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面向移动互联网和云服务的宽带网络发展趋势

时间:2023-03-22 00:17:02 科技观察

“网络”支撑和服务于业务应用,需要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不断演进。近百年来,语音网络不断演进以满足人与人之间的语音通信需求,而IP网络则应运而生和发展,以适应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信。如今,信息通信的主体开始转向移动智能终端与云服务之间的通信。以移动互联网、云服务为代表的通信服务模式变革,预示着新兴网络时代的到来。为了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和云服务的发展要求,网络必须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更高速、更优质的泛在宽带接入服务,为云服务应用提供商提供更智能、更灵活的宽带服务。网络服务,即需要构建“用户”和“数据”两个中心的网络,为“用户”与“数据”交互、“数据”交互提供更高效、更灵活的网络环境和“数据”。由于云服务的本质是以网络资源换取计算/存储资源,因此云服务不仅需要“数据中心”(IDC)等数据基础设施,而且高度依赖高可靠、高弹性、智能化、无处不在的宽带。网络,没有宽带网络就没有云服务。运营商可以在提供数据中心、宽带网络等云服务基础设施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获得新的增长空间,通过为用户与云服务的通信提供更有价值的连接和平台服务,谋求更多价值。大产业链优势。为此,网络的体系架构和技术理念需要转型和变革,面向移动互联网和云服务的宽带网络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无处不在”的宽带。移动互联网和云服务严重依赖无处不在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以3G/LTE为代表的移动宽带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宽带的无处不在,无处不在的宽带接入让云服务也触手可及。到处。但无处不在的宽带与移动宽带不同。无处不在的宽带是固定宽带和移动宽带协同作用的结果。移动宽带的发展离不开光纤宽带的支持。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移动回传以及基站BBU与RRU之间的移动前传均依赖光纤宽带。随着LTE/4G的到来,移动回传网络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第一,带宽急剧增加,从3G的几十兆到LTE的几百兆;微基站、室内微基站等构成三维多层无线网络,基站数量增加,接入场景复杂;第三,无线接入网RAN的全IP化对回传网络的IP三层能力提出了要求。因此,LTE移动回传网络需要具备超宽带传输能力、灵活多样的传输和接入方式、IP三层支撑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媲美SDH的高可靠性、低时延、同步和管理能力.建设新一代IP移动回传网络是移动宽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移动前传,目前只能依靠光纤直驱。下一步,随着技术的发展,OTN、城域WDM等技术手段有可能在该领域得到应用。只有将无线宽带的便捷性、广覆盖性与光纤宽带的高带宽、可靠性有机结合,实现3G/LTE/5G移动宽带、WLAN无线宽带和光纤宽带的协同融合,才能使宽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无处不在,取之有物,优化利用,高效创造”。(2)宽带“高速”。以“高速”为特征的超宽带是网络发展的基本追求,也是微电子、光电子等基础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以视频为代表的宽带和大数据发展的需求。同时大大降低单位带宽成本,保证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接入、传输、路由交换都在向超宽带发展。100Mbps是用户接入带宽的短期目标,而1Gbps不仅成为固定宽带接入的新标杆,也将是移动宽带的目标。2012年7月,谷歌在美国堪萨斯城率先推出1Gbps宽带服务;2013年发布的《宽带中国战略》也首次提出了我国1Gbps的目标,即到2020年,50%的城市家庭用户将达到100Mbps,部分发达城市的家庭用户可以达到1Gbps。在接入技术方面,今天的GPON/EPON必须向下一代PON演进。得益于相干光通信技术的应用,100Gbps光传输系统已经进入大规模部署阶段,但这还没有结束。光纤的单波长传输速率很快就会从今天的100Gbps发展到400G/1Tbps;核心路由器的线卡容量也会增加。它正在从今天的100Gbps走向400Gbps和1Tbps,交换容量将从Tbps走向Pbps,从电交换走向光交换。追求无线频谱的高效利用和追求全光网络是超宽带发展的两大主题,“超级管道”的建设是整个通信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3)宽带“智能”。实现“云、管、端”智能协同是云服务时代的必然要求。云服务时代,业务类型越来越多样化,用户需求也千差万别,“数据”和“用户”在物理位置上是分离的,更需要网络能够为不同的应用和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和不同的质量保证。服务。今天的网络只是一条“哑管道”,无法区分管道中不同比特的价值,无法对资源进行差异化管理,难以提供差异化??服务,面临管道同质化,网络效率低,质量难以保证,差用户体验等诸多挑战。“智能管道”是网络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基本概念是增强网络的智能化,使网络能够根据用户和业务的层次实施差异化服务,从而提高网络服务水平和流量收入。“智慧管道”的预期效果是用户可识别、应用可区分、网络可管控、资源可分配、业务可区分、计费可灵活、流量可运营、能力可被打开。为此,首先需要增强网络对用户、业务和网络自身的多维度感知,增强网络资源的动态分配和QoS能力。它可以更智能地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服务。对于移动宽带,可以进行“流量管理”,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计费策略和QoS服务,提升用户体验,还可以与应用提供商合作,为其提供带宽保障和优惠资费、业务捆绑和其他服务,为运营商创造了一种落后的收费商业模式。(4)宽带“软件化”。云服务中虚拟资源的频繁迁移依赖于弹性、灵活的宽带网络支持。软件定义网络(SDN)是近年来信息通信领域最大的技术热点之一,也将成为构建灵活的宽带网络体系的重要技术理念。SDN代表了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通过将网络的控制平面与转发平面分离,将底层网络虚拟化,实现网络的可编程控制。ETSI提出的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强调设备的软硬件分离,通过使用通用硬件降低网络成本,通过网络功能虚拟化增强网络灵活性。SDN/NFV从架构上打破了依赖专有网元能力的封闭僵化的网络体系,降低了网络设备成本,简化了网络运维,提高了网络服务的敏捷性。SDN/NFV可应用于路由交换、传输、接入、家庭网络等宽带网络的各个层面,将在面向云的宽带网络体系建设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数据中心内网、数据中心间组网、IP智能边缘、移动回传网、虚拟家庭网关、移动核心网等领域将陆续看到SDN的身影。SDN虽然还处于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但进展迅速,前景广阔,对网络的发展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