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总结前段时间公司招人,招初中级设计师,收到了很多简历和作品集,通过简历筛选——作品集筛选———电话面试——设计final,终于招到合适的人选。在筛选简历和电话面试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大多数刚入行的新设计师。同样问题出现的频率也很高。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贴,顺便吐槽一下。关于Resume和Portfolio的6个问题1.版式杂乱收到的作品集大部分都是一样的,但版式可以接受。很少有布局不好,甚至根本没有设计规则。印象最深的更好视觉传达应届毕业生,按理说视觉传达的排版还不错,但是由于对UI作品集的了解不够,制作上也不够用心,整个布局看起来让人怀疑是不是真的。视觉传达专业毕业的,我给她的建议是优化排版,包装自己的作品。同时注意她的长处,避免她的短处。一些特别简陋的3D作品不需要放在作品集中,这样会给面试官带来更多的麻烦。你在即兴创作这种感觉。关于排版,这里就不展开了。只要遵循基本的设计原则,如:对齐、重复、亲近、对比、留白、信息分类等,就可以做出规范的作品集。2.纯图堆现在设计师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一个职位的竞争者很多,而且竞争者之间的差异也很大。而那些对作品集制作不感兴趣的面试者,一般都会在简历筛选中被淘汰,根本不会进入下一轮。投资组合页面纯粹是图片堆放,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误解。很多人在做作品集的时候可能会懒得写一些描述性或者分析性的文字,直接把所有的设计稿堆在页面上。只是一个标题,仅此而已。这对面试官来说毫无意义,他们也不会有兴趣继续了解你。除非您是插画家,否则您可以在所有页面上堆叠图像。所以,给自己一些时间,除了设计界面,还要在页面设计上放一些想法和说明,这样有助于面试官了解你的项目和设计思路。3.文字太多与纯粹的图片堆相反,作品集包含大量文字,就像产品宣传册一样。面试官没有太多时间阅读你的文案,所以尽量将简短的描述与图文相结合,并针对重点进行讲解,否则面试官很容易失去阅读兴趣,最终放弃阅读。尽可能简化你的文案,尽可能减少信息的噪音,把作品集当作你设计的产品,简洁有力地传达个人信息。4、低级错误较多。低级错误的大部分是刚入行的设计师,但也有一些从业几年的设计师。例如,简历和作品集没有电话号码或电话号码写错了。比如很多项目放一个链接在线实现效果,但是链接直接和背景组合成一张图片,无法点击。像这样的错误大多是粗心造成的。所以,作品集完成后,一定要发给你的设计师朋友,甚至发给不同行业的人。毕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顾虑。也许他可以给你一些建设性的建议。还有一个问题,相信很多设计师都遇到过。它是由Sketch制作的作品集。导出PDF后发现电话号码、链接等复制后变成乱码。这是因为Sketch默认的文字是平方字体,生成的PDF中嵌入的文字不是标准的UTF-8编码,所以复制时变成乱码。经过我自己的测试,在Sketch中,链接、电话、姓名等重要信息可以使用微软雅黑字体,导出的信息可以完全复制,甚至连链接都可以自动识别,打开即可通过直接在PDF中单击。5.压缩太多,文字模糊通常大多数设计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作品集压缩到20M以内,但是作品集压缩后,整个图片的观感很差,文字模糊,分层渐变,加重了页面的粗糙度。所以压缩作品集的时候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比如压缩一些不重要的图片,缩短作品集的长度。其实在我看来,目前的网络带宽和电脑性能足以支持50M-80M之间的作品集顺利下载和打开,在保证页面清晰度的情况下,作品集质量尽量小。另外,部分公司邮箱可能有收发限制,超过一定质量的作品集会自动退回。为了安全起见,在发送作品集时,将发送一个额外的在线作品集地址。我将把作品的PDF版集部署到语雀,链接发给面试官。6、同质化太严重。这里的同质化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同质化,二是形式的同质化。第一个很难避免,但第二个可以自由调整。