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物联网系统依旧碎片化,智能家居何时才能不“智障”?

时间:2023-03-19 17:19:11 科技观察

从石器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的生活似乎已经被“思维”所改变,而那些“思维”的产物也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物联网如此,智能家居更是如此。2014年掀起智能家居热潮,物联网首次成为国内热点。但这场狂热以尴尬告终。目前,智能家居正处于爆发期。智能家居企业更加注重智能单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核心领导力,更多地推动自身的技术标准。产品兼容性差??,缺乏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的标准。.人们确实已经让他们的设备变得智能了,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使用智能设备。顶多在家电上装个APP,可以用手机控制,还不如家电上的物理按键方便。当物联网时代向我们走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孤立的智能设备只是基础,只有将智能设备连接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智能时代的效用。智能家电只是用,没有联动。企业在部署智能家居时面临着产品智能化的挑战,包括操作系统、物联网协议等,这导致了当前智能家居的几大痛点:产品连接体验不足、产品互通性差等。在在物联网领域,通信技术的统一意义重大,但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推动,这个过程肯定是缓慢的。在通信协议领域,目前有包括TCP/IP、MQTT、HTTP、CoAP等一系列标准,竞相扮演物联网与云端设备之间传输消息的角色。通信标准和通信协议不统一,导致各厂家生产的设备和产品,出厂通信标准和接口不统一。这是万物互联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智能家居发展无法逾越的一道坎。站在物联网的肩膀上,我们家电只能做简单的链接。在网关不能放权的时代,不同品牌的产品只能相互隔离,就像在孤岛上飘扬的旗帜,只能尽力做你看得懂的智能产品。因此,目前智能家居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是:家居用品越来越智能,但生活并没有变得更智能。各种设备都需要由单独的应用程序控制。同时,不同产品之间没有数据、生态、能力的通道。另外,共享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碎片化的效果,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体验。智能家居走向万物互联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找到用户的痛点,让用户的生活更加便捷和美好。比如,智能音箱连接的电灯、空调会不会和电视的语音交互发生冲突?带有烹饪信息的电饭煲能否让洗碗机提前做好工作准备?放置在南方和北方,使用时是否可以根据环境和生活习惯进行调整。如何让互联家电开始相互联动,变得更智能、更便捷,这些还需要打磨。因此,无法连接的单个产品只是一个安装了APP的数据孤岛。智能家居光有硬件产品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套的软件生态和生活方式。技术不是障碍,成本仍然是矛盾未来,我们的智能家居会变得比现在更“智能”一点,但也有可能彻底颠覆我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但不管智慧生命如何存在,它的价值就在于它总能影响到你。从本质上讲,智能互联就像一个网络。只有将各个独立的设备联动起来,才能提升用户的实际体验。响应,那么这样的智能家居就变成了“智障之家”。目前无线传输技术种类繁多,协议不同,各种传输技术之间不兼容,导致智能产品只能形成智能孤儿,难以实现数据交互和服务交互。所以大家都在抱怨为什么我们已经进入了智能化时代,但是我们的感知力为什么不强呢?一方面,技术不再是智能家居发展的障碍,但设备之间的互联还没有完全连接起来;另一方面,由于智能家居还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毫无压力地买得起智能家居,而所谓的智能也不是刚需,大多数人并不能经常使用,而且自然没有感知。今天,我们看到了智能家居改变人类传统生活方式的潜力,但还没有迎来智能产品真正走进我们生活的契机。原因是智能家居还不成熟。商业的三大本质是高品质、低价格、好服务。如果这三件事都能做好,产品被大众接受也就水到渠成。首先,智能家居的初衷是为了造福于人。与全方位的智能概念相比,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如何让产品更智能、更人性化,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满足用户痛点,并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运行,以最自然的方式融入家居生活,无中生有。从有到无,是智能家居行业探索的方向。其次,智能化领域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成本高的核心矛盾。毕竟站在用户的角度,再优秀的智能产品再好,只要有更低成本、更实用的替代品,就没有意义。虽然用户也想尝试智能家居,但也会考虑花这么多钱去体验一下。值得吗,有必要吗。在这个时代,所有的产品都需要让大众以合理的价格享受智能,只有降低门槛,才能走进大众的生活。最后,物联网是大势所趋,而智能家居无疑是消费领域物联网最大的一块蛋糕,是物联网时代的流量入口。根据麦肯锡《激发物联网潜能》报告,2025年智能家居产值将达到2000亿至3500亿美元。如今,智能家居市场的竞争已经全面放开。国内家电、互联网、房企对智能家居的热情越来越高。BAT、小米、360、海尔、美的等等,几乎所有的科技巨头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抢着智能家居市场的蛋糕,有的大刀阔斧,有的默默无闻。未来的智能家居行业将是各种力量在技术、服务、价格等方面的竞争,需要企业不断创新。打造多场景联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