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跟随手机的虚假概念,一一揭开真相。什么?什么是不支持SA?不是真正的5G手机吗?Wi-Fi6速度不如Wi-Fi5,Wi-Fi6是个伪概念?旗舰级的5000万像素对于一部手机来说已经足够了,手机也不能为了拍照单纯的追求高像素。1亿像素方向错了吗?如今,一款手机新品的发布是一场充满浓烈火药味的长距离战斗,伤友无时不在。然而,最糟糕的是消费者。这么多噱头,这么多相互锤炼,他们还要面对心灵的拷问:“谁说的对?我该听哪个?”加油加油,今年“3·15”《IT时报》揭穿这些伪概念,帮你分清作秀和营销,让你跟着买,不上当。伪概念01支持SA才是真5G手机?大事记2019年是5G手机元年,也是争论最多的一年,“5G手机真假”之说起源于董事长余承东发的一条朋友圈华为消费者BG的负责人:“在中国做最好的,希望大家都能提供真正的5G手机,NSA(非独立组网)很快就会被淘汰,SA(独立组网)才是真正的5G。”余承东的话很快被在网上流传,被舆论解读为“NSA制式是假5G手机”,当时市面上已经发布了几款只支持NSA制式的5G手机,难道是都是“假5G”?5G的真相不是由谁决定的,而且5G技术标准由国际组织3GPP制定。3GPP规定NSA和SA都是5G组网方式。图片来源:3GPP官网所谓NSA,即“非独立组网”,是一种基于现有4G基站的综合部署方式,实现5G网络接入。简而言之,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4G基站网络,以最快的速度完成5G信号覆盖;而SA是一种“独立组网模式”,完全不依赖现有的4G基站网络,而是重新搭建了一套5G基站和后端核心网。根据3GPP协议,5G频段分为FR1和FR2两个频段。其中,FR1的频段低于6GHz,即Sub-6频段,高于6GHz的FR2频段称为毫米波。图片来源:网络至此,业界又引出了“只有支持Sub-6+毫米波的芯片才是真5G,不支持毫米波的才是假5G”的争论。不管是SA、NSA、Sub-6,还是毫米波,都是真5G。只要符合这些标准,都是5G手机。如今,各大厂商之间关于真假5G手机的争论越来越多,正如网友们总结的那样:“你用5G手机的时候,他说真5G手机支持SA;你用双5G手机,他还说一体化才是真正的5G手机;而当你使用一体化双模5G手机的时候,他也说n79(频段)才是真正的5G手机。”2020年以来,市面上销售的5G手机基本已经全面支持NSA和SA制式,多了n79等频段意味着手机多支持了一个5G频段,但这对消费者的使用几乎没有影响。因此,一款需要注意的是,当一个新名词占据营销制高点时,多上网查资料,少交智商税。02.1像素的伪概念走错方向了?事件发生在荣耀V30发布会上去年底的发布会上,荣耀总裁赵明在谈到百兆摄像头时表示,百兆摄像头会延迟4到6秒,这种体验让人无法接受,而且尺寸1亿像素的照片至少是20M,5000张照片100G的存储就没了,这段话可以说是针对性很强,精准打击了,毕竟全世界只有一家公司用过100万像素移动电话当时的老本——小米。随后,荣耀事业部副总裁(产品)荣耀老熊在微博上发起“1亿像素方向错误”的话题,小米旗下红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展开反击。荣耀和红米的支持者经常在网上互撕。荣耀老熊不断科普“一亿像素的方向不对”,而卢伟冰则表示对方“发现自己落后了,所以才这样攻击一亿像素”。TruthPixels在数码照片创作过程中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像素数决定了照片文件的准确性。更高的像素可以记录更多的信息,这为后期编辑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无论是手机还是相机。小米百兆系列手机采用QuadBayer结构。这种结构是在“小像素感光”的基础上模拟“大像素感光”的效果,将相邻的四个像素合成一个大像素。图片来源:dpreview由于数码照片在成像时会形成一些不可避免的错误色彩信号(称为噪点),如果将多个像素点组合在一起,合成后会削弱单个像素点噪点的影响,从而提升整体画面细节。因此无论是过去的4800万、6400万还是现在的1.08亿,当采用四合一像素QuadBayer结构时,呈现出来的照片都没有那么高的像素,而是细节更好的1200万。、1600万和2700万像素的照片。