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当教育这棵老树遇上区块链这盆水,是时候长出新芽了吗?

时间:2023-03-19 10:04:00 科技观察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首批197个国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号。众所周知,2018年上半年,区块链火爆,玩家蜂拥而至。可以说“站在区块链的风口浪尖上,猪都能飞起来”。然而,随着借区块链之名炒作、造假的行为增多,曾经炙手可热的区块链在2018年的寒冬中逐渐低迷。此次国家网信办配合2月15日实施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依法组织开展备案审核工作,无疑保障了区块链信息服务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据了解,此次197个国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号,不仅涉及供应链金融、司法公证等热门领域,还涉及三个教育项目,分别是:北京智糖科技有限公司教育系统项目、北京东大正宝科技有限公司Link100职业能力链项目、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来学习轨迹链项目区块链+教育:区块链新组合,专注于教育服务和保障,能够引起教育行业的关注和尝试,主要是因为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区块链技术主要由三大技术组成:分布式账本技术、非对称加密算法技术和智能合约。基于此,它具有去中心化、共识机制、可追溯、高信任等特点。因此,区块链的特性可以对教育行业存在的问题做出规范性的解决,主要体现在教育服务和保障方面。据笔者分析,该项目可能会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学生的学习数据和成绩,形成可靠的档案供学生和第三方机构使用。产学合作搭建新桥梁。此外,智汇堂儿童成长教育系统、Link100职业能力链也应用在这方面。就智慧堂儿童成长教育系统而言,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记录孩子的数字化成长,可以发现孩子的天赋,实现有趣的学习,进行个性化的成长规划。这类似于未来学习轨道链,是为K12教育开发的项目。正宝科技针对成人职业教育开发了Link100职业能力链项目。可将个人职业能力证书、教育培训流程等数据写入区块链,并提供共享和认证服务,为企业招聘提供更多信息。为获得受访者准确、真实的信息,也能促进成人就业,有效解决当前教育领域学分制缺失、中学与企业教育就业分离等实际问题。综上所述,企业对区块链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个人学术信息大数据的应用上。事实上,区块链+教育的应用非常广泛,这些应用可以有效解决未来教育行业存在的痛点。首先,它可以建立学位证书制度,解决世界范围内的学历造假问题。在《围城》中,钱钟书先生写了主人公方鸿渐学历造假的事。从海外回来后,他什么都失败了。回国后,他花钱考取了“克莱顿大学”的学位。“招摇撞骗”。现阶段,即使有学信网的存在,也无法杜绝学历造假。据了解,不法分子可第一步搜索同名同姓毕业生,第二步利用学信网漏洞解码获取包括毕业证编号在内的所有信息,制作毕业证、学位证和第三步的学籍档案。轻松打造学历的步骤。对此,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可验证、不可篡改的存储系统,将学位证书等文凭置于区块链数据库中,可以确保其真实性,轻松有效地解决学历问题。欺诈问题。这不仅使资质核查变得简单有效,也为学校和企业节省了时间、人力和物力。其次,面对教学与教研数据的“孤岛困境”,区块链可以构建安全、高效、可信的开放教育资源新生态。现阶段教研数据“孤岛困境”现象主要表现在教案、课件、科研成果和学术抄袭等方面。比如年初以来,博士生翟天临的抄袭事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湖南大学硕士刘梦洁,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大大降低了国内学术界的尊严和公信力。对此,区块链非对称加密算法所保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加强对资源版权的保护,同时区块链还具有透明的特点。因此,可以查询、追踪和获取学术资源的创作信息,从源头上杜绝抄袭。第三,针对笔者在购买考研学习资料时遇到的被骗等问题,区块链可以打造智能教育淘宝平台,实现资源和服务的全天候自动交易。随着“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很多在职员工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都会进行自学,比如考研和各种证书考试。对此,人们需要购买学习资料或专业培训机构,但往往会因为供应商夸大的说法而上当受骗。在这种情况下,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此时,消费者在平台发送购买信息后,系统会根据智能合约的运行规则,自动向消费者发送相应的学习资料。交易过程公开、透明、不可篡改。每笔交易似乎都在全世界的人的监视下,一旦发生欺诈等违法行为,就会被全世界的人封锁。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学习者与培训机构、学习者与教师、机构与机构之间的点对点交易,无需第三方支付平台,大大节省了运营成本中介平台的维护成本。最后,作为底层技术,随着区块链的成熟,它可以在更多方面发挥作用。但总的来说,区块链+教育很难直接应用于教学,更多是为教学和教育活动保驾护航。