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大大助力营销的AR,其面临的困境

时间:2023-03-20 18:03:34 科技观察

《少数派报告》为未来的广告呈现了一种可能:商场不再有实体广告牌。品牌使用相机捕捉面部并推出定制的AR广告。人们可以用眼球看到悬浮的数字广告,这些广告展示的内容非常逼真、立体、丰富。Gap商店的虚拟AI甚至会询问主角是否喜欢他上周购买的裤子。《少数派报告》场景|电影截图17年过去了,科幻电影里的设想还没有完全实现,但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用AR来推动营销。例如,宜家推出了IKEAPlace。用户只需在APP上选择自己想要的家具,打开手机摄像头,即可实时预览虚拟家具在真实环境中的状态。美国眼镜电商公司WarbyParker利用AR让用户通过打开前置摄像头试戴眼镜。从AR试穿、AR化妆,到嵌入电商产品页面的交互式3DAR,AR让消费者的决策更加高效。上个月,由一线科技主办的首届戛纳国际创意节AR峰会上,谷歌、京东等平台、汉堡王等品牌、运营商中国联通等在会上分享了AR辅助营销的案例,以及还指出了AR营销目前面临的困难和突破方向。品牌和平台的新宠今年3月,汉堡王在巴西做了一场声势浩大的AR营销活动。用户只需打开手机摄像头,对准麦当劳的广告,就可以看到屏幕上的广告牌闪闪发光,瞬间展示了作为卖点出售的汉堡王汉堡。最后,用户将在应用程序中收到一张免费汉堡的优惠券,并被引导至汉堡王推广的订单送货服务。汉堡王全球首席品牌营销官MarceloPascoa表示,通过“烧掉那些广告”,当竞争对手投放的广告数量是自有品牌的四倍时,应用下载量增加了5.6%,媒体曝光增加了10亿。本案例充分展示了AR作为交互场景展示的能力。此外,它还很好地结合了创意和营销策略,在互联网上产生了裂变效应。汉堡王营销案例|Clios除了品牌,平台也看到了AR的营销潜力。例如,谷歌在拥有20亿月活跃用户的YouTube上集成了AR。今年6月,谷歌宣布与广告对接平台FameBit合作,为品牌和美妆博主嵌入基于AR的口红试用滤镜。美妆博主的分享和示范,已经成为目前化妆品销量占比较大的渠道。但是化妆对不同人的脸有不同的影响。YouTube利用AR让消费者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实时测试自己脸上的颜色,这无疑会加速人们的消费决策。谷歌大中华区AR/VR负责人熊自清在峰会上透露,观看此类视频的用户中有30%会点击试用按钮。“最重要的是,4天内销售额增长了125%。”3D模型交互也是AR的表现形式之一,谷歌也将其用于其用途。Google已将对Swirl3D广告的支持添加到YouTube广告中。漩涡3D广告基于移动浏览器,创作者可以使用GoogleWebDesigner工具中的3D/漩涡功能来开发它们。消费者可以在此类广告中旋转或缩放产品360°,还可以激活广告中的特殊动画效果。如何让具有非常抽象商品特性的香水被消费者感知?该3D广告以动态效果呈现气味对应物,让消费者“看到”气味。将AR用于产品展示和广告,京东AR/VR技术部负责人谭力表示,京东在这一领域已经探索了近3年。谭力分享,从2G时代到5G时代,产品信息从文字,到图片,到?,再到AR/VR,呈现了用户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理解”的过程.而广告触达也从“广泛、填鸭”演变为“精细、互动”。他还给出了京东AR的成绩单。迄今为止,累计用户超过1亿,应用到7万多个SKU。具体来说,通过设计的AR交互产品,用户可以将冰箱放在现实世界中。除了比较大小,他们还可以看到冰箱的结构。据介绍,这使得平台产品购买率提升了75%,报价转化率提升了187%,用户停留时间提升了91%。不够“包容”的ARAR对于营销来说是加分项,但同时AR的展示方式也不够“包容”,依然面临着种种限制。谭力总结,“AR+营销”目前主要存在三大问题:成本、市场教育、大众门槛。在成本方面,以京东平台的拉杆箱为例。从最初交付案例到技术团队建模,再到线上平台,时间成本和技术成本都比较高;此外,建模成本“非常高”;此外,商家出于营销目的,往往要求AR内容制作“独一无二”,但这也导致内容复用性较差。在市场教育方面,京东方面表示,在与用户和品牌接触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后者对AR的理解只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面。大众门槛问题是指用户接触AR营销所使用的设备参差不齐。“对于Android来说,(支持AR能力的设备比例)不到20%……整体设备覆盖面还是很有限。”对于建模成本的降低,中国联通5G创新中心主任冯毅表示,提供了解决方案:“利用5G网络和云端实时算力,随时随地实现3D建模、场景还原等体验。”依托5G和云算力,在轻量级3D采集室,使用手持3D建模和场景还原设备,降低内容素材成本。对于大众的门槛,京东方面表示,“我们也和全行业的合作伙伴进行了沟通,做了一些研究,预计到2012年底,(设备)覆盖率会上升到50%左右。””此外,权威IT咨询公司Gartner在今年4月发布了一份关于2018年零售方式的报告。看好VR和AR在产品可视化方面的前景,并在报告中预测,到2020年底,将有1亿线上线下消费者使用AR进行购物。调查报告还显示,到2020年,46%的零售商计划使用AR或VR来满足客户服务体验需求。Gartner发布2018年零售方式报告|官网截图谈到市场教育,与会嘉宾均认为,需要品牌、底层平台、运营商、学术界等多方通力合作,才能“把蛋糕做大”。将本次峰会带到中国的主办方是在网易人工智能孵化的易先科技。一线开创了国内互联网巨头中规划早、架构完整的“网易AR”平台,成为全球主要的AR创意产品提供商。较成功的AR案例有与瑞幸咖啡合作的“瑞雪见鹿”等,合作客户包括京东、美团、戴森、耐克、蔚来等。今年6月,易线宣布完成首个一轮过亿元融资。相关营销案例|一鲜官网截图一鲜营销总监曾波表示,一鲜目前最重要的是与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共同成长、共同创造。我们不仅希望有一个像京东这样的大平台可以提供底层技术,我们也期待底层的通信技术变得更好。逸仙邀请戛纳国际创意节一起举办这次发布会,也想说明光靠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只靠技术,我们觉得很难发展得很快。有些突破东西。不管我用AR,做图片还是视频,都不是一个特定的形式,创新很重要。“但AR可能会让广告业更富想象力。正如AR技术公司Lumus营销副总裁DavidGoldman所描述的,即使同一辆车上的两个人经过一个广告牌,他们看到的东西也会因人而异。”未来,“世界变成了一个完整的广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