的主席。个人主页:https://www.cse.wustl.edu/~lu/CathyH.Wu-特拉华大学入选理由:对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知识挖掘、语义数据集成的贡献CathyH.Wu目前在特拉华大学工程与计算系主任和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中心(CBCB)主任。CathyH.Wu博士拥有生物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双重背景。她于1978年获得中国台湾国立台湾大学植物病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和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分别获得普渡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植物病理学学位。1989年,她获得了德克萨斯大学泰勒分校的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CathyH.Wu从事生物信息学和数据科学研究25年。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基因组和蛋白质注释、生物医学文本挖掘、生物医学本体、基因-疾病-药物网络建模和大数据分析。领导了全球多个生物信息学资源的开发,包括蛋白质信息资源和国际UniProt联盟。个人主页:https://bioinformatics.udel.edu/people/personnel/cathy_wu/WangYi-WangYi,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现任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信息技术系教授。入选原因:由于对实时系统自动分析和验证的贡献,王毅于1982年获得东北大学计算机工程学士学位。1991年获得博士学位。来自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CPS设计与动态更新、安全关键嵌入式系统、实时系统、实时调度、建模与验证。个人主页:http://user.it.uu.se/~yi/StevenH.Low-CaltechStevenH.Low现任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机与数学科学系和电气工程系教授,并兼任浙江大学客座教授。选择原因:互联网拥塞控制和智能电网优化理论基础和实际部署StevenH.Low于1987年获得康奈尔大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StevenH.Low于1992年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StevenH.Low以其在互联网拥塞控制、算法和电力系统优化的理论和数学建模方面的工作而闻名。Low开创了互联网等大型网络端到端拥塞控制下对资源分配、路由选择和网络架构产生影响的数学理论,并基于该数学理论设计了新的拥塞控制算法FASTTCP理论。建立了独有的测试平台WAN-in-Lab,打破了数据传输的世界纪录。从参数调整到算法设计和分析,他的工作在改变拥堵控制研究和陆地速度记录竞赛的重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他的研究重点是为未来智能电网控制和优化分布式能源。个人主页:https://ee.caltech.edu/people/slow谷歌5人、微软4人入选,浙江大学成为国内最大赢家。Google评选的5位学者及获奖理由分别是:SanjayGhemawat:分布式系统设计StevenGribble:跨集群、服务器和网络的虚拟化技术AndrewTomkins:理解网络和基于网络的社交网络RaviKumar:网络科学建模,analysis,andalgorithmsKennethLaneThompson:开发操作系统理论,实现UNIX操作系统微软入选五位学者及获奖原因:DavidMaltz,网络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中心网络、网络操作系统和云网络NachiappanNagappan,经验软件工程和数据驱动软件开发MeredithRingelMorris,人机交互,信息检索,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和可访问性AndrewD.Gordon,编程语言的原理、逻辑、可用性和可靠性在国内高校和事业单位,浙江大学哈人数最多的候选人包括任奎和周昆,以及客座教授StevenH.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