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教育

时间:2023-03-16 00:06:23 科技观察

未来不仅是我们想去的地方,也是我们想创造的地方,所以它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从教育的角度认识未来,是对教育的美好期待,是对教育改革的诉求,是对教育现代化的向往。未来教育是变革、转型、发展的需求。杜威曾经说过一句话:今天的教育和老师不活在未来,未来的学生活在过去。这也是教育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方式。所以,我觉得未来,从教育的角度去理解,应该超越时间的概念。一个人应该有一个理解未来教育形式的信念。未来教育是对变革的超然呼吁。其具体形式可能千差万别,但其发展方向和发展理念是确定性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带来未来教育的重大结构性变革,学习将变得无处不在。学校的教学环境、学习环境和基本组织机构将发生变化,学校办学模式、办学规则、办学规则将发生变化,结构和形式将进行重组。在这次重组过程中有六个非常重要的趋势:-1-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多样性。爱因斯坦曾说过“每个人都是天才,如果你以爬树的能力来判断一条鱼的能力,那么这条鱼将终生认为自己是个傻瓜”。因此,未来教育是尊重学生个性和未来发展的教育。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我们可以超越农业社会的个性化、小规模教育,以及工业化社会的大规模、非个性化教育。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既能实现大规模覆盖又能实现个体支持的教育体系。未来教育有三个核心关键词,即个性化、适应性和选择性。未来的学习将不再重现以往按照固定的课程、班级、节奏在学校上课的场景。个性化学习将受到更多关注,培养学生个性的教育将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准确了解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能力结构和情感特征,从而呈现出最适合当前学习者特点的知识和内容、策略和方法。同时,学校将在线教育融入其中,为学习者提供更多选择,支持学生灵活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教育方式。建立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促进人格发展的教育体系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基本趋势。未来,在完整记录和分析学生学习数据,准确了解每个学生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个性化、选择性化、精准化的教学空间,并进行精准推荐.权威知识、学习数据、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以及领域专家,进行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增加学习的适应性和选择性。-2-未来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注重人的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未来的社会一定是高度智能化的社会。我们培养的人,不应该用简单的思维、简单的计算来与机器较量,而是要培养人的智慧、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培养人的人格、善良、慈悲,使之充满人性。品质。智慧,人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刻的洞察力,以及对自己的人生和社会负责的能力。这就是我国新一轮改革强调核心素养的原因。这是时代背景,也是时代发展方向——我们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要善于运用人机结合的思维模式。当前,数据、信息和知识正以每隔几年翻一番的速度快速膨胀,与我们每个人的学习时间和认知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只有采用人机结合的思维方式,教育才能实现大规模覆盖和与个体能力相匹配的个性化发展。人机思维系统是我们未来思维方式转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人的智力是有限的,人机结合可以突破人类个体认知的极限,使我们能够驾驭超出个体认知极限的复杂性,处理超出个人??认知的海量信息,处理超出个人认知范围的问题。认知能力极限的快速变化。-3-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灵和幸福。面向未来的教育要更加尊重和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终身幸福成长奠定基础。我们大约有1/4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而这1/4的时间不仅是在为将来的学校做准备,更是一种非常美好的生活方式。人工智能将带来教师脑力劳动的解放。教师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学生的心灵、精神和幸福,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平等互动,激发学生求知的天性,能够实施更加人性化的教学。-4-未来教育融入生活,学习是生活的一种形式,是终身的、全面的。在未来的学校里,学习、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学习和教育不仅仅是获得某项技能。教育本身就是心灵的成长,是让我们感受更美好事物的阶梯。在未来的教育中,传统教学的组织方式将会发生变化。学习行为不再局限于学校。它突破了时空界限和教育群体的限制。每个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学习将无处不在,“无处不在 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的时代即将到来。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使用任何设备都可以获得他们需要的任何信息和知识。泛在学习是基于学习者自身的需求,使人们获得大量可以立即应用到实践中的知识和技能。它根据时间、地点和需求发生,是一个自我导向的过程。这是一个适度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者最需要的时候提供知识和信息,无论他们身处什么样的地方。学习将是一种按需学习。-5-未来学校教育与非正规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相互融合。教育供给必须社会化。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不一定只来自你的学校。完全可以跨越学校的界限,由外部机构和个人提供。未来教育的形式必须是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结合,可以跨越组织边界。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要素将进行重组和重构。学习消费者、内容提供者、教学服务提供者、资金提供者、考试提供者、证书提供者都可能来自社会机构。公益组织、专业科研机构、互联网教育企业等社会机构将成为优质教育供给的重要来源。学校的围墙正在被打破,开学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优质教育服务源头将来自于专业的社会机构。在未来的教育中,学生和家长可以结合学校或互联网的教育服务,开发个性化的学习课程和活动,以反映孩子的个性、兴趣以及家长的目标和价值观。也许未来学校的形式是一种自组织。在准确了解学生学习数据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完全跨越校界,组织自己的学习服务。-6-未来教育是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合作。人工智能将带来传统教育无法提供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教育服务,如自动批改、人工智能问题解决、社交学习、学习成果动态预测、即时反馈、在线辅导、在线问答、等。例如,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使用IBM的Watson机器人代替助教对学生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教学。学生有问题可以问机器人。期间,没有学生发现使用困难或效果不佳。未来人工智能教师的作用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12个方面:可以自动出题和自动批改作业的助教,可以自动诊断和反馈学习障碍的分析师,提升素质的教练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和学生。素质测评与提升辅导员、体质健康检测与提升健康医生、综合素质测评报告反馈班主任、个性化智能教学指导顾问、学生个性化问题解决智能导师、学生成长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师、精准教研互助伙伴、个性化学习内容生成与聚合的智能代理、数据驱动的教育决策助手。未来的教育将进入教师与人工智能合作共存的时代。教师与人工智能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实现个性化教育、普惠教育、公平教育和终身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未来教师角色将发生巨大变化,教师的知识型教学角色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教师在育人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我们将走向教师与人工智能协同的未来教育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