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一部手机管健康打通医疗全场景,腾讯以C2B助力智慧医疗

时间:2023-03-18 15:54:19 科技观察

一部手机管理健康,打通整个医疗场景,腾讯用C2B助力智慧医疗健康业务成绩单披露。会上,腾讯发布了医疗六大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和实践案例,并发布了腾讯“杏林计划”,与行业伙伴共建智慧医疗健康新生态。图: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唐道生表示,腾讯将以C2B为切入点,用“双轮驱动”助力医疗健康智能化。一方面,帮助个人打通信息、挂号、咨询、购药、支付等健康服务环节,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健康服务;另一方面帮助政府、医院、医疗机构、医药企业进行智能化升级。通过数字化解决方案支持供给侧创新。图片:腾讯向行业伙伴发布“杏林计划”,共同打造医疗健康新生态“科技战疫”,成效显着。一部手机管理健康,助力医疗普惠应对疫情。数字技术给社会“战疫”带来巨大威力。唐道生表示,腾讯不是医疗健康的“旁观者”,而是与广大医务工作者并肩作战的“同行”。抗击疫情期间,腾讯医典联合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张文宏主任等专家学者,在线提供50余场直播、500余部视频、1600余条原创内容,开展为用户进行防疫科普;疫情查询120亿人次;腾讯义诊服务平台累计服务超过1500万人次;腾讯开源技术,为60多个省市卫健疾控部门、300多家医疗机构、众多合作伙伴提供“抗疫工具箱”……随着智慧医疗进入普惠期,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思潮开始流行,腾讯帮助个人实现了“一部手机管理健康”:通过腾讯医码、医保电子凭证、电子健康卡等产品实现了“权威科普一键搜索、就医一码支付、病历档案一卡管理”;打通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个人健康服务全流程,并承载于腾讯平台健康小程序,通过微信支付页面的“医疗健康”服务,向全国微信用户推送。截至目前,腾讯医典已与全国5000名医生、院士、专家合作,打造覆盖10000余种疾病、诊疗全过程的专业医学科普;微信医保电子券实现“一码通”看病买药、无卡就医”,覆盖全国31个省份150个城市;微信渠道电子健康卡已落地20个省份并打通1500余家医院,检查报告、病历随时查询;全国1500余家医疗机构预约体检,2000余家医院支持在线挂号。依托腾讯面向用户的能力和腾讯将以C2B的方式助力医疗健康行业更智慧。生态,实现三大目标:提高公民健康素养、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进三药联动。科技连接医患,在六大领域智慧医疗C2B实践会上,腾讯发布最新医疗C2B实践案例,涵盖大数据疾病预测、AI慢病管理等创新技术,提升医生效率,以及两卡一卡平台、科普开放平台、智慧医疗等创新解决方案。腾讯天眼实验室负责人郑叶峰分享了基于医学大数据的疾病预测技术,让算法模拟医学生成长为医学专家的过程,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横向联邦学习等技术解决问题如训练样本不足,并加强算法的可解释性,让AI不再是“黑匣子”,辅助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做出决策,提高诊断效率,降低误诊风险患者。目前已涵盖儿科、肿瘤科等多个领域。500种常见病。腾讯西博实验室负责人范伟带来了“AI+慢病管理”在心衰、帕金森、房颤、银屑病等疾病中的应用成果。针对慢性病患者的居家健康需求,实验室结合AI、语音识别、图像识别、OCR等技术,实现血氧、呼吸音、心电信号、运动功能、皮肤状况等健康特征在家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在家进行定量分析,智能问答机器人作为“AI护士”,连接患者、家属、护士和医生,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重复入院。疫情之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医疗需求发生了变化,线下和线上结合的医疗服务得到普遍认可。腾讯医疗副总裁吴文达博士指出,腾讯“两卡一平台”充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电子健康卡和医保电子证件“两张卡”打通线下医疗健康服务,并通过“腾讯健康”小程序为C端用户提供在线聚合服务平台。电子健康卡不仅是一张医疗证明,更是打通公共卫生服务的健康凭证,帮助居民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管理。疫情期间,它也是线上线下“非接触”防疫的有效媒介。山东等地实现“防疫码”与“健康码”互认,打通非接触式防疫就医全流程。医保电子证件打通线上线下医疗支付和医保服务场景,实现就医和手机医保服务一码支付。腾讯健康以小程序和公众号为载体,整合“双卡”就医工具、在线挂号、预约体检、一站式健康管理工具等O2O医疗服务,实现医疗机构服务精准匹配以及亿万用户的需求。借助腾讯AI技术和在线工具,与医疗机构携手打造创新服务模式。腾讯医疗副总裁张萌认为,互联网可以为患者服务提供更多场景,包括信息获取、医患沟通、医疗服务等。通过连接和技术,医疗产业链的更多环节可以发挥能源效率。携手提升患者服务能力。在医学科普方面,腾讯医疗副总裁黄磊介绍了互联网时代开放互联的“新科普”模式。呈现方式,结合知识图谱、可视化、图像识别等技术,让医学知识实现从静态到动态、从单向阅读到双向交互、从被动获取到轻松搜索的“姿态转换”并使用。同时,腾讯医典还将通过内容开放计划推动“API化”内容开源,向多个平台输出权威科普,提升健康内容和服务的更广泛覆盖面。在医疗服务方面,腾讯智慧医疗行业总经理刘云亭介绍了全新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搭建IT和数字化能力平台,医生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沟通效率,帮助药店提供全方位服务。-从线下到线上服务的渠道,帮助药企和药店进行数字化升级,最终提升患者服务能力。共建生态,数字技术促进医疗、公共卫生、医保科学治理。在智慧医疗领域,腾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架构能力,构建“智慧医疗中台”,为医院运营、临床医疗、健康管理、科研等提供服务。在教学、有效监管等方面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支持,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智慧医院”、“健康城市”系列解决方案,共同助力新时代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升级。在公共卫生安全领域,腾讯与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达成战略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和现代疾控建设,升级建设智慧疾控、公共卫生服务、疾控大数据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等。控制管理等四大智慧平台,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及时、有效的依据,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在医疗保障领域,数字化正在驱动医保治理和服务创新。腾讯积极参与国家新医保基础设施建设,面向政府协助办理和监管,如医保云基础设施、医保云PaaS平台、医保数据中台等;面向行业DRGs运营管理、医院医保内控、互联网+等提供医保应用场景,依托腾讯C端接入能力,助力打造多省医保公共服务新品牌。在广东,腾讯助力广东省医保局建设医保信息化??平台,涵盖医保云平台、公共服务、数据中心、宏观决策大数据等,助力医保信息化??建设。会上,腾讯还携手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发布《科技向善·智享医保—智慧医疗保障蓝皮书》,结合宏观政策,从实践应用等多角度,为参会者智慧医保建设提供思路,以及推动实现全民医疗保障健康中国。图:《科技向善·智享医保—智慧医疗保障蓝皮书》官宣唐道生强调,腾讯的医疗健康业务事关每个人的福祉,同时又专业又复杂。完成“健康中国”的艰巨任务,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为此,腾讯推出“杏林计划”,邀请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ISV服务商、信息技术厂商、医疗器械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等共同参与,加强与医疗卫生部门的协同合作。医疗健康产业主体,共建数字医疗共同体,以智慧医疗协同生态共同输出智慧解决方案,推动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