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O2O产品经理心得:整体用户体验不如接地

时间:2023-03-19 11:55:45 科技观察

感情上,O2O业务的PM要求很高,经常觉得自己精力不够。商业模式要考虑,老板的想法也要听;必须收集客户意见,司机的表达也要合理化;数据报告要看,产品原型也要画;打入打工圈(绝对没有鄙视的意思,场景需要)。事实上,在这个新兴行业中,大多数PM都比较年轻。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生阅历?线上线下两个方向的产品定位就够虐了。所以,可怜的产品经理,有时候需要怀着屌丝的情怀去欣赏一个高富帅的产品,有时候需要想想父母的辛劳,来帮助我们理解线下的欲望。结果只需要两个字就可以表达:努力。痛并快乐着!我们有幸参与到当下最火爆的事业中,还是应该心存感激的。用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机会;用户在,产品经理的职责也在,70万的年薪还在等着呢。告诉我你的经历。1、APP的用户体验似乎没有那么重要。请不要急着拍砖,我只是说“不是这样”。以易到用车的服务为例,订车只是第一步,其次才是用车体验和售后体验。所以,订车的体验是需要做好的,只是重要性比例降低了。我们都知道要把体验做到最好,我们应该为此不懈努力,但现实需要实现,产品体验也需要有优先级。有一次,我们有两个产品迭代要做:在乘客应用程序上引入语音功能,并为司机建立评估机制。由于开发资源问题,我们纠结于应该先完成哪个功能。客户调研后,都觉得语音会很方便;司机也需要量化服务。后来,PM们还是下线了。乘了几趟车后,司机的一个小行为给了我们答案:很多司机在运营时都会调低手机音量或关闭新订单的语音播报功能,让车上的乘客感受到更舒服。我们确定更重要的是建立评价体系。通过在线和离线,用户体验一词变得更加三维。对于一个用车的老客户来说,提升APP上一个界面按钮的感知,不亚于司机为客户开门的细节体验。对于坐在办公室里的产品经理来说,看似很容易看到界面的调整,却忽略了司机的一个服务细节,无法在数据中体现出来。2、线上产品解决线下体验,事半功倍。我们看到了一些叫车服务。如果乘客订车后赶时间,会多次打电话询问司机位置,影响司机的驾驶注意力;不方便接听电话。这种情况往往会给乘客和司机双方带来不确定感,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大家多年来都接受了这种线下体验。我们也有这样的生活体验,通过易到产品系统中的这个线上展示得到了提升。乘客预订易到的用车服务后,上车前可以关注APP一段时间,随时可以看到车辆的位置信息以及与车辆的距离。有了这些信息,乘客的心情会平静很多,也不再需要频繁地通过电话与司机沟通。一个小小的功能细节可能会增加用户对产品的好感度。3.线下申请不要太漂亮。我们去年推出了一个版本的驱动端软件。上线没多久,就有司机抱怨新版不好用,希望换回老版。平心而论,我们在新版本上花费了很多精力。目标是打造一款“互联网级用户体验”的驱动软件。UI同事也对界面做了很多美化。但为什么它不起作用?后来实际去线下体验了一天司机的工作,才明白了一个问题:与实用相比,美观只是浮云。例如界面字体。UI同事为订单界面定制了最佳视觉效果的文字比例,整体界面感觉柔和。但我在驾驶过程中发现:阳光下的屏幕灰暗昏暗,配上浅色文字,几乎只能看到自己的脸……像多余的控件。开车时,手机终端固定在前挡块上。需要保持控制方向盘的姿势,而对于服务单的界面切换,食指前伸滑动界面的感觉,远不如大拇指握在手中那么方便……有也是语音播报命令。虽然前期也请了司机听语音播报命令,但实际开车去服务乘客的时候,发现作为司机使用这个功能并不容易,会考虑到行车安全以及乘客的感受;广播的时候,有些位置信息还是反映不出来。这次改版的落差让我深刻理解了三个问题的内涵:我们的用户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用易到做什么?——我们的用户是线下的司机,而不是我们自己在线上;——他们不会坐在办公室里;——他们希望通过触手可及的产品赚钱,而不是像迪克一样到处玩耍。这时候,产品经理就需要更加注重“传统”的产品思维,参与到整个服务体系和业务环节中,产品的设计和调整也需要在线下进行。往往我们在网上观察和思考的时候感觉很好,但不一定是司机群体需要的。4.需要团队合作。因为要做的工作太多,时不时要做线下体验,还要关注行业动态和竞品。经常早起刷牙,在上下班的路上“想着触手可及的生活”。其实,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在这样一个长期的服务领域,O2O服务需要团队合作,各司其职。一方面,细化的分工可以让专职产品人员更加专注;另一方面,每个产品经理也需要扩展一个步骤来保持彼此之间的交集。以易到自身的产品体系为例,我们将其分为“2+1”模型:乘客预订端、司机应用端和平台端,我们也称之为“哑铃”结构。每个产品组可以专注于自己的用户群体,负责自己的产品规划。但是,不管是哪一端的产品经理,每个月都会去线下体验乘车和代驾服务。有时候负责客端产品的同事去体验司机的工作后,回来的感觉会更贴近司机群体的需求,也可以从线下的角度看自己的产品,收获更多。产品往往互为牛角。总的来说,线上体验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一般不会太难;020业务要求产品经理更加精益求精,更加关注线下。O2O模式似乎又一次颠覆了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角色。“传统”的互联网产品经理,也许你只需要坐在办公室,动动手指,看报告,琢磨竞品,也能做出漂亮好用的产品;但在O2O发展的今天,产品经理被赋予的职责更多,能力要求更高,精力进一步分散。你不仅要面对网络上的精英屌丝,忍受他们的挑剔,还要放下身段去服务那些为你提供资源的草根大叔们,了解他们。庸俗。有时候,你不是那群人,你猜不透他们的想法,只能走在他们中间,观察、倾听他们的声音。O2O这个概念我听了很多,我更喜欢叫O&O,两个O,没有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向所有PM大喊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