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电信联通公布虚拟运营商名单,中国移动遭遇尴尬

时间:2023-03-19 15:23:05 科技观察

中国IDC圈11月1日报道称,虚拟运营商牌照进展依然纠结。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已经上报了移动转售合作企业名单,即虚拟运营商牌照的决定权转给工信部。颇为尴尬的是,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虚拟运营商很可能成为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争夺中国移动用户的渠道工具,这引起了中国移动的警惕。部分虚拟运营商名单现身据悉,10月28日,中国电信召集选定的相关企业与《移动通信业务号码转售》签署协议。苏宁、国美、迪信通、爱视德、天音、朗玛信息、贝微通信、乐鱼、万网、京东、联联科技、电话世界、用友软件等共计16家,比此前报道的少1家。、35网、长江时代、分享在线。这些企业就是中国电信公布的移动通信产品经销商,俗称虚拟运营商。从以上企业可以看出,有的是典型的社交零售渠道商,有的是没有社交零售渠道资源的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应该是在谋划发展集团客户。此前,在中国联通高层的亲自关注下,已有14家企业通过了中国联通的审核。据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把申请表提交工信部审核,最终决定权在工信部。不过,知情人士透露,这并不意味着最终的虚拟运营商牌照名单只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上报名单的简单叠加。虚拟运营商不能与其他运营商合作。这种情况下,如果同时申请两家运营商的合作企业,只能选择其中一家。在联通和电信基本放水之前,工信部已经要求两家以上的虚拟运营商与每个基础电信运营商进行合作。人们认为只有六个。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企业通过了联通和电信的合作资质审核。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朱军表示,“截至目前,还没有收到虚拟运营商牌照的正式申请,每个运营商至少要签约两家合作企业,我相信会超过这个数字。这其实反映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对虚拟运营商支持的积极态度。以中国电信为例,中国电信市场部总经理刘平曾透露,一位中国电信与虚拟运营商合作的原则一是销售互补,合作共赢;二是通过应用差异开拓新市场;三是希望虚拟运营商能够持续经营,长期合作与中国电信。”刘平说。“在品牌、资费、IT、客户服务等方面,中国电信也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此外,在品牌方面,虚拟运营商既可以与中国电信联名,也可以使用自己的独立品牌;在资费方面,中国电信将采用“产品优惠批发”的方式;对于与外界的合作,运营商的IT管理相对复杂。中国电信提出初期可采用系统租用方式,由电信提供计费结算支持;在客户服务方面,中国电信电信和虚拟运营商将分开,各自独立承担责任。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电信将虚拟运营商视为自己的渠道,希望虚拟运营商能够帮助其开发一些缺失的市场。中国联通本来在虚拟运营商上并不积极,后来想通了,因为联通可以通过虚拟运营商来撬动中国移动的中高端市场,尤其是一些集团客户。中国移动尴尬脸不过,目前中国移动尚未确认合作的虚拟运营商名单。对于这一点,工信部10月24日召开的三季度新闻发布会披露了同样的情况。当时,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朱军也表示,“手机转售问题确实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是推动入市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民营资本进入电信行业,似乎一切都很顺利,最近我们也了解了相关情况,几家公司的进展不一,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已经初步与一些公司达成合作,目前,我们正在加紧签署合作协议;中国移动正在加紧最后的谈判工作,预计相关协议的签署将很快完成。”据悉,中国移动的虚拟运营商接口部是采购部,中国电信的接口部是公共客户部,中国联通的接口部原是监管部,后来改为市场部。因此,有人形容中国移动将虚拟运营商视为乙方,联通一开始似乎将虚拟运营商作为监管对象,后来改为渠道合作伙伴,而中国电信在公众客户部设立接口部,从一开始,虚拟运营商直接被当做渠道。“为什么中国移动这么久都没有完成虚拟运营商合作企业名单?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是因为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市场占有很大份额,它不需要虚拟运营商帮助它开拓渠道,也不需要虚拟运营商,也就是说不管你怎么发展虚拟运营商,你实际上是在撬它的份额。这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不同。如果一家虚拟运营商真的发展起来,中国移动就相当于让出了一部分收入。是给别人的。而且,虚拟运营商经常打价格战或针对目标群体客户。前者是压低中国移动的APRU值,后者是因为虚拟运营商在抢夺中国移动的客户。显然,虽然中国移动在正式启动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时表示,“我们诚挚欢迎符合工信部要求的企业《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有意向与我司合作开展转售业务试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前来洽谈。我们公司会为前来洽谈的企业提供“《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合作需求书》”。但实际上,中国移动很难嘲笑虚拟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