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铁塔公司已经成立两年多了。虽然肩负着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国企改革试点的重任,但围绕铁塔公司的争议从未间断。时任中国电信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的杨杰曾公开表示,“中国电信支付给铁塔公司的租赁费比其自身运维铁塔的费用高出20%”,中国联通一再发出季度盈利预警。有报道称“塔的使用成本增加”和“仍然居高不下”的塔租赁成本。2016年12月18日,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特邀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局局长白英子、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文库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中国铁塔董事长刘爱丽及三大运营商高管。交流。有意思的是,虽然中国铁塔董事长刘爱力一直强调,中国铁塔的成立降低了三大运营商的建网成本。但当主持人向三大运营商的高管确认此事后,得到的却是运营商高管的集体沉默。随着节目的播出,运营商赤裸裸的打耳光不仅成为网友的笑话,也让人们再次质疑铁塔公司:“铁塔公司到底怎么了?”。铁塔公司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一直以来,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当资费和客户服务趋于一致时,运营商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的覆盖水平。随着通信技术的升级,运营商在新建网络时需要大量的站址资源。由于站址难得、租赁成本高,一些弱势运营商往往无法建设覆盖全覆盖的通信网络。而强势运营商私下签订的独家租赁协议更是雪上加霜。在地铁、高速公路、地下停车场、电梯等特殊场合,业主问价签排他性协议的情况并不少见。随着铁塔公司的成立,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福建铁塔副总经理卢浩曾告诉笔者,铁塔公司的成立,不仅让中国电信、联通等弱势运营商可以使用中国移动的铁塔资源,还提高了三大巨头的谈判能力。运营商。在地铁、高速公路、政府办公楼等以往无法到达的区域,业主可以通过集团协商和政府支持获得更大的优惠。也就是说,中国铁塔公司的成立不仅提高了运营商的网络覆盖水平,还降低了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可以说是“一石二鸟”。中国铁塔公司为何成为众矢之的?现在问题来了。显然,铁塔公司的成立降低了运营商的建网成本。为什么央视财经频道的《对话》栏目里三大运营商的高管不这么想?长期以来,铁塔公司一直不愿透露其定价策略。不管网上大家怎么评论,TowerCorporation始终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不过,通过发达的互联网,三大运营商的基层员工还是向公众公布了铁塔公司的定价标准。据笔者与福建铁塔副总经理陆浩沟通了解到,当某一铁塔资源仅供一家运营商使用时,铁塔公司将收取租赁初始价的100%;如果两个运营商使用铁塔,每个家庭将支付80%的租金;3家公司使用,每家支付70%的租金。特别是对于塔的原始建造者,可额外享受5%的折扣。(假设某铁塔是中国移动建造的,中国移动租用这个铁塔可以额外享受5%的优惠)不难看出,拥有最多铁塔的中国移动可以享受更多折扣。对于铁塔数量相对有限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来说,支付的租金自然也比较高。中国铁塔公司的成立虽然解决了电信联通两家运营商的基站选址问题,但也给两家运营商带来了沉重的成本压力。由于铁塔租赁成本高,缺乏支持和维护,多地运营商员工在网上表达了对铁塔公司的不满。面对这些指责,中国铁塔公司不仅不愿意直面这些问题,反而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向经营者施压,要求相关领导严惩持不同意见的员工。更有什者,迫于铁塔公司高层的压力,中国电信总经理杨晓伟直接要求对发表意见的基层员工进行处罚甚至开除。随着这些负面消息的广泛传播,运营商员工与铁塔公司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鸿沟。无论中国铁塔公司如何解释,运营商对中国铁塔公司的失望情绪都无法挽回,《对话》节目的拆解成为必然。中国铁塔的未来在哪里?一方面是网络快速建设带来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是运营商对高额租金的不满和舆论的控制。铁塔公司带着矛盾进入了2017年。在铁塔董事长刘爱力看来,2017年的当务之急是上市。一家新成立的公司想要上市,自然需要满足各种先决条件,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连续三年盈利。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来,除场地租赁收入和第三方持股收入外,没有其他利润来源。所谓的充电桩项目仅仅停留在标准的制定上,短期内无法实现。在2017年的上市压力下,中国铁塔必须保持较高的租金标准。利用三大运营商的租金收入,尽可能提高盈利能力,为2017年的上市留下漂亮的财报。在连续两年亏损后,中国铁塔公司终于在2016年扭亏为盈。一旦上市终于成功,铁塔公司可以从资本市场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从而减少金融负债,提升经营能力,为股价留出空间减少。另一方面,中国铁塔公司的上市也将为作为股东的三大运营商带来足够的利润,从而缓和运营商与中国铁塔公司长期存在的矛盾。在铁塔公司上市前,运营商不得不继续承担较高的租赁费用。总结:节目最后,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文库表示:“铁塔行业不是只有中国铁塔一家,如果不做得好,会有第二个。”铁塔公司不是不可替代的是的,温主任的话也为中国铁塔公司敲响了警钟。如何解决运营商员工的顾虑,如何不损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考验着铁塔公司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