在不开启“全像素”模式的情况下,小米百兆镜头拍出的照片有效像素只有2700万,高于主流的12、16像素图像,但不能简单的按像素翻转.次大致了解。伪概念03100%,算不算全面屏?事件全面屏是前几年手机圈非常流行的一个概念。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等各大厂商都发布了自己的全面屏手机产品,但真正的全面屏标准却始终没有。什么是全面屏手机?如果只从字面理解,全面屏就是没有边框。手机正面完全被屏幕覆盖,屏占比达到100%。为了实现全面屏,各家手机厂商相继推出了刘海屏、水滴屏、曲面屏、挖孔屏等设计,但严格来说,这些只能算是接近全面屏。全面屏手机对比,图片来源:网络需要说明的是,vivo率先发布了屏下指纹识别技术。通过将指纹感应装置设置在屏幕下方,避免了在机身正面屏幕上开孔。在保证屏幕完整性的前提下,可以使用指纹解锁手机。后来,人脸识别技术的普及,又将全面屏的进程提升了一个档次。如今,除了开启前置摄像头之外,手机屏幕正面完全可以实现真正的全面屏。事实上,全面屏是业界对超高屏占比的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主要是受限于目前的技术水平,目前业界公布的全面屏手机通常都只是超高屏占比的设计,距离100%正面屏占比还有差距比率。手机屏占比的改变,需要众多配套技术的共同跟进。全面屏手机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解决很多难点,比如听筒和前置摄像头的位置,如何解决正面的指纹识别问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无疑会加大研发和制造力度成本低,导致最终售价比一般手机要高很多。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全面屏手机的屏占比都达到了90%以上,超窄边框和“下巴”、“额头”。随着折叠屏、环绕屏、屏下指纹识别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机屏占比再次跃升,达到甚至超过100%。伪概念04Wi-Fi6速度不如Wi-Fi5?2月13日,小米直播发布了年度旗舰小米10系列。新机的卖点之一是支持5G时代最新的Wi-Fi标准Wi-Fi6,最高9.6Gbps的吞吐量是Wi-Fi5的2.7倍,受到广泛关注。来自用户的关注。没想到Wi-Fi6功能却遭到同行吐槽。华为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小龙在微博上表示:“市面上Wi-Fi6手机的理论带宽只有1200Mbps,实测最高只有900Mbps出头,达不到150MB/根本就没有2018年上市的Mate20好。”对于网友李小龙在评论下解释道:“我没说Wi-Fi6弱,Wi-Fi6是个好技术,我们以后肯定会用到,我说的是Wi-Fi6方案对于目前市面上的手机来说太弱了。”微博一出,网友们就坐不住了。小米Wi-Fi6不如华为Wi-Fi5?Wi-Fi6是伪概念吗?事实上,Wi-Fi5和Wi-Fi6都有一个通用名称,即802.11X。早在1997年,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就推出了第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802.11,此后每一代Wi-Fi标准都以它命名。为了方便区分,每一代的标准都会在802.11后面加上字母,比如802.11ac,802.11ax。无线网络标准组织Wi-FiAlliance为了让用户更容易理解,给它们起了新的名字,Wi-Fi5和Wi-Fi6。Wi-Fi5和Wi-Fi6对比:图片来源:iThomeWi-Fi6引入多项新技术,提升无线网络的通信质量、传输效率、能耗性能和物联网优化。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带宽。众所周知,带宽是用来描述网络或线路的理论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常用带宽有20MHz、40MHz、80Mhz和160Mhz。问题的症结在于,目前市面上的Wi-Fi6手机只支持80Mhz的带宽,而部分Wi-Fi5手机不仅支持80Mhz的带宽,还支持160MHz的带宽。