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站在服务机器人市场前沿,安全值得关注

时间:2023-03-18 16:58:25 科技观察

当前,服务机器人被认为是中国机器人弯道超车的重要契机。各类企业纷纷涌入这一领域,全球各地的各类展会、论坛也在蓬勃发展,互联网和物联网初期的浮躁似乎正在重演。据专业机构预测,2016年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有望突破100亿。从长远来看,服务机器人的市场容量和增速将远高于工业机器人,其巨大的发展空间不容小觑。安防机器人作为服务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对安防需求的提升,大有可为。服务机器人巨大的未来市场?????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我国机器人的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十三五”期间的工业。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机器人5万台以上;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将超过300亿元;培育3家以上企业,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机器人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8万小时……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智能机器人可分为两大类: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是指在家庭、社区、酒店、机场等商业场所为人类提供各种智能服务的机器人。由于用途广泛,服务机器人产业市场巨大,未来3年有望达到1000亿元规模。安防机器人或突破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发展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服务机器人主要面向老人、儿童和家庭。有护送机器人、早教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总体出发点是优先补充和替代传统的底端服务业。安防机器人,包括消防机器人、安保机器人、巡逻机器人等,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一些现实世界的问题。它们具有发展价值,有望成为开拓服务机器人市场的主力军。从产品本身来看,以安防机器人为例,其价值和发展前景十分诱人。首先,安防机器人的应用可以显着降低事故发生率。例如,在人类不易进入的环境或相对危险的地方,安保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进入现场进行排爆作业。与体力劳动相比,无论是在实际操作上还是在心理状态上都会更有优势,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其次,安防机器人具备多功能集成能力。安防机器人集成视频、语音、气体监测、一键报警等多个系统,从仿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对现场环境进行多维度、立体的监控.安防机器人作为新兴产品,融合了传统安防行业的多项技术。它不仅可以协助人们完成重要场合的监控和安保工作,还可以实现数据采集,形成一个完整的监控系统,在安全方面具有优势。第三,安防机器人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以某商务中心为例:客服机器人=1个前台客服,1个推广人员,1个安保人员(每人月薪5000元预估);每个机器人都为运营商减少了安保人员,为客户服务人员节省了成本。18万元/年。可观的经济效益是很多企业愿意引进机器人的重要原因之一。第四,安防机器人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2015年,国务院提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强烈现实意义的提法。把握发展脉搏,顺应国情民意。是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航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安防机器人”既迎合了国家的自主创新,也是安防行业的一次新尝试。从技术角度看,巡逻机器人以机器视觉为核心的观察和判断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快速构建机器人视觉,结合移动特性,对视频抖动、智能分析算法、双目识别、多眼全景视觉等进行大量优化,使巡逻机器人初步具备人性化比如属性,这是安全基础带来的技术优势。安防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兴产品,不仅可以在重要场合代替人完成监控安保工作,还可以实现数据采集,形成完整的监控系统,在安全性上具有优势。因此,安防机器人在市场上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在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的运用方面,安防机器人大有可为。随着机器人概念的不断升温,各类服务机器人不断涌现,家庭成为竞争的又一主战场,大众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巡逻机器人能够减少人力投入,提升安保能力,也成为安防机器人的发展方向之一。国内机器人产业有待发展。安防机器人的研究从1991年到1994年有了显着发展,2002年进入成长期,2011年后加速增长,远未达到饱和期和衰退期。当前的创新潜力巨大。国内安防机器人研究起步时间比国外晚10年,但仅晚5年进入成长期,并从2009年起成为世界第二大造纸国,发展迅猛。目前,我国安防机器人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产业规模尚未形成,难以满足日益迫切的需求。因此,面对这个巨大的未来市场,我们需要通过自主创新来满足市场需求。这也是中国安防企业在安防机器人产业布局和研发布局上的战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