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虽然5G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更多关注,但人工智能的发展依然强劲。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成熟,人工智能在人们生产生活领域的应用越来越丰富,对传统行业和工作岗位的冲击也越来越频繁。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在传统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落地。与此同时,对人类精神高地的入侵也在愈演愈烈。在此之前,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写作、绘画和唱歌,最近的消息显示它还可以批准作曲。在2020年底召开的2020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大会上,有专家表示,人工智能已经与教育领域深度融合。一些省份已经引入了机器评分试卷。而且,据悉,人工智能读的不是物理、数学等比较客观的试卷,而是语文、英文作文等比较主观命题的试卷。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已经能够深入理解人的语言、语义和思想?什么是现实?我们知道,在2018年的高考中,人工智能曾经写过满分作文,但当时人们并没有想到人工智能已经具备了与人类同等水平的认知和思维。因为一般认为,人工智能写满分作文只是为了迎合考官的喜好。2019年,针对微博上的那句“我们不再是我们,我们还是我们”,人工智能喝了一壶。事实证明,现阶段人工智能甚至无法完全掌握人类语言。它只能模仿人类的语言和交流,语义理解简单。然而,人工智能仍然缺乏理解人类语言和文字的常识性、抽象性和创造性方面的能力。因此,不少教育领域的专家认为,主观题,尤其是作文,不应过多依赖人工智能的数字标准进行简单判断。就目前的技术条件而言,人工智能的判断组合仍然只是起辅助作用。正确的做法是机器打标与人工打标相结合。当机器与人工打分结果差异较大时,试卷将交由专家组进行评判,使评判更加公正。总之,人工智能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我们还需要给它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