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智能手机的2018年:翻山越岭?

时间:2023-03-18 23:03:37 科技观察

2018年的冬天格外寒冷。资金链断裂、出货量萎缩、倒闭重组……寒风中,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瑟瑟发抖。为了应对寒冬,厂商绞尽脑汁,炒冷饭,抱大腿,堆配置,抢首发。无论是龙头厂商,还是小众品牌,都需要在极其拥挤的空间中站稳脚跟,努力将地盘寸寸扩大。OK2018年对于中国智能手机行业来说是多姿多彩而又充满危险的一年,而对于那些还活着的人来说,战斗还在继续。在今年的手机大战中,屏幕是无法回避的分战场。刘海屏、水滴屏、弹片屏、打孔屏、折叠屏相继问世。你唱完,我就出现在舞台上。说到底,还是大家对屏占比的执念。就像海伦对特洛伊木马的执念,这种痴迷也吸引着各家厂商不断迭代,2018年新品增幅0.1%,刷新更高的屏占比。小步快跑的迭代方式带来了一波新品频出,但这样一来,手机机型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年中,vivo以惊艳的vivoNEX拉开了弹出式摄像头的帷幕。之后,OPPO、小米、荣耀、联想等也迅速跟进,发布了各自的滑盖式或弹出式相机机型,屏占比干掉了之前的刘海屏和水滴屏。当这股风潮逐渐平息之时,vivo于12月11日在上海发布了另一款名为“NEX”的新品——vivoNEX双屏版。双面屏的概念并不是vivo率先推出的。今年早些时候,俄罗斯的YOTA3系列和海信A2Pro等机型就尝试了前置液晶屏和后置墨水屏的设计。这是因为正面屏幕的争夺已经变得十恶不赦,哦不,绝境中产生的“异变”——直接突破100%屏占比。说回vivoNEX的双屏版,它和努比亚X一样,背屏没有采用墨水屏,同样采用了液晶屏。基本上,正面能实现的功能,背面屏幕都能做到。实现多任务操作。此外,背屏的主要贡献体现在拍照、游戏和一些鸡肋的“心情传送”功能上。不可否认,这款颜值在线的双面屏手机很酷,但是按下侧键,翻身使用背屏,再按下侧键返回主屏的操作确实是一个位超标,突破用户使用习惯。而3500mAh的电池容量对于两块液晶屏来说也不够用,尤其是对于这样一款主打游戏新体验的机型来说。穿孔屏风也迅速流行起来。12月10日晚,三星在北京发布了首款挖孔屏手机GalaxyA8s;同一天,荣耀还宣布将于12月底发布荣耀V20,同样采用打孔屏设计;而近日来自小米产业链的消息,小米也将在明年1月发布一款采用京东方打孔屏的新机。除了双面屏和打孔屏,更高级的折叠屏也跃跃欲试。就在华为和三星谈折叠屏上市的时候,陈咬金被半路撞死,而国产屏幕厂商柔宇科技则在10月底火速发布折叠屏手机“FlexPai”(柔派)。柔宇科技的半路抢劫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款机型目前还在预售中。更现实的情况是,折叠屏真正的竞争要在明年才开始。对于厂商来说,届时是展示真正技术的时候了。屏幕越来越大,手机越来越薄,电池的空间非常有限。电池容量很难提升,所以大家都在充电上下功夫。从有线充电到无线充电,从“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到华为的40W超级快充,甚至Mate20的反向充电,都在努力解决用户手机已经高频化的问题日常用品。电焦虑。但快充是治标不治本,少充才是真正解决用户痛点的办法。目前,电池悖论仍未解决。除了屏幕和充电,内存也成为了对比的卖点。在过去的一年里,智能手机的存储容量从4GB上升到6GB和8GB,并继续攀升至10GB和12GB。12月18日,联想发布的Z5Pro采用了12+512GB的组合。年中,坚果R1也直接将内存提升到了1T。纵观苹果的3GB和4GB运存,我还没有看到苹果用户觉得运存太小,存储太小不流畅。所以,Android机型在跑分和跑分上如此卖力,难道真的不考虑在更本质的系统问题上动刀吗?除了硬件上的军备竞赛,关于AI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凶猛的。在美颜技术上领先全球的中国手机品牌,除了比拼摄像头数量,还有赖于AI算法的不断突破。从“这一刻更清晰”、“拍照更清晰”,到“照亮你的美”、“更懂你的美”、“偶像级自拍”、“把人拍得更美”、“好看的自拍”、Slogan进化的背后是需求的变化。在社交网络、照片分享等趋势的影响下,“清晰”已经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现在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很直接,就是“美”。而手机厂商也抓住了这一点。各种整形级别的算法在让用户的自拍变得更美的同时,也要保证自拍足够“自然”。在手机厂商的努力下,中国年轻人对自拍的兴趣和需求得到了进一步挖掘。由此产生的共鸣和相互刺激,让中国手机的拍照和美图技术“无人能及”。如果说这些PK赛场都是“堆料”,那么明年的5G极速之战就“硬核”多了。这样一想,不禁为手机厂商感到惋惜。炎炎夏日的2018年还没过去,2019年的试卷就已经下达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能拿到下一张试卷也是非常幸运的。毕竟这个冬天,已经有好几位考生被请出了考场。