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5月16日报道中国移动5月15日宣布,将推出12款新品提速降费措施。预计到2015年底,流量综合资费同比下降35%以上,网络容量和网速将有较大提升。以下为中国移动“提速降费”计划全文:中国移动推出12条新“提速降费”措施、8项降费措施、4大提速工程。有关要求,大力推进“互联网+”发展,扩大信息消费。中国移动将着力打造“速度快、覆盖畅、城乡覆盖、质优价廉、服务便捷”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5月15日,中国移动宣布推出12条提速降费新举措。随着这些措施的实施,预计到2015年底,交通综合资费同比下降35%以上,网络容量和网速将有较大提升。八大降费举措中国移动将陆续推出八项举措,推动流量资费持续下调,推动流量中转、非零清算等业务模式不断创新。一是全面推广10元1GB夜间流量套餐,低至0.01元/MB。为满足客户夜间上网需求,中国移动将于近期至7月陆续推出“夜间流量套餐”。客户每月只需花费10元即可获得1GB夜间流量(晚上23:00至次日早上7:00),套餐内流量低至0.01元/MB。0.01元/MB。中国移动将于6月20日端午推出节日流量套餐,10元包1GB流量,套餐流量低至0.01元/MB。、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国家法定节假日体验更精彩的假期生活。三是全面推广4G流量卡,50元包2GB全国流量,降幅50%。中国移动将于7月推出全新“4G流量卡”,50元包2GB流量,流量资费下调50%。推广“包外服务”,包外资费最低0.06-0.1元/MB。在流量包外总资费不超过500元、总流量不超过15G“双帽”的基础上,中国移动将进一步优化规则,降低包外流量资费,并逐步推出“外包安心服务”模式从近期到7月份。订阅“数据安全包”的客户,包外流量先按0.29元/MB收费。费用达到10元后,最多可免费使用100MB,再次超过后会继续自动适配。未订购任何加油套餐的客户,先按0.29元/MB计费。费用达到60元后,最多可免费使用1GB。再次超过后,会继续按照上述规则自动适配。“包外安全服务”推广后,包外流量最低资费将降至0.06-0.1元/MB。五是统一开展“预订1GB以上流量套餐,赠送1GB夜间流量”促销活动,“白加黑”更优惠。中国移动将于7月统一开展“订购1GB及以上流量套餐,赠1GB夜间流量”促销活动。比如50元包含1GB普通流量+1GB夜间流量,该档位资费下调50%。六是改变资费结构,促进流量消费,推出无限语音和短信套餐。中国移动主动改变资费结构,推出无限语音和短信套餐,降低语音和短信成本,促进流量消费。5月17日起,四星级和五星级客户将开始预订无限语音和短信套餐。客户可在预约后申请无限语音和短信套餐。套餐分为三个档次,分别为338元(含3GB流量)、418元(含6GB流量)、518元(含11GB流量)。七是降低国际漫游、港澳台漫游流量资费,推出48个国家和地区数据包资费,平均降幅超过70%。及港澳台漫游数据资费。6月底暑假来临之际,3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新增“30/60/90元一日无限流量”资费,客户可享受免费漫游的国家和地区数量数据将达到48个,可满足90%的海外数据使用需求,平均漫游数据速率下降70%以上。清算等多项创新服务措施,客户可将套餐内未使用的剩余流量共享给其他四人使用,享受季度、半年、年度套餐等灵活的周期套餐服务。针对移动互联网消费特点,中国移动还推出了流量交易平台http://data.10086.cn,可支持客户在线流量购买、流量转移、流量红包发放等,提供客户多样化的选择。同时,中国移动在广东、云南等省份试点了客户套餐剩余流量转移业务。针对数据、语音、短信使用不平衡的问题,中国移动在广东开展了试点。.在此基础上,中国移动将继续扩大流量不退费、数据转移、数据交换等服务的推广范围。四大提速工程中国移动将从“建设4G优质网络”、“拓宽骨干传输网络”、“扩容优化CMNET网络”、“拓展国际互联网”四大工程着手,持续提升网络能力出口带宽”和网络速度。一是建设4G优质网络,持续提升手机无线上网速度。中国移动将继续提升4G服务的广域深度覆盖。到2015年底,4G基站总数将超过100万个,实现城市、县城连续覆盖,农村数据热点有效覆盖。全覆盖,人口覆盖率达到85%,数据业务需求覆盖率达到95%。充分满足住宅、电梯、地下停车场、医院、商场、超市等各种大型场所和商业建筑的室内上网需求。二是拓宽骨干传输网络,建立信息高速直达通道。2015年,新增省际骨干传输网带宽43.3Tbps,新增省际骨干传输网光缆11012公里。加快100G及超100G技术推广应用,建立高速直达通道,缩短时延。三是拓展优化CMNET网络。加大网络建设投入,2015年CMNET骨干网容量达到33.8Tbps。加强内容引入的广度和深度,努力降低网间结算成本,造福广大互联网用户。四是扩大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大力推动扩大互联网出口。CMNET出口带宽150G,大大提高了整体梳理国际业务的能力,保证了客户对互联网国际业务的良好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