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可能是史上最成功的科技公司苹果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其开发的智能手表,并将于下个月公开发售。
除了计时之外,这款手表还可以测量用户的心率和活动水平、处理语音命令、提醒用户收到电子邮件和来电,并帮助结账付款。
换句话说,它可以完成智能手机已经具备的许多功能,但它是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并且必须靠近 iPhone 才能发挥作用。
为什么这款手表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随着智能手表席卷全球,人们开始思考下一个科技大趋势可能是什么。
许多分析师将希望寄托在可穿戴设备上,这些设备大多包含可以跟踪和显示信息的小型传感器。
可穿戴设备的类别涵盖从智能手表(包括Apple Watch)到可以检测睡眠模式和运动的健身手环,到测量距离的“智能”鞋,到可以接收语音命令和显示信息的智能眼镜。
可穿戴设备有望测量个人信息并节省人们的时间:扫一眼手腕来检查警报比拿出手机花费的时间要少得多。
从采矿到航空等行业的公司都在谨慎测试可穿戴设备是否有助于提高效率或帮助客户服务。
然而,尽管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可穿戴设备,但消费者仍然倾向于极客和健身爱好者。
根据研究公司IDC提供的数据,去年共售出1万台可穿戴设备,其中大部分是佩戴在手腕上的。
由于三个主要原因,可穿戴设备没有希望成为主流。
首先,大多数可穿戴设备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情况下无法运行,这限制了它们的吸引力。
消费者现在必须管理多个设备,而无需添加另一个设备。
其次,他们还没有被视为自命不凡。
谷歌眼镜是搜索引擎公司谷歌开发的一款“智能”眼镜,体积庞大,连时装模特都装不进去。
第三,目前还没有一款“杀手级应用”来证明其在人们生活中的实用性。
日常生活。
技术专家设想,未来可穿戴设备将充当个人身份验证器、促进支付、开门和车门以及跟踪人们的健康和福祉。
然而,现在实现这一未来还为时过早。
Apple 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将现有技术纳入主流,包括 Macintosh 电脑、iPod、iPhone 和 iPad。
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人们对苹果的智能手表如此感兴趣。
如果苹果的新产品足够引人注目,它就可以验证整个技术类别。
苹果今年拥有足够多的粉丝,可以售出数百万块智能手表。
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可穿戴设备的实用性仍存在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企业和软件开发商将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设计新的应用程序,以体现可穿戴设备中“穿戴”的概念。