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公安部建立了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网络身份证可实现

时间:2023-03-13 17:50:04 科技观察

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能会拥有一张与“居民身份证”一样具有权威性、统一性、通用性的“网络身份证”。身份认证和个人隐私保护将变得更加简单和安全。记者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获悉,针对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保护公民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的迫切需求,经过5年的技术攻关,我国自主研发的“网络身份证”技术,即eID规模化服务,攻克了所有技术难题,建成了全国唯一的“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在上海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展示了“互联网身份证”(eID)技术的应用,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关注。记者看到,“网络身份证”并不是像“居民身份证”那样的证件,而是承载在银行卡的芯片上。虽然看起来与普通银行卡无异,但工作人员将装有“网络身份证”的银行卡放在读卡器或智能手机背面读取时,无需提交姓名、地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可以方便的在线购买,物流状态也一目了然。据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信息网络安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严泽明介绍,我国自主研发的“互联网身份证”(eID)技术采用“国密SM2”算法。通过高强度的安全机制,可以确保其不可被读取、复制、篡改或非法使用,从而保证芯片载体与其持有者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目前,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已在我国广泛开展“互联网身份证”(eID)技术应用试点。2012年,向北京邮电大学发放近3万张“网络身份证”,开展校园全网络业务流程试点。在银行系统,600万张工行金融IC卡加载eID已在全国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