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全文公布,这三个行业要注意,违规将重罚

时间:2023-03-16 23:28:27 科技观察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全文公布。这三个行业要注意。违反者将受到严厉处罚。这是一部专门适用于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法律。不仅对反电信网络诈骗相关部门提出了要求,也对通信、金融、互联网三大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业人员应时刻关注草案的修改和信息发布。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第二章通信治理规范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经营活动。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依法严格执行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分级制度。此外,电话卡和物联网卡的使用也受到了规范。对涉嫌诈骗的电话卡,应重新核实实名信息。实名认证不通过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限制或者暂停该电话卡的使用。第二章第十二条值得注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制造、销售、提供、使用能够实现下列功能的设备和软件:手机卡批量插入设备;更改主叫号码、虚拟拨号、网络电话软件或非法接入公用电信网络等功能的设备;批量账户和网络地址自动切换系统;其他专门或者主要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设备、软件;很多人担心因为不能自动切换IP地址,会严重影响跨境电商等行业,爬虫和加速器也将无法使用。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目的是为了打击欺诈,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不能制造、销售、提供和使用这些功能器件的前提是“非法”。也就是说,只要是合法的,就可以正常使用。但是,如果《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获得通过并实施,这些功能设备的制造、销售、提供和使用将不可避免地变得更加严格和规范。财务治理第三章财务治理相对简单。金融行业对信息安全、网络安全、账户安全有着天然的敏感度。许多相关制度和风险防控也已到位。本章内容主要明确了各机构、部门的职责,由谁来监督管理?谁应该建立反洗钱和反欺诈检测系统,谁来决定什么时候出现问题等等。例如,第十四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跨部门的开户审核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又如,第十七条规定:对涉案资金实行紧急止付、速冻和资金返还制度,并明确相关条件、程序和救济措施。紧急停付、快速冻结、退回资金由公安机关决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予以配合。第五章互联网治理互联网治理是所有互联网公司关注的焦点。本章有两个核心:一是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如果不提供,则无法提供相关服务,包括:提供接入服务;提供虚拟专用网、网络代理等网络地址转换服务;提供互联网域名注册、托管、空间租赁、云服务、内容分发服务;提供信息、应用和软件发布服务,或提供即时通讯、网络支付、网络交易、网络游戏、网络广播、广告推广等服务。二是网信、工信、公安等部门要建立健全移动互联网应用备案机制。为应用程序提供打包分发服务的,应当登记核实应用程序开发者和运营者的真实身份信息,验证应用程序的功能和用途,支持打包分发全程可追溯。此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为他人明知是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提供支持、帮助的,也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