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谷歌ChatGPT首秀被翻盘!AI聊天答错题,市值蒸发7000亿

时间:2023-03-19 21:45:38 科技观察

谷歌和微软的搜索引擎大战已经进入第三天。这几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上面。毕竟,两大巨头上一次如此激战,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北京时间昨晚9点30分,谷歌CEO宣布的“ChatGPT同款”巴德在巴黎亮相,同时还有多项基于AI的产品更新。此前,微软曾先行赴城,先行召开发布会,展示了“ChatGPT搜索引擎”Bing。这一次,轮到谷歌大显身手了。面对微软的重击,谷歌将如何反击?带着这个悬念,盼了一天的“瓜友”们,看完直播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就这?要知道,谷歌此前为大会做的宣传词非常大胆——“重新想象人们如何搜索、探索和交互信息”,可以说是充满了期待。不过,昨晚的“雷声大雨小”发布会既没有亮点,也没有公测。再加上之前陈述的事实失误,谷歌开盘暴跌约8%,市值蒸发1020亿美元。(6932.5亿元)。看来谷歌这波大战暂时过不去。巴德:杀掉ChatGPT就靠我了。毫不夸张地说,在ChatGPT诞生之后,技术线的发展似乎突然加速了。在2月7日的发布会上,微软自豪地宣布,依托升级版的ChatGPT技术,将搜索、浏览和聊天功能集于一体。俨然“ChatGPT在手,我有天下”,即将引爆搜索引擎革命。在这个AI模型每分每秒都在呈指数级进步的时代,微软靠着先入为主,步步紧逼谷歌,“虎口夺食”。从昨天的发布会来看,微软并非异想天开:搜索引擎“老大哥”的屋顶或许真能掀翻。而被ChatGPT吊了这么久的谷歌,手里有一大堆现成的大语言模型(LaMDA、PaLM、Imagen),却因“声誉风险”犹豫不决,最终被迫拿下一个大步——2月6日,“实验性对话式AI”巴德正式公布,称其为“好奇心的发射台”。拉出来散步在2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谷歌更详细地介绍了Bard模型:“你可以与它互动,探索复杂的主题,实时协作,并获得创造性的新想法。”其中一项升级是:用户可以直接用自然语言提问,而不是用关键词搜索。从演示中可以看出,如果你想买车,巴德会从预算、安全等不同角度为你考虑,把这个问题简化,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合理。可以请巴德解释一下购买纯电动汽车的优缺点。此外,巴德还可以帮你规划旅行路线,告诉你哪条路线的风景最美,途中有哪些有趣的地方和好玩的事。NORA:没有单一的正确答案,巴德在融入搜索引擎后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体验。通常,当我们使用Google时,我们正在寻找诸如“什么是十二生肖?”之类的问题的快速、真实的答案。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深入了解。而对于那些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巴德会给出融合不同视角的答案。比如“观星要注意哪些星座?”对此,巴德有几点建议:猎户座非常明亮,即使在光污染的天空下,也能用肉眼看到。仙后座以其独特的“W”形而闻名,是夜空中一些最亮星星的家园。大熊座包含一个易于识别的图案-犁头,也称为北斗七星。飞马座是第七大星座,您可以用它来定位夜空中的其他星星、星座和物体。然后,巴德还会就一些相关问题提出建议,让大家有更深入的了解,比如:一年中什么时候看这些星座最好。又如:“钢琴或吉他比较好学,分别需要多少练习?”那么,这个时候的答案可能就是:“有人说钢琴更容易学,因为手指和手部的动作更自然……还有人说弹吉他更容易学和弦。”你可以看到这一切都与微软新推出的Bing聊天功能非常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巴德只能观看,不能体验。最后,开发人员将可以访问大量工具和API来制作AI驱动的应用程序。LaMDA:LanguageModelforDialogueApplications众所周知,Bard背后的大规模语言模型是LaMDA,此前已经名扬全球。Google在两年前发布了LaMDA模型,大受欢迎,甚至让Google的一位工程师相信它已经有意识了,人气达到顶峰。然而,由于没有向用户公开,LaMDA的热度逐渐消散。最近几个月,本应属于LaMDA的风头被ChatGPT抢走了。谷歌表示,这款Bard是基于LaMDA模型的“轻型版本”,它比完整的机身小得多,需要的计算能力也少得多。