首先,内容的同质化体现在大部分新手收藏的宠物、电商、家具等作品很多,而且很多乍一看好像是飞机稿,并没有落地(当然也可能是训练类设计套路),这类APP设计风格也有很多趋同点,比如配色、卡片、圆角等,不好区分。当然,如果是实际项目,这也是避免不了的。毕竟现在是一个所有app长得越来越像的时代,但是如果是练习稿,我觉得还是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其次,形式上的同质化意味着作品集的排版和风格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相似性,就好像使用或借用了同一套模板。作为设计师,必备的原创性是我们的立足点。在形式上,尽量另辟蹊径,可以借鉴,但也要有自己的风格。面试6大问题1.表达不流畅,逻辑不通。许多设计师的性格比较内向。他们通常保持沉默,专心做事。好的。沟通有多重要?沟通是与他人交流思想的一扇门。如果这扇门被堵住了,不顺畅,那么你的工作就很难开展了。因此,设计师需要刻意练习自己的表达能力,减少停顿和咒语,同时整理和记忆一些常用词,比如自我介绍,可以整理成文字背诵后使用。同时,设计者在表达时,要清楚地说明因果关系,注意表达的逻辑性,对一些笼统的、不完整的概念描述进行归纳总结,切不可言出必行。2、对题目的理解不够重点,抓不住重点。许多设计师的表达能力没有问题。相反,当他们提出问题时,他们总是积极而流利地回答。但问题是,如果他们不假思索地回答,就很容易陷入误区,这个误区就在于对问题的理解。对于开放题,这样的回答无可厚非,但是对于重点明确的题,如果停留在核心题的边缘,没有抓住重点,可能会降低印象分。所以,在面试官问完一个问题后,如果觉得自己没有想清楚,可以停下来告诉面试官:“等一下,我想一想再回答。”一般来说,面试官肯定会happyAllowed,把问题想清楚再回答比较靠谱。3、开放式问题容易慌张开放式问题是考察设计师思维广度的重要方式,但是我发现很多设计师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往往会想太多,而你基本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些问题。偏差太大,关键在于你的思路。所以遇到这种问题不要惊慌。你可以围绕主题自由表达,向面试官展示你的思维、想象力和你的个人特点。4.过分热情地表达和叙述。与表达不流畅相反,我也遇到过几位充满表达能力的设计师。一般来说,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如果一切还不够,就会从一个极端变成另一个极端。比如表达的时候,从头到尾,面试官根本插不进去,准备好的问题也因为时间紧不能一一问出来。因此,表达时要注意节奏感,控制话题时间。在确认你已经回答了面试官的问题之后,你可以适当地表明你已经回答了面试官的问题。这也会给面试官提出深入问题的机会,加强互动和沟通交流。5.发散思维太多,跳跃太多,表达太热烈高度相关的一个问题就是思维太发散,很容易从确定性问题转向大范围的自我表达。比如我问他会不会C4D,他回答说会一点,还会AE,还会用AI画图标,顺便也说了一些其他不相关的事情。其实我这个问题的核心点不是这个,而是小伙子急于表达,所以没有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的核心点。面试题通常和作品集密切相关,所以作品集是introduction,面试时的communication是主菜。在回答某些问题时,不要着急,慢慢来。6.不礼貌这是面试过程中最让我无语的地方。我认为我对人和动物都很有礼貌和无害。想了十天十夜,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我:“您好,我是XXXXX公司的体验设计师,之前我们HR有联系过您吗?方便您来个简单的电话面试吗?”她:“哦好吧”我:“嗯嗯好的,你能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吗?”她:“不会吧”我:“哦”(不好意思)她:“有什么问题就直接问吧,你介绍我的时候简历上不是写着吗?”(很不耐烦)…………我:“好吧,我不打扰你了”尊重别人,尊重自己,这应该是做人的原则,而不是做设计师的原则,所以你不需要说的多了,你就明白了总结一下,这是我分享给大家的一些经验帖。希望对你做作品集和面试有所帮助。祝你一切顺利,找到一份好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