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朝九晚五不适合脑力劳动者

时间:2023-03-20 14:40:09 科技观察

如今的农民工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似乎每周40小时工作制已经成为过去式。然而,加班不仅伤害了员工,最终伤害的还是公司本身。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睡眠时间比睡眠时间更重要。睡眠不足固然不好,但在黎明前醒来更糟。在《纽约客》最近的一篇文章中,神经生理学家肯尼斯·赖特(KennethWright)指出,“人类的认知表现在睡前几个小时最好,而在醒来后几个小时最差。”–这意味着一天的晚些时候将是您工作高峰期,而不是早上醒来后的时间段。当您早上醒来时,您的认知能力会立即发挥作用,但最多可能需要四个小时才能完全进入清晰/警觉的状态——在此期间,您通常无法***做决定。这如何适合思维工作者?根据沙龙的报告,相比于每天工作8小时的体力劳动者的产出,脑力劳动者更适合较短的工作时间,他们的高效工作时间约为每天6小时。与机器不同,人类的功能是周期性的,这意味着我们的能力和情绪会波动,有高峰也有低谷。脑力劳动者醒来的时间越长,就越能集中精力,到下午精力就会逐渐爆发,达到顶峰。大约100年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首先提出了每天工作6小时的想法。他预测,到2030年,只有极端的工作狂才会每周工作超过15小时。大约在同一时间,福特制定了每周工作40小时的制度,但在1930年,凯洛格引入了每天工作6小时的概念,直到1985年,该概念在员工中非常受欢迎。凯洛格发现,每天工作6小时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员工每小时多拿12.5%的工资,更快乐,公司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6小时工作制或许可以很好地解决美国目前的工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