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超百万用户信息上市需审核,《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有哪些变化?

时间:2023-03-23 10:35:23 科技观察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自2017年颁布以来,短短四年内经历了两次重大修订。不难看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面临诸多争议,足以说明国家对《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的重视。从《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本次修订的内容来看,其核心主要围绕“跨境场景下的国内数据安全”展开。那么,这次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有什么不同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1.增加审评机构数量。负责建立国家网络安全审查机制的部门机构由13个增加到14个。除中央网信办外,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除广电总局,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也被添加为负责建立国家网络安全审查机制的部门。作为企业上市的主管机关,境内企业境外上市需经中国证监会核准。随着证监会网络安全审查的加入,国家网络安全审查机制进一步完善。对于一些企业来说,网络安全审查将成为必须要过的一道坎。2、模糊性明显《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六条规定,拥有100万以上用户个人信息的经营者,拟在境外公开的,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请网络安全审查。过去,对于运营商必须自愿申请网络安全审查,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是规定,经营者购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网络产品和服务的,应当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进行网络安全审查。这次《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只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就必须提交网络安全审查:掌握超过100万用户的个人信息,想在国外上市3.扩大范围“运营商”,扩大网络安全审查“运营商”的审查范围有所扩大。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将运营者定义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CII)运营者,但这次修订征求意见稿将“运营者”一词扩大到所有数据拥有者,这是值得互联网和互联网高度重视的术语。数据运营商。“经营者”范围的扩大,表明互联网监管无死角,任何主体都无法置身事外。四、审查时限的调整特别审查程序的审查时限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由“特别审查程序一般应当在45个工作日内完成,案件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调整为“特别审查程序一般应当在3个月内完成,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审查时限调整,主要是因为超大型企业45个工作日的审查时间可能不够完整,所以增加了专项审查程序的时间。同时,对于滴滴这样的企业来说,在启动审核流程后,其APP将在较长时间内无法下载,对企业的影响可能是致命的。这警示着所有企业,要对网络安全给予足够的重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会越来越完善,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努力拓展业务的同时,也要注意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免触及红线,给企业带来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