但是,上述应用仅限于“理论”,在实际应用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区块链+教育: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的成长不是直线上升和一帆风顺,而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有根深蒂固的执着旧事令人沮丧。区块链作为一项新兴的新技术,在2018年就饱受质疑,一度处于风口浪尖,更何况结合与人息息相关的教育,更是难上加难。*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市场监管缺失根据国内首批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号内容,我国区块链技术应用主要分布在金融领域,分布在教育领域分布在197个项目中的只有3个,占比不到2%。由此可见,我国区块链在教育领域的实践经验还很少,推广会有较大的阻力。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性质与传统教育管理机构的中心化性质相悖。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和监管制度保障,传统教育管理机构将因其利益受到极大损害而极度排斥,这也导致相关部门对区块链+教育应用的大规模推广持谨慎态度。例如,个别学信大数据平台将严重侵犯学信网的利益。要知道,学信网目前是国内唯一的学历认证平台,称其为“垄断”也不为过。随着区块链个人学信大数据平台的落地,学信网将以其庞大的系统全力压制。其次,区块链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利益分配难以平衡。同样由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区块链数据不属于某个中心,而是属于数据的产生者,即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部门。因此,区块链数据的使用难以透明化、合??理化,市场监管的缺失将严重阻碍数据的合理使用、有效使用、合法使用。*系统网络容量小,存在师生数据隐私泄露风险。文档齐全,甚至有泄露的风险。另一方面,数据传播效率和数据传递的及时性也会出现困难。例如,为解决数据孤岛困境而构建的开放教育资源生态,每时每刻都需要记录数以千计的课件、文章、学术等教育资源。一旦数据存储出现问题,将导致大量教育资源数据泄露,而且是匿名泄露,意味着所有教育资源都将无主,后果不堪设想。同时,及时解压下载也会有很大的问题。技术+管理的结合:短期替代效应与长期奇点。区块链作为新生事物的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依然光明。面对现阶段或未来的问题,我们不要着急。要知道,区块链+教育的应用模式是一个螺旋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在互联网江湖(ID:VIPIT1)团队看来,面对区块链+教育应用的问题,可以通过技术+管理的结合来解决。*短期技术+管理替代在经济学中,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变动对其需求的影响称为替代效应。当应用于区块链+教育的应用时,可以推论出区块链+教育的实际应用效果不变,不成熟的区块链技术可以被现有的技术和政策管理所取代。针对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我国可依托中国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发展联盟等组织,联合教育领域专家,借鉴区块链国际标准化制定的先进经验,深入研究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应用区块链技术在再教育领域应用标准和规则制定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样才能最快解决法律法规不完善的问题。目前看来,我们正在积极实施这个计划。针对利益分配不均带来的问题,我国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利益分配方案,妥善处理好传统教育管理机构与运营平台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使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应用成为可能。教育领域深受各部门欢迎。认可减少推广和运营的阻力。针对数据存储容量小、隐私泄露等问题,可以与其他存储和加密技术的优势互补,形成协同效应。具体来说,对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部门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权限管理,采用非对称加密技术对各类数据进行加密;它还可以利用云存储技术和5G技术实现容量扩展。此外,还可以结合算法技术和现实约束,在提升系统算法水平的同时,通过法律担保、部门监管或信用抵押等方式进行联合管控。*期待奇点时刻到来已久奇点大学创始人库兹韦尔曾说过:“奇点是指一项技术在成熟之前的缓慢潜伏发展。一旦技术水平和市场环境成熟,发展速度将变成指数增长曲线,而这个转折点就是奇点时刻。奇点时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现阶段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的进步,是不可能有后未来奇点时刻到来的。因此,区块链+教育的应用推广虽然会遇到障碍,但仍需坚持不懈地继续实施,其中宣传推广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对培育民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行业迎来智慧升级:在技术上,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逐步落地教育行业;在场景上,教育与科技进一步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