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制约下,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家持续出台调整政策。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新能源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新基建没有明确指出物联网,但物联网的本质是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新基建的数据采集和传输离不开物联网。这个新基建的本质就是把物联网应用到各个领域,物联网无处不在。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政策红利和新冠疫情背景下的物联网新机遇:5G与物联网有什么联系?5G和物联网相辅相成。物联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物理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设备,任何物品都可以接入互联网,实现信息交互。它具有收集和共享大量信息数据的能力和海量连接的需求。例如,物联网将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设备都变成一个数据终端,全方位采集底层基础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数据分析和挖掘,从而提高效率和优化运营。在不同的连接场景下,物联网对速度和时延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高效的网络基础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5G具有三大特点:大容量、高速率、低时延。与4G相比,具有更强大的通信和带宽能力,能够满足物联网应用高速、稳定、广覆盖的需求。5G的普及将加速目前仍处于理论或试点阶段的物联网应用落地。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物联网已顺利度过产业导入期,进入快速成长期。从需求和市场空间来看,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我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正在逐步打开。工信部数据显示,2015年工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同比增长29.3%;到2020年,中国物联网总体规模将超过1.8万亿元。新冠疫情对物联网应用市场产生了哪些影响?2020年的“战疫”,让远程医疗、AI红外测温、无人配送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线,也再次引发了我们对智能工厂的兴趣。、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城市建设。一、制造业面临“开门红”,智能化进程加快。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制造业。大量工人无法按时返回工作岗位。2020年中小制造企业面临“开局难”——复工难。工信部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26日,全国中小企业复工率仅为32.8%。疫情之下,生产自动化、远程运维等应用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生存实力。智能化程度越高,抗风险能力越强。例如,富士康、比亚迪等公司拥有更先进的智能工厂或自动化生产线。他们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较低,有能力快速整合资源转产口罩。在智能工厂中,工业物联网通过其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等特点,实现对智能工厂生产过程的检测、数据的实时采集、生产设备和产品的监控和管理,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此次疫情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企业对工业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的认知。传统制造业将更加积极地思考和关注工厂的智能化建设,推动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预计到2025年,约7万家工厂将采用智能物联网应用,630万+员工将受益于安全生产和减轻作业负荷。(数据来源:艾瑞咨询)2、医疗行业信息共享和智能化的缺失,暴露了医疗系统中的卫健委、医疗机构(如医院)、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如CDC)。这些机构使用自己的信息平台来收集和管理数据。出于隐私保护等原因,平台之间没有连接,无法共享数据。医疗物联网有效消除了平台间的信息孤岛。疫情已发展成为全球公关卫生事件。在线问诊和远程协作的全面爆发,让我们看到了医疗问题的核心——医疗资源的协同共享,或许可以促进医疗救治。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各种医疗设备成为物联网应用的一部分,医疗领域的服务也将得到提升。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跨地区就医难的问题也将得到解决。3、智慧城市面临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的挑战。疫情期间,如何快速、准确地筛查和定位每一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以及疑似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的行踪,成为挑战。智慧城市考试题。此次疫情,基于物联网技术的AI红外视频自动测温系统首次在海关、机场、医院等人流密集场所得到广泛应用。当疑似人员出现时,自动报警,实现全国在线监控预警。此外,城市雪亮工程化身疫情防控的“千里眼”。相关部门利用“雪亮工程”监控系统,实现“人+机”24小时无死角监控,确保人员流动无遗漏。尽管有高新技术的支持,但智慧城市在疫情中的表现并不突出,仍存在跨区域联动、资源调度等问题。因此,打破城市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是未来智慧城市提升的方向。4.物流业加快向综合化、智能化发展的业务进程。疫情期间,全国各大超市、百货商场、菜市场都关门歇业。网购已成为居民购买生活必需品的首选。但由于快递企业复工率不理想、物流配送人员短缺、配送过程感染风险高,物流业面临巨大挑战。为切实保障配送人员生命健康安全,解决人员短缺问题,湖北使用机器人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这种基于通信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配送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COVID-19疫情让基于物联网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配送重新回到公众视野,也加速了物流综合化、智能化发展的业务进程。未来,物流企业或可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复杂场景的道路测试,提高无人配送过程的稳定性,降低硬件产品的生产成本。结语:在这次新冠疫情中,我们看到了制造、医疗、物流、智慧城市等行业物联网建设的新挑战和新需求。这些都将进一步推动物联网新的应用场景。未来,在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加持下,物联网场景应用将全面智能化,有助于各行业进一步整合发展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