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拥抱科技发展,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为体育服务——体育与科技必将擦出更多智慧的“火花”。有机器人当教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日前,在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训练馆内,一排乒乓球机器人出现,挥舞着机械臂为小将们做发球训练。长短不一,让站在桌子对面的小玩家们可以集中精神,全心全意应对。这就是Pangbot,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已批量投放市场的乒乓球机器人。能在乒乓球台上与别人一较高下的欧姆龙机器人,就是出现在第三届进博会上的欧姆龙机器人。Pombert、Omron等机器人通过高速摄像头捕捉手势和动作,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计算运动轨迹,为乒乓球运动带来更多可能。说起体育与人工智能两个领域的“碰撞”,就绕不开围棋界著名的人机大战。2016年和2017年,“AlphaGo”分别战胜了李世石和柯洁两位高手,让所有棋手和爱好者惊叹不已。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围棋领域的深入应用,昔日的对手如今成为棋手提升棋艺的帮手。今年4月,中国围棋队宣布与人工智能围棋“绝艺”续约三年。从布局研究到实战对局,从赛前准备到赛后回放,棋手们可以从AIGo中汲取成长营养,也正在帮助AIGo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可以说,人机大战的最终赢家是围棋。在与人工智能同行的道路上,深厚的围棋文化底蕴增添了新时代、新科技的内涵。教练和选手经历了棋局和人生的酸甜苦辣,终于让人工智能更准确、更高效地应用到棋盘上。如今,人工智能机器人在体育领域的出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人都有过与之对抗的经历。8月的广西运动节上,众多羽毛球爱好者报名参加人机大战,与手持球拍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跨网比拼。可以想象,在未来的体育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在更多方面得到应用。积极拥抱科技发展,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为体育服务——体育与科技必将擦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