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设备角度的图片,一张是2012年7月的情况,一张是2013年7月的情况,两者放在一起对比,发现表明目前Android的分裂已经变得更加严重。以三星手机为例。虽然该公司发布了最新的旗舰机型GalaxyS4,但过去的旗舰机型GalaxyS3和GalaxyS2仍然有不少人在使用。事实上,今年安卓机型数量为11868款,去年安卓机型数量为3997款,前者是后者的三倍。上图是2012年7月安卓设备的分裂上图是2013年7月安卓设备的分裂按品牌划分,谁让安卓分裂?从数量上看,三星无疑是推出安卓设备最多的公司。这张图还统计了国内四大手机厂商“中华酷联”推出的安卓机型数量,其中华为的安卓机型数量最多,其次是中兴,然后是联想和酷派。在市场份额方面,三星当之无愧,占比47.5%,接近一半;而其他安卓厂商的市场份额不超过10%。也就是说,在安卓市场,只有三星一家。约翰·斯卡利离开苹果后,写了一本书《奥德赛:从百事可乐到苹果公司》,总结了商业竞争的规律:一般的全球市场容不得少于三个主要竞争者。行业龙头一般占据60~70%的市场份额,老二一般占据20~30%的市场份额,其余竞争者争夺剩余10%的市场份额。从图表结果来看,三星的市场份额还没有达到70%,紧随其后的是索尼、摩托罗拉、HTC等第二批竞争对手,各占据不到10%的市场份额,看来还有空间对于手机市场的竞争——从全球范围来看,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逐渐成为手机厂商竞争的焦点,这些重点市场的份额或将进一步影响手机厂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未来。下图是从Android系统版本角度来看Android分裂的情况。可以看到,从Android2.3.3到Android4.0,中间大概用了半年的时间,很多手机还没有更新,或者还不支持新版本的操作系统。之后,Android4.1、4.2接踵而至——即便是Android4.x家族,也出现了“三代同堂”的局面。那么,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适配问题就变得非常突出。不过,最让开发者苦恼的不是API,而是屏幕尺寸。据此前统计,仅三星一家就推出了26种尺寸的Android设备。那么其他厂商基于差异化的考虑,推出不同屏幕尺寸和比例的Android设备,肯定远远少于26种。如果我们分析Android为什么如此分化,我们不能忽视市场因素。在中国推出的低端安卓机型并不多,以刺激市场销量。由于硬件的限制,这些低端安卓设备自然会搭载相对低版本的安卓操作系统。他们为扩大Android的市场份额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让Android碎片化问题难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