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16日,全球超算领域的年度盛会——全球超算大会(SC18)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拉开帷幕。本次大会以“HPCInspires”为主题,点燃了业界对高性能计算(HPC)巨大潜力的期待。作为国内超算领域的知名品牌,曙光在SC18上预发布了融合多项领先技术的新一代硅立方高性能计算机,为未来超算技术和应用发展打开了更多想象空间。这是该产品的首次国际亮相。 曙光新一代硅立方高性能计算机是全球首款采用浸没式液体相变冷却技术刀片服务器的HPC系统。曙光高性能计算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李斌表示,曙光新一代硅立方高性能计算机融合了曙光在计算、网络、存储、制冷、管理等方面的领先技术,其技术发展水平和工程实现程度世界领先,可广泛支持对超算设备的计算密度、能效、存储等有更高要求的场景和应用。图解:曙光新一代硅立方高性能计算机 超算发展新方向 过去几十年,超级计算机性能保持高速增长,计算速度每10年提高近1000倍.但近年来,HPC在从P级向E级迈进的过程中,增速明显放缓。李斌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超级计算机的功耗和系统规模已经接近极限,遇到了功耗墙、可扩展性墙、可靠性墙等壁垒。 “未来超级计算机很难通过增加系统规模和功耗来提升机器性能,超级计算性能的提升将更多地依赖于系统能效的提升。”李斌表示,曙光认为未来超级计算的发展趋势有四个方面:能效提升、应用扩展、架构升级、智能进化。 在此背景下,中科曙光着眼于新一代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新技术创新。尤其是在提高能效比和升级系统架构方面,曙光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产品打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新技术也充分体现在新一代硅立方高性能计算机上。 李斌表示,曙光新一代硅立方高性能计算机全面采用异构计算架构,不仅提升了系统的能效比,也增强了系统对人工智能应用的支持。同时,系统采用了最先进的6D-Torus高速网络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网络I/O性能和系统容错性和可扩展性。 采用浸没式液冷相变散热技术,是曙光首创的HPC系统,也是新一代硅立方高性能计算机的亮点之一。李斌表示,该技术的应用使得系统的PUE低于1.04,系统性能提升5%。目前,曙光在液冷技术的开发和工程化产品的实现方面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图:参观者参观曙光展台 曙光超算闪耀国际舞台 中国超算厂商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1月12日刚刚在美国达拉斯发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曙光的表现可圈可点。 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始于1993年,由国际组织“TOP500”编制。在***发布的TOP500榜单前100名中,共有10台来自中国的机器入围,其中曙光5台领跑,神威、天河、曙光位列中国前三。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厂商申报的用于科学计算、工程计算等领域的超级计算系统中,曙光占据了最大的比重。近年来,超级计算机更加注重绿色和节能,中科曙光成为唯一入围“绿色超级计算机500强(Green500)”系统能效排名的中国厂商。 中科曙光首席运营官叶健表示,作为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性能计算平台提供商,中科曙光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前沿,专注产品迭代,致力于服务中国和世界.性能计算职业生涯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