在激烈的竞争下,无论是头部还是小众,智能手机厂商都必须也只能拼尽全力才能生存。掰手腕金立破产、锤子奄奄一息、美图托管小米、三星天津工厂撤出、苹果销量下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中国智能手机领域发生了诸多变化,其中大部分是惨淡的。如果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可以看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物种多样性”进一步弱化——在此过程中,华为、OPPO、vivo、小米四大国产头部企业不断蚕食市场,二线和小众品牌要么抱在一起取暖,紧贴大腿,要么摇摇欲坠。这是一个过程,一个中国品牌对内洗牌,海外插旗的过程。今年,华米OV在确立国内领先地位后,在国际化方面也不甘示弱。声音最大的是小米。国际化是小米让它起死回生的努力之一。2014年起,小米开始推进国际化战略,先后布局印度、东南亚、东欧等新兴市场。财报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Q1,小米海外市场销售额分别为40.56亿元、91.54亿元、320.81亿元和124.7亿元,占公司总销售额60.7亿元收入。%、13.38%、27.99%和36.24%。今年Q3,小米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3.9%。尤其是在印度市场,小米手机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根据CounterpointResearch报告,2018年Q3,小米占据印度手机市场27%的份额,位居第一;其次是三星和vivo,分别为23%和10%。此外,欧洲市场也成为小米的新战场。国家手机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9月,在西班牙和意大利,小米取得了线上最好成绩。与印度市场不同,欧洲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用户对产品非常挑剔。一加手机创始人刘作虎曾表示,在印度、非洲好卖,但那不是国际化。只有得到欧美的认可,才有资格谈全球市场。因此,不仅是小米,华为、OPPO、vivo、一加都瞄准了欧洲市场。OPPO今年的旗舰FindX在法国巴黎发布。在连连高调发布,进军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俄罗斯市场。欧洲市场线上销售额占比超过25%。在品牌定位的转型上,OPPO也在寻求更高端的形象。从Find系列最初的代言人莱昂纳多,到巴萨定制版R11,再到FindX的内马尔和兰博基尼合作款,OPPO的转型之路还在继续。作为俄罗斯世界杯唯一的国内智能手机品牌赞助商,这创下了vivo单项营销投入的记录,也有效提升了vivo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为了进军欧洲市场,OV今年继续强调创新。FindX和NEX以独特的机械结构抹杀了iPhone的痕迹,用产品创造了一个不被“营销”、“渠道”、“跟风”等标签束缚的新形象。.近年来,华为旗舰机型P系列和MATE系列均选择在欧洲上市。对于华为来说,欧洲市场的地位仅次于中国,在这里形成了坚固的盾牌。今年以来,荣耀也加快了出海步伐。在荣耀magic2的发布会上,荣耀正式公布了新logo,改为大写的“HONOR”,并在黑色星期五战报中位列法国、德国、英国、和意大利。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2018年4月,荣耀在印度市场实现了300%的增长率,成为印度市场增长最快的智能手机品牌。其中,荣耀9青春版上市90天销量破百。万个单位。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荣耀手机在印度市场同比增长450%,再次刷新纪录。性价比攻占印度市场,创新品质登陆欧洲市场,中国品牌出海步伐稳健有序。但糟糕的是,根据Canalys的数据,今年Q3,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整体销量下滑1%,这是印度市场第二次出现萎缩。与此同时,印度本土手机企业Micromax出货量重新挤进前五。背后是政府的支持,还有印度消费者的爱国情绪——虽然只下降了1%,而且很可能是阶段性的,但一旦发出收缩的信号,就会形成趋势.发生在中国市场的从蓝海到红海、从增量到存量的故事,将在印度市场重演。印度市场增长空间大幅收缩,增速放缓,消费情绪逐渐回归理性。对于前来赚钱的拓荒者来说,接下来的收获是大丰收还是洗牌,很难预料。不过想一想先行者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冷遇,或许我们也能学到一二。未雨绸缪,“死”过一次的小米这次嗅觉更加灵敏。继今年9月大规模架构调整后,不久前小米再次调整组织架构,将销售与服务部门重组至中国区,并任命高级副总裁王川为中国区总裁。加码中国市场,小米对“守正”这一点有了更深的理解。除了发力国际化和品牌营销,头部手机厂商也无一例外地瞄准了IoT领域。