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试点持续推进。10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金融监督管理局获悉,北京市将于10月12日启动“‘京财’数字民生嘉年华”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聚焦交通场景和消费场景。北京。投资者开通对应银行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即可享受优惠券支付优惠,最低1分钱。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2021年以来,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突飞猛进,围绕数字人民币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小红包雨、新场景融合轮番上阵,实现多领域创新。数字人民币试点向更深更广范围推进,推动了场景的加速落地。首期福利将重点关注“通通”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和“‘精财’惠民生数字嘉年华”,首期重点为“‘精财’通通”。北京消费者领取数字人民币旅游券,体验1分钱乘坐公交或地铁出行,体验公共交通的便捷和绿色出行的乐趣。北京商报记者在北京金融监督管理局官网注意到,10月11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公布了活动细则。据介绍,工商银行联合北京如意行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推出数字人民币优惠活动“京财通行——一通行1分钱坐地铁”。2021年10月12日起,消费者在易通行App中打开工行数字人民币钱包,以数字人民币为支付通道,刷码乘车,即可享受北京轨道交通全部24条运营线路和4条市郊铁路运营线路。(机场线除外)1分钱乘坐地铁优惠活动。已开通工行数字人民币业务的用户,需在数字人民币APP“子钱包”中点击工行钱包项下的“易通行APP”。然后到易通行APP“数字人民币专区”开通数字人民币乘车码或数字人民币交通卡,通过易通行APP刷码即可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乘车费用。中国农业银行与北京壹卡达成合作。10月12日至25日,北京市民可使用北京一卡通App开通农行数字人民币钱包,领取代金券。凭本券,使用农行数字人民币为一体卡(含手机卡、实体卡等)充值时,可直接抵扣车费5元;凭公交代码乘坐公交、地铁,只需支付1分钱,交通费最高扣除额不超过9.99元。北京商报记者通过亲身体验发现,目前,北京一卡通App尚未显示本次活动入口。但据客服介绍,10月12日起,用户可通过北京卡App活动页面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领取优惠券。值得一提的是,农行还提到,本次活动“软钱包”和“硬钱包”均可使用。在手机APP上安装“软钱包”,将数字人民币与北京一卡通、乘车二维码深度融合,市民自驾出行按原有支付流程和习惯进行。“硬钱包”类似于公交卡,“碰”就可以完成支付。采用双离线支付技术,没有网络也能使用。专为外国人、老幼等特殊人群设计。据零一研究院院长于百成介绍,除了传统的商业消费场景,北京正在地铁交通场景进行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一是继续测试数字人民币系统的稳定性和技术安全性。有利于扩大场景和用户群。“同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试点已经向更深更广的范围推进,通过红包、公交车票等补贴方式进行宣传,可以更快地推动落地落地。”许多活动可供参与。事实上,本次活动并不是北京第一次在公共出行领域进行数字人民币试点。从最初在大兴机场线上试行数字人民币,到支持数字人民币购买北京地铁车票,再到作为子钱包接入数字人民币APP的“北京一卡通”,再到现在范围更广的出行优惠,数字人民币再次实现了北京轨道交通全路网的推广应用。目前,在数字人民币App中,用户还可以通过“北京一卡通”子钱包驾车出行。除了“北京一卡通”,用于支付成都公交地铁费用的子钱包“天府通”也已接入。除了公共交通,数字人民币也围绕共享单车、出租车、网约车等出行场景在多个城市试点。为什么出行场景更受欢迎?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数字人民币试点本质上是场景测试,未来的发展必须与消费者日常生活相结合,与经济社会运行相结合。是刚需的公共交通工具,会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公共交通优惠力度大、成本低。同时,由于应用场景广泛、覆盖面广,居民参与的覆盖面也在逐步扩大。”王鹏解释说,牵引力是通过“小步快跑”来实现的。从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内部稳定性测试、开发适应性更强的软硬件设备等方面,继续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不少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活动也标志着北京围绕冬奥场景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取得重大进展。据北京市金融监督管理局介绍,在这一系列试点活动中,除了公交场景试点外,还将在生活缴费、通讯服务、出行停车等领域开展更多活动。消费者可通过“首都财经”官网“北京数字人民币全场景试点系列活动专栏”和微信公众号♂查看活动介绍。这些活动不是排他性的。消费者可以单击他们感兴趣的一项或多项活动的链接以了解更多信息以参与其中。北京市金融监督管理局还提到,“‘京财’惠民生”试点活动是数字人民币研发过程中的例行试验,是进一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的工作举措。数字人民币北京冬奥会现场。下一步,央行将继续稳妥有序推进重点应用场景建设,确保北京冬奥会期间相关人员能够获得安全、便捷、稳定、高效的数字人民币服务。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围绕冬奥会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开展数字人民币全场景应用试点,也是北京市的重点工作。对于北京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进展情况,9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金融业“两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营业管理部副主任刘玉玲表示,有目前35.5万数字人民币冬奥场景顺利落地。除北京外,数字人民币近期在苏州、西安等城市大放异彩,小红包雨、新场景融合轮番上阵。在首批试点城市之一的苏州,中国工商银行和苏州同里古镇在国庆假期期间发放了2000个面额为50元的数字人民币红包。苏州官方城市生活服务APP“宿州道”也将于10月15日上线,向参与平台活动的10万用户赠送价值20元的农行数字人民币红包。同时,在11月7日举行的2021苏州马拉松赛中,参赛选手的奖金也创新性地以数字人民币的形式发放。王鹏分析,本轮北京试点活动是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的整体延续。冬奥前后,北京实现了出行、餐饮、娱乐、购票等领域的数字人民币覆盖。随着冬奥会临近,北京在数字人民币试点方面仍将呈现多元化特点,试点场景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场内外相结合,大额消费与小额高频相结合场景。对于数字人民币在其他特殊场景的拓展,王鹏表示,小额高频场景更容易营造数字人民币氛围,培养用户支付习惯,因此目前的应用场景多为C端用户。在拥有一定的用户基础后,数字人民币也可能出现在供应链金融、跨境结算支付等大规模场景中。“另一方面,未来数字人民币也需要以B端机构为中心,在金融机构与企业的相互往来中,将通过数字人民币开展业务。比如9月底,西安市金融工作局通过公众钱包发行了约562万元,用数字人民币政策奖励和补充资金也是一个很好的做法。王鹏强调。北京商报记者岳品玉廖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