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移动联通电信合谋式垄断:提速降费 做梦

时间:2023-03-19 15:37:25 科技观察

移动联通电信合谋垄断:提速降费的美梦不真实、利益微薄,引来更强烈的批评和指责。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电信行业被三大运营商垄断,巨额利润也被三大运营商瓜分。还有就是缺乏创新和活力,导致关税居高不下,降税实施困难重重。对此,业界加快电信市场化进程的呼声越来越高。现状:资费居高不下在运营商这一轮提速降费的大口号中,固网宽带资费下调幅度有限,4G移动流量耍花招,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不久前,中国联通在北京地区宣布,从5月17日(国际电信日)开始,全面提速。宽带用户综合网速至少提升110%,单品家庭宽带套餐年资费下调40%。几乎与此同时,中国电信也推出了宽带提速降费,100M宽带套餐年费降至2000元以内。但值得注意的是,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财报来看,固网宽带业务仅占整体收入的20%左右,粗略估计宽带业务将减少40%对于运营商来说,最多只有20%。“放点血。”如果说运营商在固网宽带领域“放了点血”,那么在用户需求更为迫切的移动宽带领域,运营商连为用户“放血”的诚意都没有,让独自“割肉”。.拥有少量固网宽带用户的中国移动推出了8大主要针对移动宽带领域的网络降费措施,包括推广夜间流量套餐、假日流量套餐、4G流量卡等。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电信还提出了定向话务、闲时话务等优惠措施。没想到,运营商的口号并没有让用户买账。不少消费者抱怨:“夜间流量套餐感觉像是在逗用户。首先,夜间上网需求很小,大部分用户在家上网都是用WiFi网络。另外,空闲时间流量和4G运营商挂牌的数据卡这样的措施已经存在很久了,在监管部门下达提速降费令之前实际情况并没有太大变化,可见运营商没有降价的诚意价格。”问题:串通垄断资费居高不下,网速落后,自然有历史因素,但长期以来,通信市场一直被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国企垄断电信,无论是宽带市场还是移动宽带市场,巨额的利润也被三大运营商瓜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工信部数据和运营商公告,国际漫游资费每年为运营商带来数百亿的收入。虽然运营商多次宣称下调国际漫游资费,但用户感知体验依然不明显。随着出境游客数量的激增,高昂的国际漫游资费仍然是很多出境游客无法解决的痛点。对于消费者长期以来的诟病,经营者自己似乎也有自己的不满。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私下告诉记者:“电信运营商虽然是国有企业,但三者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其他领域。”光纤到户的重要技术升级往往面临“最后一公里”难接入的问题,即住宅物业或开发商阻止运营商进入。据上述人士透露,物业索要“入驻费”的形式有很多种,有的需要一次性收费,有的需要单户合作费,有的需要一户一户的。建设押金。有的社区不直接要钱,而是分摊,或者要求经营者出钱改造社区设施。更重要的是,由于微信等互联网OTT业务的普及,大量运营商的语音、短信业务被蚕食,对运营商造成冲击,面临向流量经营转型的任务。总的来说,国内电信市场长期畸形发展,导致运营商呈现出上半身和下半身发展不平衡的尴尬局面,即“上半身”在市场上,与各家各司其职。其他,但下半身还是根植于系统。事实上,垄断病并没有根除。趋势:民间资本桎梏亟待破解。运营商被骂了很多年。或许,解决消费者与运营商之间的矛盾,唯一的出路就是推动国内电信行业真正的市场化。行业要求市场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务院《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提出宽带提速、电信资费下调等14条具体意见。为实现这些目标,三年内网络建设投资将达到1.13万亿元。业内人士认为,网络建设投资离不开网络提速降费,万亿元网络建设投资或将给民间资本带来巨大商机。去年初以来,工信部先后向40余家民营企业发放了部分批次移动转售业务试点牌照,这被视为移动宽带市场化的破冰之举。不过,不久前,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会长、虚拟运营分会会长缪建华表示,截至今年5月,国内虚拟运营商已发展用户600万,其中21家已开通转售业务,也就是虚拟经营商户总数的一半。不过,据记者调查,虚拟运营商的600万用户不仅是三大运营商的零头,而且水分很大。这背后是虚拟运营商受制于“批发倒挂”(即虚拟运营商从三大运营商处获得批发价高于运营商自身零售价),难以成立有效且清晰的盈利模式,意味着虚拟运营商在电信市场的生存都面临困难,更不用说与基础运营商的竞争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内电信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毫无疑问,这一过程将伴随着电信资费的逐步降低、民营资本进入电信市场并占据一席之地、流量经营的多元化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