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5G进入规模化应用的一年。工业互联网5G基站总数超过3.2万个。5G网络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的性能,将助力传统工厂转型,实现工业生产全过程要素和资源的连接,推动工业互联网项目落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100多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预测,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将达到3.7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63%,带动就业131.29万人。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在2020年疫情防控最为激烈的阶段全面开花,工业互联网在助力医药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香雪药业将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抗病毒口服液的生产中,通过识别分析系统,为每个部件、机器设备、产品赋予一张“数字身份证”,消费者可以查询识别码对于每个产品。追溯生产过程源头,查询产品真伪。由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打造的工业互联网标识分析系统——口罩溯源平台,也在湖南长沙顺利落地。这不仅方便了消费者通过识别码查询口罩的生产数据,也便于市场检验部门对口罩的生产、销售过程进行监管。不甘成为5G时代基础网络“水管工”的三大运营商,也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加速创新,在2020年打造了一批标杆项目。2020年以来,中国电信助力高端制造企业从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在中国电信与中航发展南方公司合作的“5G+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中,实现了设备数据采集、机器视觉、高清视频监控+AI、智慧物流等多个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已经解决。国产整体叶盘加工存在质量不稳定、加工时间长、返工率高等问题。同时,基于中航发南方公司厂区建设的5G优质内网,中航发采用5G+MEC+AI机器视觉应用,通过AGV实现刀具磨损自动更换,并采用5G传感器用于铣削、钻孔、铰链等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加工。在耐火材料行业,中国移动“5G+工业互联网”平台聚焦设备管理、质量管理、计划调度、成本分析核算等关键流程。生产过程核算不准确、数据冗余散乱、报表统计纸质化、信息沟通效率低下等痛点和问题。结合郑州瑞泰的实际需求,郑州移动采用5G+云MES、5G+机器视觉、5G+窑温检测等技术,实时采集所有设备运行状态并上传至云端,并通过后台工艺逻辑分析计算,反馈调节控制设备运行,并利用远红外线自动测温仪对窑内各环节的运行参数进行采集监控,实现烧成过程稳定、均衡、准确,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在机器人吸盘位置安装视觉装置扫描产品外观,AI识别与内置合格外观比对,可有效标记外观不合格的不良品,然后后端包装堆叠时将其移除,完美解决问题。产品质检问题。在炼钢厂,“5G+工业互联网平台”也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通过5G+超高清视频技术,将采集到的视频和图像实时传输至监控平台,结合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智能识别技术,郑州移动实现了对环境风险、人员郑州宝业钢构有限公司厂区内违规、设备运维实时分析预警,有效提升安全生产智能化管理水平。通过5G+VR技术,帮助工厂与国外专家进行高清远程沟通,让专家即使身在海外也能现场指导,解决售后服务人员不足、专家资源稀缺等问题,和不规则的工人操作。中国联通2020年12月11日,上海联通展示其在智慧导航场景的应用。上海联通打造了全球首个结合5G技术的船舶自组网应用,实现了大型船舶重要舱室网络全覆盖,为内部安防、视频监控、海上办公等应用提供了优质的网络覆盖保障。船。同时,针对船舶设计阶段产业链环节分散、图纸标准不统一、项目管理复杂、设计建模周期长等问题,上海联通打造了基于船舶行业的协同设计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企业间的协同作用。这种效果使得供应商可以直接参与建模和模型的在线交付,大大提高了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效率。目前,上海联通已在船舶领域实现“5G+工业互联网”六大应用场景,包括焊机联网应用、基于5G的机器视觉检测、基于5G的AR/VR应用、基于5G的船舶自组网、基于5G的AGV应用和设计协同平台应用等。随着国家提出加快推进“新基建”,5G、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集群不断释放融合发展的叠加效应。工业互联网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工业领域新兴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落地的关键载体,引起了越来越多制造企业的关注。未来,电信运营商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将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运营商在工业互联网发展中面临三大问题。虽然近两年工业互联网成为新趋势,众多巨头纷纷入局追赶,但电信运营商要真正发力这一领域,大规模应用工业互联网,还存在一些障碍。阻碍。跨界融合难度大。电信运营商缺乏工业生产经验,对工厂痛点和部署环境缺乏了解。电信运营商也需要参与更多的跨界合作,加强与工业企业的沟通,更好地了解工业企业的需求。工业互联网平台需求差异较大。每个工厂都有不同的制造过程,无法形成一个共同的平台。平台的开发建设难度大,成本高。目前,大多数工业互联网应用仅应用于某个生产环节,需要进一步的技术发展才能实现全流程的互联互通。数据安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过去,工业企业的生产环境相对封闭,数据传输的安全挑战没有那么大。然而,一旦工业生产数据上传到云端,云端安全、边缘安全、内部协议安全等问题就会变得错综复杂。企业对数据安全的担忧严重影响了企业上云的积极性。推动运营商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三大建议作为工业互联网不可或缺的建设者和执行者,电信运营商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电信运营商不能放松网络建设。5G网络是工业互联网数据传输的基础。电信运营商应充分发挥网络连接优势,通过5G网络切片等技术,为客户提供低时延、高带宽、与公网数据隔离的专有网络。保障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安全性,提升客户数据上云的积极性。调整组织架构,做好人才储备。工业互联网需要工业技术与IT技术、管理与技术、业务与应用的跨界融合,复合型人才缺口较大。运营商迫切需要建立更广泛的跨境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全流程产品体系,提供平台后期维护服务。在实际工业场景中,电信运营商并不是简单地将网络连接到终端设备,还需要在后期做持续的维护和支撑服务,这将有助于他们不断收集工业大数据,挖掘数据价值,以及加快实现生产全过程互联互通,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改造。中国将在未来5到10年初步成为制造强国,工业互联网作为重要载体正在加速释放动力。同时,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加快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工业互联网前景广阔。工信部日前明确,到2022年,建成5个工业公共服务平台,覆盖10个重点行业,形成至少20个典型工业应用场景。但也要看到,工业互联网需要形成良性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推动全产业链高水平开放合作,引导更多企业参与研发,提高数据安全保护能力。展望2021年,随着政策的推动和资金投入的多重举措,工业互联网大有可为,将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变生产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