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运营商“去电信化”也要把握分寸

时间:2023-03-20 14:22:57 科技观察

运营商在“去电信化”上也要分寸。这一定位后来被称为中国电信的“新三化”战略。中国移动也明确表示,要抛开电信行业,融入互联网。潜台词是中国移动将提供智能管道、开放平台、特色服务、友好界面。两大运营集团的用语虽然略有不同,但其实都表达了一个意思——“去电信化”,接入互联网。那么,如何“去电信化”,“去电信化”到什么程度呢?创新思维,彻底摒弃制约互联网业务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与其说“去电信化”是形势所迫,倒不如说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去电信化”是电信运营商进军互联网领域的前提;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是基础企业,他们提供的服务当然是最好的、最基础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潜力。对运营商的优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去电信化”是必须要衡量的,不可能也不可能完全放弃。理想的方式是从商业理念的角度去学习互联网公司的创新思维、商业模式、体验式销售甚至获客手段。也就是说,“去电信化”的首要任务是解决观念问题,摆脱不适合互联网业务的传统思维和商业模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夯实平台基础。众所周知,从2005年起步的中国各大电信运营商,从传统的网络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历时七八年。经过不断的自我完善,转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运营商逐渐从简单的信息传输,走向了对信息的表面处理。比如中国电信的光网城、中国移动的无线城、中国联通的智慧城市都在全力打造参与信息处理的综合服务平台。这种既能充分发挥电信运营商优势又能跳过传统业务的综合平台是别人做不到的。支付、视频等业务,运营商可以做,其他的也可以,机制更灵活。因此,需要指出的是,电信运营商在提倡“去电信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自身的先天优势,这些都是互联网企业觊觎的宝贵资产。正视现实,勇于淘汰老旧业务,大胆尝试新业务。自通信行业进入存量经营时代以来,电信运营商的收入增长点越来越少。如何摆脱弱势局面,一度成为各大运营商,尤其是原有固网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问题。3G牌照发放后,全业务运营给他们带来了机遇。目前,融合业务正在成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新优势,而原本过得最好的中国移动似乎遇到了发展瓶颈。不过,无论是拥有捆绑优势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还是尚未全面开展业务的中国移动,都需要加快进军互联网领域的步伐,因为有太多那里有很多机会和一个大市场。因此,电信运营商要勇于正视现实,在坚守忠诚客户的同时,勇于淘汰老化业务,大胆尝试新业务。只有这样,电信运营商才有未来。总之,要进入互联网领域,“去电信化”是电信运营商的前提。但是,在改变身份的同时,切不可犯矫枉过正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