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工智能行业人才短缺。算法工程师平均月薪超过3.2万元。战略技术。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特别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对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智能芯片、开源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智能芯片、终端、机器人等标志性产品创新能力不断增强。8月17日,《2022人工智能顶尖人才数据图鉴》(以下简称《图鉴》)发布。《图鉴》表明人工智能行业人才紧缺,视觉算法工程师供求比最低,仅为0.08。最难招TOP10中算法相关岗位占据7个,算法工程师平均月薪超过3.2万元。相较于互联网行业普遍关注的“35岁分水岭”,人工智能行业对35岁以上的专业人士更为友好。在开发工程师群体中,68.7%的工作年限超过5年年,22.1%的人工作超过10年。算法工程师普遍比较年轻。67.9%的算法工程师工作时间不到5年,平均4.59年。非技术岗位人才也是人工智能产业长期为产品研发和商业收入提供人才支持的重要群体。根据《图鉴》的数据,招聘前3名的职位分别是产品经理、销售经理和项目经理。人工智能产业是典型的智能密集型产业,对教育和科研门槛要求高,人才培养周期长。《图鉴》数据显示,近90%的算法工程师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从整个人工智能行业来看,本科人才是主体,占比62.7%,其次是硕士,占比22.1%。从高校分布来看,人才供给最大的是双一流大学。其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在人工智能人才供给方面位列前3,主要分布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大数据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专业。人工智能产业的区域分布也影响着不同城市的人才储备规模。《图鉴》显示,北京拥有全国24%的人工智能人才,居全国首位。得益于科技巨头和科研单位的布局,杭州在人工智能人才储备方面仅次于北京,拥有16.53%的人工智能人才,超过上海和深圳的总和。人工智能行业对人才的渴求,给互联网工作者带来了职场迁移的新思路。传统互联网成为人工智能人才的主要来源地,占比13.6%。算法工程师人才流动性较大,半数以上会在工作3年内选择跳槽。“未来十年,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拉动新兴产业成长的杠杆。”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认为,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持续流入,顶尖人才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决定人工智能时代的决战。随着技术周期的变化,人工智能等黄金行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面对顶尖人才难招,林凡建议,企业要立足雇主口碑,打造差异化优势,找到并满足人才的核心需求,通过平等对话赢得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