OV的IoT生态联盟、小米的产业生态链、华为、荣耀在彩电等智能家居的布局、联想的SIoT、360的S-AIoT,都预示着一个庞大的新兴产业正在崛起。推陈出新、挺进出奇、未雨绸缪,代表中国力量与智慧的智能手机厂商正在出击。号角声翻山越岭,以华米OV为首的国产手机品牌的迅速崛起,给苹果和三星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眼下,这支中国手机大军正走向全球战场,并在印度和欧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他们在中国特色“新零售”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精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策略。在产品方面,各公司从高端到入门的产品线也在不断完善。从欧洲到农村,每家公司都有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型号;危机意识也很到位,折叠屏、多镜头、反向充电等新技术和卖点马不停蹄地涌入市场。这是一个已经休眠了很长时间的喷发。当方向对了,每一步的努力都会带来正向的反馈。根据Counterpoint数据,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87亿部,其中三星手机出货量为7230万部,市场份额为19%,排名第一,出货量同比下降13%-年;华为和苹果分列第二和第三,出货量分别为5200万台和4690万台,市场份额分别为14%和12%。第四名是小米,市场份额为9.0%,紧随其后的是OPPO、vivo、联想。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厂商总出货量市场份额增长33%。如果这是一场群殴,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已经成为全球战场上的一群狼。攻势上的中国品牌意气风发,距离苹果、三星等老牌巨头的每一步都是值得庆祝的里程碑。不过,即使苹果销量下滑,三星在中国消失,巨头的影子也不容忽视。除了硬件,让苹果生态真正丰满立体的,还有iOS系统开放带来的软硬件协同。在今年的秋季大会上,库克宣布全球iOS开发者数量已突破2000万,覆盖77个国家。Apple的开发者已经从AppStore赚取了超过1000亿美元,现在AppleAppStore每周有5亿访问者,是世界上最大的应用程序市场。联想到最近苹果因为AppStore抽成30%而面临的反垄断诉讼,我们无法理解这句话:你不是为iPhone的硬件买单,而是为苹果的iOS软件生态和软件买单。硬件协同效应带来溢价。海量的iOS用户激发了数千万开发者的热情,开发者贡献的创意和技术让苹果用户体验到最酷的应用软件——APPStore构建的超强双边网络效应,应用软件。供给侧和消费侧都筑起了高墙,困住了一半以上的用户。有人说苹果本质上是一家披着手机外衣的软件服务公司,这并不奇怪。对于三星来说,它是一家披着手机外衣的半导体公司——从SOC芯片、NAND、DRAM、OLED屏幕、CIS,甚至电池,三星包揽了一切。在智能手机行业,实现这样的硬件是可能的。垂直整合,只有这一个。三星凭借其在供应链中的强大话语权,依然能够抓住包括苹果在内的几乎所有手机厂商的命运,并打造出马里亚纳海沟一样的护城河。因此,当我们看到三星、苹果市占率下降,而华米OV市占率快速上升时,我们不能“沾沾自喜”,因为核心技术的把控权还在别处,生态协同的魅力难以企及。休息。海底的冰山很容易不动摇。5G的到来将成为超越曲线的契机。机器换人的巨大浪潮下,危险与机遇并存。坚不可摧的冰山能否被打破,后来者能否乘风破浪,是这场战场上关注的焦点。“华为是4G的领头羊,华为将成为5G时代的领头羊。”一向高调的余承东对华为在5G时代的表现充满信心。任正非在上海研究院的5G业务报告会上也表示,“如果我们的产品做好了,我们可以服务全球绝大多数运营商,我们就能掌握主动权。所以在5G问题上,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实现战略领先。”11月30日凌晨0时57分,OPPO成功开启全球最大规模5G手机微信视频通话,视频中出现的人物是来自OPPO全球六大研究院的工程师,一起高呼“HelloOPPO,Hello5G”。在6日12月6日“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vivo披露了5G手机研发的最新进展,其5G样机首次实现高清手机视频直播,小米手机也打通了5G今年9月信令和数据链路连接,5G毫米波(mmWave)连接也已在10月连接。雷军表示,配合全球运营商5G发布节奏,正式量产的小米5G手机将明年第一季度在欧洲上市联想8月宣布推出“5GReady”手机MotoZ3,通过连接模块即可变身5G手机e.杨元庆表示,可作为MotoZ35G接入中枢的5G模组(联想5G)也将于2019年初推向市场,届时联想将成为首批提供5G体验的厂商对于移动用户。赤脚者不惧穿鞋,来自中国的进攻者正摩拳擦掌,向着有超车可能的5G弯道全速前行。无论是在产品创新、渠道拓展、国际化、新零售等方面,中国手机厂商都在不断补短板,甚至已经做强。5G之风扬帆起航,巨浪之下,国产厂商突围之战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