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成因复杂大数据可实现全方位监测雾霾虽然是人类工业活动造成的污染性灾害,但其形成因素与普通自然天气相似就像自然天气一样复杂。在天气预报分析模型中,影响雾霾形成的因素涉及大气物理、化学、生物、地气耦合等,这些因素任意组合或同时出现,都会影响雾霾的形成。雾霾的成分、规模和危害性影响巨大,以至于实际雾霾与预报内容存在差异。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考虑尽可能多的因素,检测尽可能多的数据,就能大大提高雾霾预测的准确率。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很多地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联网建设经验,也纷纷搭建了网络专线、终端设备等基础设施。雾霾的监测和数据采集只需要在城市的基础上,布设大量监测空气质量的传感器,采集实时、全面的空气数据,而不是简单地从气象观测站得出结论。目前,国家正在筹备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建立应急减霾治理对策体系。该系统依托“天河一号”计算机,可以对采集到的海量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对雾霾进行综合分析和精准预报。智能电网为改善空气污染贡献力量在我国目前的能源比例中,燃煤发电的火电厂占大多数,而火电厂排放的硫化合物是雾霾的主要成分之一。因此,在现有能源结构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利用物联网技术尽可能减少电力传输和电力消耗的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率,也是治理雾霾的手段之一。在传统电网的发电和输电过程中,高达56%的资源被浪费。智能电网的应用可以让电厂和用户进行双向信息交互,通过网络反馈的数据可以让电厂知道什么时候哪个区域用电多,从而合理调整发电量,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除了智能电网的合理化输电外,许多智能家电与传统家电相比,也将大大节约用电。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减少了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助于雾霾的治理。.原文链接:http://www.50cnnet.com/content-34-6329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