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智能制造乘风破浪,工业机器人如何立于风口浪尖?

时间:2023-03-17 19:54:24 科技观察

智能制造(IM)是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在制造过程中,可以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决策等智能活动。智能制造似乎是近几年才进入国人视野,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早在1990年4月,日本就启动了“智能制造系统IMS”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当时,美国、欧共体、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发达国家都参与了该计划。2015年,我国正式开始布局智能制造。工信部2015年公布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共有46个项目入围,分布在21个省份,涵盖38个行业,涉及6大类。覆盖面广,示范性强。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是未来制造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是未来实现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保障。工业机器人将成为智能制造中智能装备的代表。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行业表现突出。他们有什么优势?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优势生产效率是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创新发展的动力。在工业生产中,工业机器人可以代替工人完成难度较大的工作,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枯燥的机械化作业容易使工人情绪激动,影响工作准确性。机器人可以持续保证工作的准确性,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可见,在智能制造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制造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此外,在工业生产中,工业机器人可以与不同的数控机床连接,生产出多种多样的产品,为柔性生产线的建设提供助力。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工业机器人可24小时不间断生产工件,显示出生产效率高、产品精度高、一致性强等优势。既然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方面有如此大的优势,那么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如何呢?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在钢铁企业的生产中,工业机器人大显身手。首先,自动拆捆机器人会自动测量捆扎带和压接位置,将其剪断,将捆扎带压缩到最小尺寸,并输送至废料斗。二、自动取样机器人可以自动取出小车中的样品盘,并在样品盘上贴上标签。有的流水线还单独使用自动贴标机器人,自动完成标签打印、取料、贴标作业。当然,最常见的还是无人驾驶。通过计算机编程,可按最短路线行驶,自动完成钢卷吊装、信息识别和存储等,实现准确定位和轻装卸。事实上,工业机器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汽车制造领域。如今,汽车制造的方方面面基本都由机器人完成。宝马、大众、东风日产等都有固定的机器人供应商协助部署机器人。在重要的焊接工序中,工业机器人配备相应的焊接工具,与传感器配合使用,自动完成车身的焊接作业,不仅降低了人工焊接的高风险,而且与人工操作相比,焊接机器人更准确。.此外,在汽车外饰涂装过程中,工业机器人配备了相应的涂装工具和程序,可以保证汽车外饰涂装的一致性,并在涂装完成后完成涂胶作业,提高生产效率效率。最后,在整车装配环节,往往是最复杂的。人工装配精度低、效率低。在这个环节,工业机器人可以根据内置的程序规范,对汽车座椅、车窗、仪表等部件进行组装,保证组装的准确性。工业机器人助力智能制造,首要也是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加强人才培养。毕竟工业机器人属于高科技,专业人才比较紧缺。为保证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深入研发,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提供人才保障。教育部门可进一步完善机器人等专业,增加教育经费。同时,企业要加强对技术骨干的培养,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到行业龙头企业和先进企业学习,掌握工业机器人的要点,结合工作和生产实际开展机器人研究。和发展。当然,还有老套的技术革新。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我国工业机器人研发在执行力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相差无几,但在工业机器人的功能、性能、系统集成水平和运动精度等方面,等等,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最后,还要加强性能优化,因为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运输、焊接等方面,性能比较单一。为扩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工业机器人需要不断优化,结合智能制造相关企业的需求,实现机器人在生产线的全覆盖,真正实现智能制造。结论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生产效率,构建柔性化生产线,实现产品制造智能化、高效化发展。为提升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性能优化,加大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推动智能制造进一步发展.当然,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新生事物。这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和试错的过程,这很难一蹴而就,更谈不上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