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人工智能教育改革的阻碍

时间:2023-03-13 16:27:34 科技观察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前沿科技的代名词,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随着用户对人工智能和在线教育的认可度逐渐提高,其融合更受资本追捧。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提升教育行业教学效果的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一些担忧。这些顾虑阻碍了开发者推动AI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也让AI教育研发企业陷入盈利瓶颈。大环境有利,AI赋能教育参与主体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已经明确鼓励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例如,2017年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构建包括智能学习和互动学习在内的新型教育模式体系,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全过程的应用。在政策鼓励下,人工智能教育领域融资热情高涨,融资金额持续攀升。即使剔除猿辅导年内的超大额融资,2020年行业总融资额也将达到85亿元。在政策环境和资本环境都向好的情况下,人工智能教育企业发展迅速,研发成果不断。在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他们也在教育过程中对其他参与者发挥赋能作用。从多方面加速了教育行业的智能化转型。首先是老师的结局。相关研发企业推出了各种智能教学工具、虚拟教师产品、基于大数据采集的学习分析工具,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例如,网龙推出的AI课件、101教育PPT-AI助教、王家通等AI教育产品矩阵,将教师从重复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时间优化课程。除了完成“育人”的目标;而101智慧老师联合学霸君推出的智能手写识别笔,为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帮助教师制定更合适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其次,在学生端,研发企业推出了各类学习工具产品和智能学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学堂在线推出的学习助手“小木”,可以为学习者答疑解惑,服务于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而猿辅导推出的图片搜索工具、斑马AI课堂等产品,让学生在寻求学习指导时,除了老师之外还有其他选择,让他们尽快得到答案。最后,在学校端,AI研发公司引入了查重、安全、排课等工具,让教学管理更加高效。例如,旷视科技推出的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安全管控系统,可提供陌生人预警、结构化分析等功能,提升校园安全管理能力;以及宿舍管理系统、门禁系统、会议签到系统、人脸识别支付系统等。“智慧物流”管理工具为校园管理节省了人力。总的来说,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带来了便利和帮助,但这种便利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人工智能产品的局限性人工智能产品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生的隐私和自主权需要得到保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空间。例如,一些人工智能程序可以通过研究大学生的作息和行为习惯,判断他们的考试成绩和心理状况,从而为学校采取干预措施形成参考。但是,擅自获取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分析,并试图根据分析结果来控制学生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学生的隐私和自主权。其次,人工智能工具缺乏情感,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虽然目前已经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虚拟AI老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但毕竟只是一个冰冷的程序,在整体状态感知上还不如真老师。学生和社会经验的传授。第三,AI产品的“偏见”可能导致其对形势做出错误的判断。例如,人工智能在大数据和算法方面的优势只适用于有标准答案的客观题,而大部分人文课程都没有标准答案,尤其是面对需要灵活处理的主观题,人工智能很难做到适当的答案。而且中文语言含义丰富,按照标准设定的AI程序难免会在语义理解上出现偏差,从而误导学习者。总的来说,AI技术在动作空间、情感、推荐设计等方面存在局限性,而这些局限性也限制了它所能提供的用户价值。人工智能教育企业的盈利困境,是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存在各种局限性,这也给参与的人工智能教育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问题,比如盈利困境。造成这种利润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方面,人工智能教育产品市场推广困难,售价和用户转化率低,企业入不敷出。AI课程产品要保证交互性,需要在算力和人力成本上投入大量资金。但由于教学效果不如真人老师,AI课程推广起来依然困难重重。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市面上很多AI课程售价低廉的原因之一。比如掌门一对一推出的小浣熊AI班系列年度班级活动售价仅为199元,而猿辅导的斑马AI班参加罗永浩2020年直播活动,一班的价格课时只要49元。如果产品单价低,则需要更多的用户付费才能收回成本。因此,教育企业不惜重金在各个渠道投放广告,希望能接触到更多的用户,但用户转化率一直不高。比如最早的AI教育公司流利说,自2016年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付费用户数量却在不断萎缩。为了获客,其2020年第三季度营销费用达到1.86亿元,是研发费用的四倍,但付费用户仅为50万,环比持平。相当于数亿的营销费用只能维持现有的付费用户规模,实现盈利的可能性很小。另一方面,盈利困难无法推动产品迭代,加剧了获客难度,使企业经营陷入恶性循环。对于家长来说,不成熟的AI教育产品的教学效果很难把握,因此很难激起他们的付费欲望。所以,企业很难盈利,做更好的产品是没有成本的。比如近期被传倒闭的学霸君,一直坚持科技与教育融合的理念,大力组建团队开展AI教育产品的研发。没有强人会出售他的主要产品AI科学。而且,不仅人工智能教育的C端产品难以盈利,一些面向B端的产品也不受市场青睐。例如,人工智能研发公司推出“智能校服”、“课堂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产品,为学校记录学生的出勤和活动,试图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管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巨大的争议也让它的产品推广陷入停顿。可见,虽然资本和政府大力支持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但人工智能教育产品尚未得到用户和市场的充分认可。AI教育领域若要迎来发展的春天,仍需经历许多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