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平均月收入in算法4万,数据可视化技能风靡全球。 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大数据及相关从业者为及时发现和定位确诊患者,进一步防止疫情扩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各地推出健康码开始对全国个人行程查询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数据产业的逐渐成熟,大数据本身也开始向外辐射到医学、气象、交通等众多其他学科,为这些领域的从业者和研究者提供知识解读数据维度。 对于大数据相关的从业者来说,这不仅代表着进步的动力,也不可避免地带来问题和焦虑。 在此背景下,自2017年以来,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与《大数据文摘》发布了年度研究项目《顶级数据团队建设全景报告》,致力于盘点数据团队建设现状,解答问题面向数据团队发展,努力为行业数据团队建设和高校数据人才培养提供指导。 今年,《顶级数据团队建设全景报告 2020》(以下简称《报告》)如期而至。2020年《报告》,我们携手战略数据合作伙伴LinkedIn,将我们的视野拓展到全球,希望探索全球数据团队的发展规律。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整个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数据团队也受到了影响。疫情影响下,数据从业者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数据团队的建设是逐渐放缓还是按照规律缓慢加速? 《报告》包含超过10万条线上公开招聘信息,近千份有效问卷,以及对全球6位优秀数据团队负责人的深度访谈。影响几个方面,力求真实呈现现阶段数据团队建设的全景。 以下是报告的一些要点。 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持续火爆,算法岗位对学历要求最高。 深圳、广州、上海、北京、杭州五个城市招聘岗位数量最多,成都、武汉、南京、长沙、苏州次之,呈现一线城市梯队特征-新一线城市整体。 在学历要求方面,数据行业一半以上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硕士及以上学历要求不明显。 算法、产品、数据、开发这四个核心岗位是学历要求比较高的岗位,本科及以上学历要求超过60%。算法岗位学历要求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要求达到97%,硕士及以上学历要求达到35%。 网络、运维、运维岗位学历要求明显偏低,本科及以上学历不超过50%。其中,只有18%的网络职位要求求职者获得学士学位。 不同职位之间的薪水和待遇差别也很明显。具有博士学位的算法岗位薪酬水平最高,接近4万元。软件、开发、产品、数据等职位也在硕士或博士要求的职位之列,薪资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网络和维护类岗位存在本科和硕士薪酬倒挂现象,间接说明此类岗位对学历要求不高。 数据可视化技能正成为全球数据团队高度看重的技能 LinkedIn数据显示,数据分析技能和数据可视化技能是过去一年全球数据人才中增长最快的技能,增长速度前者约为150%,后者的增速也超过100%。微软PowerBI在过去一年的增长率高达94%,成为全球市场新兴技能排名榜首位也是增长最快的分析工具。 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和数据管理技能也呈现快速增长。在过去的一年里,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对数据分析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数据量的不断增加也促使了数据管理技能的快速发展。 在国内市场,过去一年增长最快的技能是数据科学,增长率高达175%。与全球水平相比,国内对数据科学技能的需求更为强劲。对其他技能的需求水平与国际整体更为相似。 数据从业者普遍看好职业和行业发展,职业规划稳定 数据团队的内部建设和氛围营造对数据从业者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当前职业满意度的调查,我们发现超过40%的从业者对自己当前的职业保持着非常积极的态度,约15%的从业者认为自己目前的职业不够满意。 另外,《报告》还讨论了数据团队成员的职业规划。调查结果显示,在从业者的五年规划中,数据人才更愿意深入挖掘面向数据的工作,其意愿达到39%,其次是希望晋升成为企业决策的15%。-制作者。还有一些数据人才更愿意转型为产品经理或尝试创业,占比约12%。想保持现有工作不变的比例也约为12%,真正考虑转行的从业者仅占1%。 总体而言,数据团队成员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主要关注决策者和专家两条路径。 中国数据团队从业者硕士比例超全球平均,英国博士从业者最多 对于数据团队或者数据行业的观察,不能只关注国家,世界前沿国家的发展状况也至关重要。基于LinkedIn平台的数据,我们也得到了全球数据行业发展的一些趋势和趋势。 随着近几年数据产业的发展,从全球范围来看,招聘市场对数据人才呈现出极高的需求,全球数据从业者也在稳步增长,过去的增长率为4.4%年。 从全球数据从业者的教育背景来看,数据人才普遍受过良好教育,98.5%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数据从业者占比最高,占比44%,其次其中,硕士占36.4%,MBA占12.1%,博士学位占6%。 细看各个国家,领英上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比例最高的是印度。几乎所有的数据行业从业者都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英国拥有博士学位的数据从业者最多,占比8.3%,美国拥有博士学位的数据从业者占比7.4%。 与上述三个国家相比,中国拥有硕士学历的从业人员比例最高,达到51.2%,其次是本科学历,占比41%。 各行业数据人才涌入互联网,高等教育行业数据人才流失严重 与其他专业人才类似,数据人才也会在不同行业之间流动。观察全球数据人才最集中的十大行业,我们定义了“行业人才吸引力指数”,发现不同行业对数据人才的吸引力指数不同。 (注:行业人才吸引力指数=流入特定行业的人才/流出特定行业的人才) 互联网行业无疑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着较高的吸引力。在数据人才流动方面,信息技术与服务、金融服务、管理咨询、通信和高等教育等行业的数据人才大多流入互联网。 在计算机软件、银行、医院和护理、保险和互联网行业,数据人才从其他行业流入,而高等教育数据人才流出现象严重。其中,互联网的吸引力指数最高,达到6.27。接下来是5点20分的服务。 疫情凸显数据价值,数据团队40%以上业务量不降反增 年初面对疫情爆发,数据行业也受到波及和影响在某种程度上。 全面的问卷信息,超过半数的数据从业者认为数据团队的工作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超过20%的受访者认为疫情对工作“影响很大”的数据团队。在业务量方面,超过40%的受访者表示数据团队的业务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3.6%的数据团队业务量翻了一番,但仍有近17%的数据团队业务量增长。数据团队表示,业务量大幅减少。 不过可以看出,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47%的数据团队从业者认为疫情对数据团队的工作影响不大。 大数据文摘从之前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此次疫情对企业内数据团队的业务影响不大。在所有受访者中,17.5%的人表示其所在公司的数据团队完全没有受到影响,29.1%的人表示几乎没有影响,23.3%的人认为影响较大。 关于疫情对业务量的影响,38.8%的受访者认为数据团队的业务量没有变化,16.9%的受访者认为业务量有所下降。44%的受访者表示数据团队的业务量有所增加,3.6%的团队业务量翻了一番。我们可以看到,在疫情的冲击下,大数据相关业务的价值更加凸显。 不难看出,一支高效、抗压的数据团队不仅对公司至关重要,更是整个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力军。总体来说,疫情对数据团队的影响并不完全是负面的。虽然部分企业裁员降薪,但也出现了很多业务增长的案例,说明数据业务的价值在疫情期间逐渐凸显。同时,疫情对从业者的职业规划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受访者原先的跳槽计划发生了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