这可以让更多用户快速试用并获得更多反馈。重点!ChatGPT的训练数据集将于2021年结束,因此它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但是Bard的训练数据集来自于现在的互联网,所以Bard明显比ChatGPT更“潮”,更懂这个世界,所以信息量比ChatGPT大一个数量级(仅从发布会上看,这个好像成为Bard相比ChatGPT唯一的亮点)。不过最近有网友爆出用它聊天记录,实际效果其实还不错。用户:你好像很喜欢狗。但是,你不讨厌他们一直被咬吗?拉姆达:哦不!我不讨厌狗!我太爱狗了!我只是想和他们交朋友,更多地了解他们。如果他们想咬我,我不会生气,因为那只是他们的本能!发布会上,谷歌回顾了在第21届I/O大会上发布LaMDA时的辉煌。当时LaMDA的发布是全球对话模型技术的一次重大进步。正如谷歌几天前公开宣布的那样,它将在本周向“受信任的测试者”发布LaMDA的轻量级模型。巴德的发布时间还不确定。不幸的是,当Google首次发布Bard时,它打了自己的脸。请注意,巴德的回复之一是“JWST拍摄了我们太阳系外行星的第一张照片”。然而,这是不准确的。2004年,智利的甚大阵列(VLA)拍摄了太阳系外行星的首张图像,即系外行星。这颗被称为2M1207b的系外行星大约是木星的五倍大,距离地球约170光年。对此,谷歌尚未发表任何评论,这张图片还挂在CEO的博客上。平心而论,ChatGPT也好不到嘴边去谈跑火车,但它已经抢占了先机。如果后来者巴德只是“严肃废话”的第二种模式,恐怕对很多已经爱上ChatGPT的用户来说也没什么好处。10亿人使用:133种语言,更强大的上下文翻译在另一款拥有超10亿用户的重磅产品——谷歌翻译中,谷歌宣称实现了翻译功能与AI技术的进一步融合。例如,英语、法语、德语、日语和西班牙语的上下文翻译得到了改进。也就是说,可以根据输入的上下文翻译具有多种含义的单词和短语。这样,句子听起来更自然,连成语、口语都可以轻松搞定。现在,谷歌翻译已经能够理解133种语言,即使在离线模式下,也具备与33种语言进行交互的能力。在交互方面,谷歌为翻译应用设计了新的功能和用户界面。例如,向下滑动可访问最近的翻译,按住语言按钮可快速选择最近使用的语言。此外,GoogleLens的无缝AR翻译功能还可以将现实世界的翻译文本无缝融合到背景图像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体验该功能不仅需要安卓手机,还需要6GB以上的运行内存。AI视觉搜索:看到就搜索除了翻译功能,谷歌在GoogleLens上还有其他动作。例如,即将推出的“搜索屏幕”功能将允许用户在不离开应用程序的情况下搜索屏幕上出现的任何内容。例如,一位朋友向您发送了一段他们在巴黎购物的视频。如果您想了解有关他们经过的地标的更多信息,您可以激活GoogleLens并点击搜索屏幕。Lens会识别地标并提供一个链接,您可以点击链接了解更多信息。沉浸式地图:去哪里,就去哪里除了这些更新之外,谷歌还推出了一项名为“沉浸式视图”(ImmersiveView)的新功能。该功能结合了数十亿的街景和航拍图像来创建世界的数字模型。它通过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神经辐射场(NeRF)进一步增强,将普通图片变成3D视图。用户可以查看天气等信息,还可以查看一天中不同时段的路况和路况。此外,谷歌还增强了地图上的AR功能——LiveView。只需举起手机,借助AI和AR技术,您就可以找到身边想去的地方。带着摄像头移动会生成路标信息的导航和道路信息,以及从目标路线出发的方向,甚至给出行动指引(大箭头),比如在哪里转弯,在哪里上下楼梯等等在。它是一个实时生成的动态实时地图。已发布,但不完整。搞笑的是,直播一结束,所有人都被赶出了房间。网友惊奇地发现,谷歌居然把视频设置为只对个人可见!当然,最终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总的来说,谷歌的发布会给人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平庸,看起来像是一种防御策略,目的就是要戳破微软这几天炒作的AI泡沫。目前,Google的Bard只对有限数量的“可信用户”开放,而任何人都可以去Bing体验微软给出的例子或者加入等候名单。发布会伊始,谷歌副总裁PrabhakarRaghavan就感慨地说:搜索仍然是一个“登月项目”——使用搜索如此简单,但如何提高用户搜索的准确度却如此困难。(小编:咦?你确定不怕损失每年超过2000亿美元的广告收入?)困难。人工智能的引入将不可避免地重塑搜索引擎的形态。这场由ChatGPT引爆的搜索引擎大战,谁能笑到最后?时间会证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