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运营商宽带提速遇阻:有物业开业需80万入门费

时间:2023-03-21 11:14:53 科技观察

中国IDC圈报道,“互联网+”背景下,宽带网络作为基础承载通道亟待转型升级。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2015年,80%以上的设区城市的城镇居民和部分非有条件的设区城市具备100Mbps(兆比特/秒)光纤接入能力,直辖市、省会等大城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已达到20Mbps。作为占据中国宽带市场80%市场份额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光纤改造的任务是重中之重。此前,中国联通表示,到2015年底,北方10省城市家庭宽带接入容量基本达到20M,农村家庭宽带接入容量基本达到4M,力争基本实现全网光纤化改造。中国电信还表示,2015年将完成4500万户光纤到户覆盖,建设一批全光网城市,促进宽带提速,力争2015年底实现平均宽带签约速率20M。供应商在宽带提速降费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最后一公里”光纤到户的财产障碍等;收入和利润考核非常严格,要求他们不断降低营销成本,增加利润,宽带提速降费面临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的问题,似乎绰绰有余。运营商变唐僧肉:社区入驻费种类繁多。目前运营商开展的宽带提速,主要是将之前的铜质传输电缆换成光纤传输,传输速度更快,稳定性更高。据记者《每日经济新闻》了解,目前,宽带运营商基本完成了城区改造,在小区门口铺设了光纤,但在“最后一公里”遇到了诸多困难。入场费很高。一位电信运营商人士告诉记者,“物业要钱的形式有很多种,有的要一次性收费;有的需要单户合作费;有些需要建筑押金。最后基本没有退款;有的不直接要钱,而是要分成,或者要求经营者出钱改造社区设施。”事实上,这种情况全国都存在,相关物业公司向经营者收费入市费之后,“吃饭领卡”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据了解,入驻费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物业与一些二三线宽带运营商合作,招牌一是排他性协议,收钱后拒绝其他经营者进入;二是无论哪家经营者都要付费,进楼布线,开井道,占用小区资源等费用。此外,在施工过程中,部分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吃饭要卡”,一开门就索要小礼物。上述电信运营商人士表示,只要入场费不过分,运营商都能理解,但有些太苛刻了。“一般是几万元,多的是七八百万,而且是现金,不用开发票。”某宽带运营商一线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是用户抱怨网速慢,另一方面是物业不让进,显然光光纤到了小区门口,就是进不去,双方都很生气,现在运营商都成了僧肉,大家都想咬一口。运营商呼吁法律规范,那么物业是否应该收取场地费?2007年,工信部、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住宅小区和商住楼通信管道同步建设,建筑内通信暗管、隐线,预留集中配线交接室用于安装通信线路配线设备,竣工后交业主使用。也就是说,小区内的通讯配套设施是所有业主共享的,物业公司无权使用这些设施营利。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和《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两项国家标准,保障用户自由选择运营商的权利。据《北京商报》报道,2013年11月,北京市工商局、交通管理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联合电信运营商和小区物业管理公司,解决高成本和小区宽带接入服务行业网速慢。、服务差等违法行为进行规范整改。截至当年10月底,工商部门已对8家房地产开发商、32家物业管理公司、15家宽带运营商进行调查取证。立案47件,结案35件,罚款没收金额680余万元。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又回到了老路,很多物业还是我行我素。野村研究(上海)电信行业研究部副主任陶旭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国没有电信法,通知和文件约束力不强。因此,电信行业需要完善的电信法来保护。此外,地方当局的监督必须到位。“政府发文后由谁来监管很重要,没有人监管,经营者只能花钱摆平。”上述宽带运营商人士呼吁尽快制定电信法,主管部门加强财产管理和考核,形成制度化权力,否则只能原地踏步。一阵风如初。运营商抱怨:投资回报、考核、降费压力大言不由衷、敷衍,但在运营商眼里,为了完成宽带提速,宽带运营商加大了投入,大规模的投入让企业倍感“压力”。运营商的基础投资逐年增加。今年5月,中国联通副总经理邵光禄曾公开表示,在宽带中国战略的引领下,中国联通自2014年起投入200亿元,实施宽带网络光纤改造专项工程。今年以来,中国联通在移动和固网方面的投资仍在大幅增长。据邵广禄介绍,今年的资本支出为1100亿元。与去年资本支出848.8亿元相比,大幅增加逾200亿元。中国电信也不甘落后。2014年,中国电信的资本支出为803亿元,今年将增至1078亿元。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虽然这是两家公司的总支出,但在宽带中国战略的推动下,宽带投资势必会增加不少。中国电信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运营商光纤改造虽然可以通过上市公司融资等渠道获得支持,但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开始新的建设。2010年,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双双启动“光网城”行动,分别在南方和北方实施“光进铜退”。公开数据显示,2010-2014年,中国电信宽带建设支出1655亿元,宽带用户增至1.07亿户,增长50%。但宽带业务收入仅增加193亿元,增幅35%。三大压力导致收费计划不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宽带的平均投资回报期为4至5年。据《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杂志报道,2012年下半年,当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被欧洲投行分析师问及如何保证光纤宽带的投资回报时,王晓初表示回应称,中国电信将削减部分低回报项目,以减少总投资。事实上,对于宽带资金的巨额投入,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宽带作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应适当融资建设,以减轻运营商压力或降低运营商绩效考核。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现在主管部门的报价考核一直在降,以前一个网口的报价是600元,现在已经降到了450元。”而且这个报价根本就不好招一个施工队。不少运营商指出,面对宽带建设的大规模投资,运营商短期内难以收回成本,目前面临资费下降。可能是雷多雨少,让用户不满意。降低关税是不现实的。三大运营商的提速降价计划早有公布,但绝大多数用户并不买账。经营者也很委屈。事实上,近年来,在政府的持续监管下,电信运营商不断加大技术升级投入,让网络更快,用户体验更好。但实际上,运营商在运营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先是资金问题。目前,三大运营商的收入和利润增速都在下滑。宽带网络改造的大规模投资资金有限。而且整个投资的回报期长,经营者觉得自己的精力绰绰有余。二是少数物业在“最后一公里”向运营商乱收费。这无形中增加了运营商网络改造的成本,阻碍了改造的进程。其实原因很简单。如果经营者支付入门费,最终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会引起不满;如果拒绝入场费,本应提升的区域网速最终将无法提升。三是考核机制对经营者的制约。目前,运营商的收入和利润评估难度很大。严,一直要求不断降低营销成本,增加利润。但在关税下降的情况下,要完成评估难度很大。因此,即便是在政府的不断督促下,运营商也只能为了完成考核指标,给用户一些小恩小惠。降价幅度不明显。第四,运营商身份有点尴尬。长期以来,存在这样一个悖论:一方面,用户认为三大运营商是垄断企业,另一方面,业内人士认为,三大运营商内部竞争血腥,并且存在过度竞争。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目前运营商提速降价显得有些尴尬。不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