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IT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几个网络测试命令详解

时间:2023-03-12 10:15:53 科技观察

IT人员必须掌握的几个网络测试命令详解从而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Windows系统下使用开始-运行(或Win+R),在DOS命令行窗口输入cmd回车即可使用,Linux系统下在命令行终端下使用。Pingping命令用于检测从本地机器到目标主机的连通性。ping命令主机向目标主机发送一个ICMP协议的回显包。如果目标主机存活,则向源主机返回一个ICMP协议的echo-r??eply报文。返回结果:ping命令默认发送一个32字节的数据包来测试与目标地址的连通性。本地主机收到被测机器返回的信息,分别用了16、18、14、13毫秒返回32个字节,TTL为54。TTL(TimetoLive)表示生存时间值,通过它可以计算出数据包经过了多少个网络设备到达目标主机。ping统计发送了4个包,收到了4个,丢失了0个,发送时间最短13ms,最长18ms,平均15ms。常见ping失败结果分析:Requesttimedout(请求超时):目标主机关机或网络上没有该地址。有时目标主机确实存在,但是设置了ICMP包过滤,比如打开了防火墙。DestinationhostUnreachable(目的主机不可达):路由表中没有到达目的地的路由,可能是网卡或网线有问题。与“超时”的区别在于本机发出的ping包没有到达对方。回复。“DestinationhostUnreachable”表示ping包不是从主机发出的。未知主机(unknownhost):目标主机的名称无法被域名服务器(DNS)翻译成对应的IP地址。可能是DNS故障或目标主机名称错误,或与目标主机的通讯线路故障。Transmitfailed(传输失败):网卡工作不正常。常用参数:-t:一直ping目标主机,按CTRL+C停止。-a:在ping时将地址解析为主机名。-n[count]:向目标主机发送指定数量的数据包,默认为4个数据包。-l[size]:指定发送数据包的大小,默认为32字节。-w[timeout]:指定超时等待时间,默认为1000ms。Traceroutetracert命令用于检查有多少网络设备节点从本机传递到目标主机。当网络连接出现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它来测试是哪条链路出现了问题。返回结果:显示发送3次的ICMP报文的返回时间和路由器的IP地址。如果有主机名,它还会包含主机名。中间带星号*的信息表示ICMP报文返回时间已超时。无法连接此路由节点。原因可能是路由器有过滤限制,也可能确实是路由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常用参数:-d:指定不将IP地址解析成主机名,这样会加快跟踪速度,默认会解析主机名。-h[maximum_hops]:搜索目标的最大跳数,例如“-h5”会在跟踪5跳后结束。Netstatnetstat命令用于查看与TCP\UDP等协议相关的统计信息。用于检查本机各端口的网络连接情况,一般用于检查哪些端口正在使用。State状态含义:LISTEN:监听来自对方TCP端口的连接请求。SYN-SENT:发送连接请求后等待匹配的连接请求。SYN-RECEIVED:接收并发送连接请求后,等待对方确认连接请求。ESTABLISHED:对方主机已与本机建立连接。FIN-WAIT-1:等待远程TCP连接中断请求,或对先前连接中断请求的确认。FIN-WAIT-2:等待来自远程TCP的连接中断请求。CLOSE-WAIT:等待本地用户的连接中断请求。CLOSING:等待远程TCP确认连接已终止。LAST-ACK:等待对发送给远程TCP的原始连接中断请求的确认。TIME-WAIT:等待足够的时间以确保远程TCP收到连接中断请求的确认。CLOSED:没有连接状态。常用参数:-s:显示每个协议的统计信息。-e:显示以太网统计信息。-r:显示本机的路由表。-n:以数字形式显示地址和端口号。-a:显示所有连接和监听端口。Telnettelnet命令用于检测目标地址的某个端口是否可以访问,即检测该端口对应的服务是否开启。如果Windows系统没有telnet命令,打开控制面板-程序-启用或禁用Windows功能,勾选“Telnetclinet”确认。输入命令“telnetip或域名端口号”回车。默认端口号为23。如果端口关闭或无法连接,则显示Couldnotopenconnectiontohost。连接失败。如果出现黑色命令框,则表示该端口可以连接。以上就是几个常用的网络测试命令,因为都是windows系统自带的命令,所以用起来会很方便。当然在一些复杂的网络环境下,还需要借助一些其他的工具软件来检测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