部分Wi-Fi5手机在160MHz的带宽下运行速率可达866.7Mbps,而Wi-Fi6手机在80MHz的带宽下最高只能运行600.5Mbps的速率。带宽不同,速度自然不同,更是无可比拟。但假设在同样的带宽测试下,Wi-Fi6肯定会胜过Wi-Fi5。随着2020年5G的大发展和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Wi-Fi6技术潜力巨大。伪概念05“虚假记忆”真的存在吗?事件伪记忆的概念起源于华为的“闪门”事件。被华为终端寄予厚望的旗舰机型P10系列推出没多久,就陷入了巨大的争议之中。有网友购买P10手机后,通过软件测试后发现,P10系列手机的闪存速度存在明显差异。用户测试结果显示,部分手机的闪存速度仅达到200MB/s以上。不过也有媒体报道和测评称,P10手机的闪存速度可以达到800MB/s左右。同样的手机,闪存差别这么大。真的有“伪记忆”吗?华为P10不同批次的测试结果差异较大。图片来源:网络真相对于“闪存门”,华为官方做出回应,业内人士认为,同款P10手机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同样是P10手机。部分P10手机使用eMMC5.1,部分P10手机使用UFS2.0,部分P10手机使用eMMC5.1。UFS2.1,导致闪速有差异。eMMC是一种嵌入式多媒体存储卡。在核心算法方面,eMMC的主要控制集成在芯片内部。eMMC芯片可以以芯片的形式焊接在电路板上,通过MMC协议连接到系统总线上。eMMC方便、小巧、简单,不占空间等优点。至于UFS,它是第一代通用闪存存储标准。与eMMC最大的区别在于,将总线由并行改为串行,可以大大提高运行频率,加快数据传输速率。eMMC与UFS的传输速度对比,图片来源:Micron华为推出了Mate9系列智能手机,也对闪存进行了相应的宣传。不过有网友通过软件测试发现,该系列手机并不符合华为标榜的UFS2.1。一怒之下,77名消费者将华为告上法庭。法院裁定,虽然华为在向消费者推销Mate9系列手机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不当行为,但华为的行为不构成虚假宣传。对此,华为余承东表示,不同规格的成本方案,成本仅相差2元多。言下之意,华为不可能以2块钱的成本来欺骗消费者。所谓“伪内存”,只是一种不同规格的内存方案。目前,手机厂商在发布新机时,往往会介绍新机的内存型号。例如,UFS3.0是旗舰手机上常见的内存版本。更快的内存意味着更快的数据读写速度。对于关心内存质量的用户,可以关注一下手机厂商公布的详细参数。伪概念06“伪指纹识别”防不了橘皮事件一张胶带、一片橘皮甚至一根头发都能打开手机。这不是危言耸听。一直以来,用户对手机指纹锁的安全性的讨论和关注从未停止过。《IT时报》记者通过测试发现,只需一张贴膜即可破解指纹解锁,涉及的手机品牌包括目前国内所有主流手机厂商。经过几年的发展,假指纹识别还存在吗?真正指纹解锁的安全因素全部隐藏在算法中。如果指纹芯片厂商为了提升所谓的用户体验而降低算法的安全等级,那么一部A片就能破解手机的悲剧。所谓全图算法,是指将录入的指纹存储为图像进行解锁时,系统将待识别图像与记录图像进行比对,图像一致即可通过。但是这种技术的缺陷是“只认不认”,因为它有自学习功能,只要识别出图像中一致的部分就可以通过,不会区分是不是不同的部分是人为干扰的图像。例如,算法可以识别出妈妈的长相。有一天,妈妈抱着孩子解锁手机,算法通过了。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不用妈妈也能解锁算法,造成“换梁换岗”。”案例。如今,人工智能技术非常流行。人工智能行业专家孙立斌表示,大量的指纹数据被用作“原材料”,通过机器学习指纹的结构和特征。学习。根据一定的规则,可以对指纹进行重组,生成假指纹。这是新技术对指纹识别技术提出的新挑战。从来没有绝对的安全。不管指纹还是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手机上手机用户的安全意识更为关键,良好的安全使用习惯是保障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最关键的法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