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ChristianBelady提出数据中心PUE的概念以来,PUE值成为了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数据中心能效衡量标准。PUE是一个比值,通常是一个大于1的值。PUE值越小,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率越高,绿色化程度越高,越符合低碳节能标准.降低PUE的途径是压缩非IT设备的能耗。我国大部分数据中心的PUE值都大于2.0,平均值在2.5以上。因此,数据中心节能改造,降低PUE值,成为一些系统集成商的新广告噱头。PUE值的定义是:但一般意义上的PUE值是没有可比性的。造成不可比性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机房的总耗电量是在哪一点测的?计算机房IT设备总耗电量的哪一点最准确?选择不同的点,同一个机房??会得到多个完全不同的结果。如图1所示。图1:容错数据中心的电气配置示意图。在1、2、3、4、5五个点测得的功耗可以说是IT设备的总功耗,因为整个电气配置系统是为IT设备供电的,不包括空调、照明和其他电源。但是这五个点测得的功耗数据一定是不同的,PUE值一定是:PUE1。降低PUE值。其次,数据中心运维人员的办公用电量是否应该算作数据中心的总用电量?机柜散热设施、电源风扇、CPU风扇等耗电量是否应计入IT设备等总耗电量?所以别看PUE简单的计算公式,要得到一个客观真实的PUE值并不容易。***PUE值的实时值是取瞬时电流或功率计算的。在一些数据中心PUE监测显示系统中,可以动态显示不同时段的PUE值。一般而言,同一机房冬季的PUE值往往小于夏季。因此,对于数据中心公布的PUE值是全年最高瞬时值、月平均值还是季度平均值,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为了规范PUE值的测量方法,2013年推出的国家标准《数据中心.资源利用.能效要求和测量方法》[1]规定了机房总功耗的取值位置和方法。见图2。图2国标中的PUE值测量点考虑到实际运行的可能性,WC2的功耗很难测量。更是无与伦比。比如位于深圳和哈尔滨的PUE值为1.5的数据中心,表面上看起来PUE值相同,但工信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将国家分为四类区域(见表1),只有同一类型区域机房的PUE值才能具有相对可比性。比如哈尔滨就属于第一类地区,气候寒冷,自然条件较好。而深圳属于四类地区,气候炎热(+本站微信networkworldweixin)。在规范了PUE值测量方法的情况下,深圳数据中心当然更节能。表1:工信部《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全国区域划分当然,PUE值只是对电源效率指标的评价。目前很多数据中心PUE的降低都是以增加失水为代价的。大型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不仅是电,还有水,所以水的消耗也应该记录在能源消耗统计中。目前,水资源的指标有一个类似于PUE的表述,即数据中心的用水效率WUE(Waterusageeffectiveness)[2],它是数据中心每年的水资源消耗量和数据中心IT设备年耗电量。比率,以L/kWh为单位。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数据中心年总用水量,包括空调加湿补水、冷却塔补水等所有设施的年用水量,单位为L。-IT年耗电量数据中心内的设备,单位为kWh。因此,只有将PUE和WUE综合考虑,数据中心的节能评价才更加合理。综上所述,评价一个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率,不仅要考虑PUE值,还要综合考虑WUE值、地区、建设水平、规模等,降低PUE值是数据中心节能的必要条件储蓄,但不是充分条件。数据中心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技术、管理等多方面措施。数据中心节能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是及时的能效管理。通过管理,数据中心的IT设备和基础设施可以在最佳条件和参数下运行,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此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基础设施,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是重中之重。节能不能以牺牲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