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ChatGPT飙升至AppleStore榜首,每周订阅费7.99美元,竟然是假的???

时间:2023-03-13 16:45:21 科技观察

本文经AI新媒体量子比特(公众号ID:QbitAI)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ChatGPT已经发布了App版,可以在AppleStore下载使用吗??打开美国AppleStore搜索,下载软件后,每周支付7.99美元即可享受无限畅聊。但不要急于付款!此ChatGPTChatGPTAIWithGPT-3与OpenAI和ChatGPT的创建者无关。更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它成功地登上了AppStore的“免费”应用程序生产力类别的榜首,并持续了一段时间。因舆论,截至发稿,该App已下架。但它的同父异母兄弟ChatGPT:AIGPTChatbots在AppStore娱乐类别中也排名第18位。说完了国外,再来看看国内的情况。App版“ChatGPT”在国外也是需要付费的,但是在国内,一分钱都不要。虽然它被逐字称为ChatGPT,但它并不是官方产品。介绍上白纸黑字写着“OpenAI技术支持”,开发者是一个叫鑫鹏的人。好家伙,ChatGPT也有“李鬼”版。真实性存疑,功能也大打折扣。拿出你的iPhone,在AppStore中搜索“ChatGPT”,一堆高度相关的应用就会出来。比如ChatAI-AI聊天机器人、ChatGPT-人工智能AI、ChatGPT-AI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AI写作聊天机器人&文章生成器……不仅名字凸显了中文的博大精深,App图标也透着一股熟悉感。其中有两个App,ChatGPT和AI-ChatGPT,在项目介绍中都是“poweredbyOpenAI”。正如介绍中提到的,这两个应用程序应该使用自己的API来访问ChatGPT的一些功能,然后为用户提供服务。Qubit下载了AppChatGPT进行体验。发现在这款应用中,用户只能与江湖白小生、马可菠萝、李子等9个特定角色进行交流。每个角色似乎都对应着一个特定的功能,比如马可菠萝负责翻译,李子负责写诗。但是体验过后发现,这些对话AI不仅反应慢(平均10s一次),而且不知道该问什么。此外,还有不少App名称如Chat、AI、GPT等,走的是“康师傅”、“康帅富”的路线,却只字未提OpenAI和ChatGPT的技术支持或许可。用起来也很emmm……不仅在中国,在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应用商店里,也存在大量未经验证的手机应用。这就不得不提到ChatGPTChatGPTAIWithGPT-3,引起了媒体和用户的关注和讨论。经查,开发团队制作的应用与对话AI无关,比如一款“主动锁屏小部件16”应用。它最近在AppleAppStore、GooglePlayStore中名列前茅的“免费”应用程序,一度在AppleAppStoreProductivity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并且在GooglePlay上的下载量超过100,000。事件引起公众关注后,包括AppStore、GooglePlay在内的多家商店将其下架。不过,截至发稿,其“亲戚”ChatGPT:AIGPTChatbots,在AppStore娱乐类中仍排名第18位。ChatGPTChatGPTAIWithGPT-3本身是免费的。但是,它提供每周7.99美元和每月49.99美元的套餐。购买后,用户可在一段时间内与AI自由交流,次数不限。但根据用户评价,订阅付费套餐后,并没有获得比网页免费版更多的增值服务。毕竟网页版的ChatGPT还是可以免费试用的,我的家人!而且,有时它会用比偶尔胡说八道的ChapGPT神更多的胡说八道来回应。于是有人愤怒地写道:这是一个假申请。为什么这种APP能通过审核,说上面的APP是假的也没有错,毕竟OpenAI目前为止还没有出过任何官方APP。据LinkedIn上的风险投资家和播客JasonCalacanis称,OpenAI正在开发一款基于ChatGPT的iOS应用程序。他本人已获准使用该应用程序的测试版。然而,充斥在各个应用商店中的山寨、边缘应用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某教育科技初创公司CEO在推特上吐槽:AppStore充斥着各种打着ChatGPT幌子的app,但实际上它们与OpenAI毫无关系,却还在试图对其收费。GooglePlay商店也是如此。数以万计的用户下载后,发现这些聊天GPT都是粗制滥造,没有提供任何有用的功能。首先,我们需要澄清一个问题:虽然ChatGPT目前是免费的,但第三方是否可以向用户收取ChatGPT的访问费用来为他人提供服务?ChatGPT本身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今天提到的大多数应用程序都不会通过自己的API访问ChatGPT服务,而只是在为自己寻找噱头。他们的策略是在应用名称中包含ChatGPT,并通过提高应用评级来增加曝光率。目前还不清楚苹果、谷歌等是否会对这些李鬼软件采取行动,以及他们会采取什么行动。虽然类似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但网友们还是对苹果提出了质疑。毕竟,Apple声称AppStore上的应用程序“符合隐私、安全和内容的最高标准”。各平台不满的声音不断:也有人出来表态:苹果能通过这种app的审核,应该是为了赚钱吧?最后,在一片质疑声和喧哗声中,量子比特只想说一句话: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擦亮眼睛,别被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